开放环境下教育与现实对接

2014-05-22 23:56何艳娜
现代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课堂

何艳娜

教育应该是“授人以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能力,在社会的舞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现实中,理论联系不上实际,学生总觉得学的将来用不上、和社会不相干,从而缺乏学习热情。开放环境下,各种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促进能力提高和知识水平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讲坛。教师可做引路人,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开放信息、主观高效的学习,把社会这个大学校引到课堂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教育的价值。

一、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注重实用,轻视理论。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给当前大学生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忧患意识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务实的同时带着功利色彩。他们关心就业形势、关注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人才市场的就业信息,及时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潜心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其它通用的知识。表现在学习上就体现为凡是对其找工作有用的活动就参加,对提高技能有立竿见影作用的课程就认真学。但《劳动经济学》过多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性模型使得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价值。

2.善用网络,广纳信息。当前大学生是伴随着众多免费开放资源成长起来的,他们善于使用网络,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的能力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丰富的资源使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增多,互联网成为其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在教学中,常有学生索要老师的微信、QQ、E-mail以方便传递作业和答疑。通过不同渠道的资源学习,学生不限于书本知识,易接受新事物,知识面更宽见识更广,有的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比教师懂得都多。在调查中,许多学生把微信、飞信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取不同的信息,心态很开放,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3.追求个性,讨厌说教。大学生思想更成熟,自我意识更强。在课堂上表现大胆、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并质疑,讨论问题时不迷信老师,用批判的态度接受意见,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多数学生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单向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反感照本宣科的老师,偶尔也会挑战老师的权威,他们希望能跟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引导他们学习、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4.渴望成才,缺失目标。学生对未来成功怀着憧憬,他们积极组织活动,渴望被人肯定和尊重。但对于具体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却无暇顾及,在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动力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要么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学习,要么是缺乏兴趣放弃学习。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甚至毕业前还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但对收入却有着清晰的界定;对于经济宽裕的他们,很少有人做开支记录和计划,基本是有钱就花,没钱就打电话。

二、开放环境对经济学的挑战

经济学与钱有关,但又不直接产生钱。《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应用经济学学科。既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又有管理的实践,并且融合了国家的体制、法规和政策,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必备知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对就业、失业、工资率变化、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歧视等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如果从切身的感性认识和个人的利害关系角度看,恐怕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相提并论了。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劳动经济学》是必修的课程,然而它也是一门很难学习、掌握的课程。

经济学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属于文科,在高考文理分科背景下许多生源都是文科生。这就导致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着若干障碍:大部分出身文科的管理类学生,数学基础过于薄弱,西方经济学基础也相对薄弱,不能熟练运用数学方法和经济模型从事经济模型分析;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劳动经济学理论太多,与现实缺乏联系,靠死记硬背的理论也不能增加将来就业的砝码,学习该课程没什么用处。这门比较难学而又“没用”的课程使他们表现出厌学情绪。

长期以来,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甚少,对于学生的个性、兴趣置若罔闻;关注教学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导思想,采取简单的讲授法,或者避重就轻,舍弃一些有难度但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使得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在内容上侧重对经济学理论的阐述,忽视理论的具体应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怀疑《劳动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与现实的对接

如何引导他们学习这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提高课程实用性、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将是引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很好切入点。

1.现实问题激发探索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超强的自信心再加上对学习的莫大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劳动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理论学科,其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补充,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尤其是自己所关注的。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留意每天接触的事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就业、收入、农民工、黄牛党等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目标明确了,学习劳动经济学的兴趣也充足了。适时地增加有关学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劳动部门有关官员关于当下实事的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如“大学生就业难”、“富二代”、“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等话题,使学生在巩固和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有理有据地应用基本理论辩证的解释问题,拉近了大学课堂与社会应用的距离。

2.开放资源提供大课堂。针对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改革教学手段,使高校的教学不仅仅拘泥于教室。可依托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充分性,要求学生根据某个课题范围、自主安排时间,在网上搜索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实现自我学习。如在介绍劳动力供给时,要求学生课下搜集男女劳动力供给时间影响因素及家庭整体的劳动供给时间,在讲解失业问题时,让学生搜集中国的失业率和对策等。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掌握了教材中没有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为了便于沟通,通过飞信、论坛、E-mail等多种形式建立教辅平台,实现电子教案下载、作业网上传递、教师网上答疑、学生热点讨论、优秀资料共享等。通过与网络的灵活结合,不仅使得教学形象直观化、与现实联系紧密化,并且使学生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学习,大大锻炼了学生检索筛选能力、上网阅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3.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息息相关。只有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能谈出自己的看法,使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迫切希望有机会“指点江山”。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有针对性的采用案例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如提出“啃老”、“大学生与农民工等薪”等社会现象,让学生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整理思路、归纳论点、提交研讨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进行互动评析。同时尝试让学生当老师: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由学生查资料、备课、制作课件、课堂讲解,再由同学补充点评。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授课过程加深理解,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综合考评保障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尽量减少需死记硬背的内容,安排一些带有探讨性质的热点、难点分析题,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优化,使考试服从并服务于教学。

提高教育和现实的联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将教学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还要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合理利用网络、充分把握时间,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只有让现实和教育更紧密的接触,让学生愿意去学“有用的、喜欢的”,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课题来源: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JYB2013413)]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学课程课堂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