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例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探讨

2014-05-25 02:27韩文可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潜血尿糖平均年龄

韩文可

(阜新矿业集团平安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2)

207例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探讨

韩文可

(阜新矿业集团平安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2)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07例维生素C尿阳性的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分为使用(维生素C)组和未使用(维生素C)组:对使用组进行维生素C的用法、用量与尿中维生素C浓度的相关性调查;对两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对两组的潜血、尿糖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两组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联合用药相关性调查;年龄因素调查。对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尿糖阳性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在:1.4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的浓度范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0.6 mmol/L和2.8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在≥5.7 mmol/L时使用组明显高于未使用组。两组伴潜血阳性与 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2.8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6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伴尿糖阳性与 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0.6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人员从维生素C尿阳性的入手,促进维生素C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维生素C使用造成的药源性疾病,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维生素C尿阳性;潜血;尿糖

维生素C(Vitamin C, Vit C)它的分子式是C6H8O6,化学名为L(+)-苏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维生素C是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的水溶性己糖衍生物,其分子中2位和3位碳原子的两个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释放出H+,而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维生素C和脱氢维生素C在人体内形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此系统在生物氧化、还原作用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1]。维生素C是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数血液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场内的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具有抗组织胺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生成的作用[2]。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且毒性很小,但服用过多仍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还会对维生素C在尿液分析过程中对隐血(BLD)、葡萄糖(GLU)存在负性干扰。针对临床维生素C大剂量应用(每日用量1 g以上)普遍、大剂量维生素C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保健品及食物中含量丰富,尿阳性率高等问题,而目前关于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药学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为了合理使用维生素C,对维生素C尿阳性的相关性开展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2日,在我院就诊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218例,筛选出维生素C尿阳性207例(阳性率17.00%),住院患者203例,门诊患者4例,男126例,女81例;年龄1~88岁,平均年龄57.38岁,体质量42.3~91.5 kg,平均(61.5± 12.23)kg;分为使用(维生素C)组和未使用(维生素C)组:其中使用组100例(48.31%)男64例,女36例,年龄1~88岁,平均56.82岁,体质量41.5~92 kg,平均(62.5±12.17)kg;未使用组107例,男66例,女41例。7~83岁,平均57.12岁,体质量42.3~91.5 kg,平均(61.5±12.23)kg,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合并用药、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使用组进行维生素C的用法、用量与尿中维生素C浓度的相关性调查。②对两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③对两组的潜血、尿糖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性调查。④两组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联合用药相关性调查。⑤年龄因素调查:本组研究中维生素C尿阳性207例的平均年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46例的平均年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尿糖阳性发生19例的平均年龄调查。

1.3 仪器与试剂

Dirui N-600尿液分析仪(中国,长春)、配套12联尿液试纸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个高度显著性。

2 结 果

2.1 使用组100例维生素C注射液量每日用量:0.5 g的2例(2%)、1 g的33例(33%)、2.5 g的65例(65%)。

2.2 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在:1.4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的浓度范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0.6 mmol/L和2.8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在≥5.7 mmol/L时使用组明显高于未使用组。见表1。

表1 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比较[n(%)]

2.3 ①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率:两组伴潜血阳性与 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2.8 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6 mmol/L时未使用组明显高于使用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2。②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血糖阳性发生率:两组伴尿糖阳性与 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0.6mmol/L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率比较[n(%) ]

表3 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尿糖阳性发生率比较[n(%)]

2.4 联合用药情况

①使用组100例中共25例伴潜血阳性的联合用药情况:6例使用泮托拉唑钠,5例使用地塞米松,4例使用氨溴索,3例使用甲钴胺, 2例使用银杏双密达莫,1例疏血宁,1例疏血通,1例奥扎格雷钠,1例阿魏酸钠,1例头孢西丁,1例左氧氟沙星。②未使用组107例中共22例伴潜血阳性的联合用药情况:7例使用阿魏酸钠、5例口服使用拜阿司匹林,5例使用丹红,4例使冠心宁2例使用血栓通,3例使用甲钴胺,2例使用银杏双密达莫,2例左氧氟沙星,1例疏血宁,1例疏血通。

2.5 年龄情况:本组研究中维生素C尿阳性207例,平均年龄57.38岁;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发生46例,平均年龄59.3岁;尿中维生素C的阳性伴尿糖阳性发生19例,平均年龄57.47岁。本研究提示老年人肝、肾、胰岛等功能减退,用药要实行个体化。

3 总 结

3.1 维生素C用量:按成人每次100~250 mg,每日1~3次计算每日量为300~750 mg,本组超过此剂量为98%,超过1 g的大剂量应用为65%,并且均为每日1次给药,停药前没有减量应用的。

3.2 两组间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在:使用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发生率:在低浓度段明显低于未使用组,而在高浓度段明显高于未使用组,提示体内维生素C量超过最高储存峰值。未使用组体内维生素C来源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丰富。

3.3 药物的相互作用:促进维生素C排泄的药物[3]:眠尔通、巴比妥和苯海拉明、乙酰水杨酸和四环素等可增加尿中维生素C的排泄量。未使用维生素C的尿中维生素C阳性者,有必要时应进行维生素C血液浓度监测,对于偏低者要适量补充。本组研究中的伴潜血阳性的统计中的活血化淤药物、抗炎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较高。

3.4 年龄因素:本组研究中维生素C尿阳性的平均年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潜血阳性的平均年龄、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伴尿糖阳性发生的平均年龄均>57岁。本研究提示老年人肝、肾、胰岛等功能减退,用药要实行个体化。

4 讨 论

维生素C是从葡萄糖转化而来的,而人体内由于缺乏一种所谓“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基因,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4]。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机体代谢所需量必须有食物或另外补充,经胃肠道主要在空肠吸收,蛋白结合率低,腺体组织浓度最高,本品经由肝代谢,极少数以原形物或代谢产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14 μg/mL时,尿内排泄量增多,半衰期为12.8~29.5 d。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5],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 mg,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 mg。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进入人体的维生素C很快分布于个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生素C库为1500 mg,多余的大部分随尿排出,少部分随大便、汗及呼吸道排出[2]。维生素C长期服用每日2~3 g后,突然停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长期服用大量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 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潮红发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 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可引起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下降。小儿生长时期过量服用,容易产生骨骼疾病;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可使婴儿出现坏血病。一次性摄入2500~5000 mg以上时,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出现溶血。但是在感染情况下,人体所需的为平时的20~40倍之多,所以在人体有状态的情况下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有益的。服用阿司匹林、安眠药、抗癌变药、四环素、钙制品、避孕药、降压药等,都会使人体维生素C减少,并可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补充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 mg。只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维生素C,就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临床药学人员从维生素C尿阳性的入手,促进维生素C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维生素C使用造成的药源性疾病,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1] 钱燕春,冯德云.维生素C纺织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药,2008,36(6):74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1056-1057.

[3] 潘宪.新编药物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723.

[4] 徐浩.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天津:电子出版社,2005: 1212-1216.

[5] 严占春.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J].食品与健康,2004,16(10):1.

R446.12

B

1671-8194(2014)25-0290-03

猜你喜欢
潜血尿糖平均年龄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尿糖与血糖也会不统一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维生素C对尿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糖友检测尿糖有用吗?
大便潜血 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