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4-05-25 09:2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谢力群
浙江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建设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谢力群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和完成“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省委、省政府已初步确定,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7.5%左右,力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确保完成中央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4年我省发展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紧紧围绕“一三五、四翻番”目标任务和“五水共治”、“五措并举”决策部署,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奋发有为,以改革为统领,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力争在推动重大改革落实、重大举措实施、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有新作为、新成效,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体制机制改革,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重大改革试点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发改部门要把改革放在履行好职责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要抓好经济体制改革的谋划、试点和各项任务的落实;要集中精力抓好四次全会确定的近期需突破的重点工作,特别是我委牵头的改革试点,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图/金川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简政放权,推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牵头推进设区市向所辖县(市、区)放权、实行扁平化审批的改革,推广富阳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试点经验。同时开展取消和下放权力后的规范管理等制度研究。抓紧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负面清单”外企业投资项目一律取消审批的思路,积极推动省级有关部门提出亩均税收、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围绕便捷高效,推进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一张网”建设,在审批平台上统一纳入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等内容和流程。建立完善专职全程代理审批制度、集中审批制度等。围绕服务提质,配套推进中介机构改革,进一步放宽中介机构准入,推广中介机构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竞争服务的制度。

二是深入实施义乌综改等一批重大改革试点。编制实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一轮三年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配套监管办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税收、货币结算等方面制度创新。全面深化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三区一园”发展及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平湖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德清城乡体制改革、诸暨社会办医办学体制创新、开化县主体功能区等改革试点。

三是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安吉利用土地所得税手段倒逼土地二次开发等试点,适时扩面并在全省推开。加快构建“重点项目点供、增量指标按效分配”的土地配置机制,落实差别化的土地、电价、水价、城镇土地使用税、排污权交易价格、碳排放交易、污水处理费价格等杠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二)抓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五水共治”、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系列“组合拳”,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大力推进“五水共治”项目建设。要按照“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总部署和“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充分发挥治水对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倒逼”作用,加快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推进农业种养殖业的集聚化、规模化经营和污物排放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同时,要围绕“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排项目、上项目,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城市和区域骨干排涝治水工程建设,加大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投入,确保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等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湘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前期工作,推进平阳顺溪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确保“411”重大项目中“五水共治”投入达到650亿元。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省五大“治太”项目、独流入海河流、标准海塘等重大防洪排涝项目建设。加强省际合作联动,共同做好太湖及千岛湖的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提质提速。完善对集聚区引进重大制造业项目的要素配置政策,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印发实施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方案,指导各地合理选择20-3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块进行优先重点开发,明确2-3个积极培养的重点产业,制定完善产业招商目录。研究各方面要素向产业集聚区核心区集聚的措施,改进产业集聚区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重点考核集聚区引进重大制造业产业项目情况。加快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在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

三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为目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细化研究我省实施办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信息、软件集成、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编制实施2014年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环保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等的支持力度,加快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步伐,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认证工作。

四是实施重大工业项目计划。以省重大工业项目年度计划编制实施为主载体,突出扶持重点产业,继续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争取和管理工作,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石化中下游产业、钢铁、船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6个重点领域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督促指导各省级企业研究院制订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线图,支持新兴产业按路线图开展重点攻关。同时,支持在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促进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向核心载体集聚。

(三)抓扩大有效投资,在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民间投资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要充分发挥好投资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综合协调,下好任务书,力争全年“411”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400亿元、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投资26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工作目标按增长15%考核。

一是着力推动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杭长客专、长安福特乘用车等770个左右续建项目,力争舟山大陆取水二期、六横电厂等280个左右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九景衢铁路、杭叉集团电动工业车辆等350个左右项目新开工,力争27个“国批”前期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一批能带动产业集聚、推进结构调整的重大制造业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机器换人”,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投资5000亿元以上。进一步加大央企对接工作力度,争取央企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开展重大项目与央企资金、保险资金等融资对接活动,扩大企业债券、企业上市等发行规模,力争全年发行企业债券300亿元。

二是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推动促进民办教育、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等一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抓紧研究制定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民资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民资进入供水、污水、道路等公共设施领域,分类研究提出收费年限、合理回报等配套支持政策。要花更大力气为浙商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力争全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到位资金1700亿元。

三是加大利用外资和“走出去”工作力度。修订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有关办法,由核准制改为“备案+核准”管理;编制实施年度外资和境外投资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对17个重大境外投资项目开展跟踪服务。抓住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有利时机,强化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确保完成全年引进外资150亿美元以上。

四是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稽察工作。以国家补助资金和省级资金安排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项目为稽察重点,安排全面和专项稽察项目12类45个项目,联合稽察项目120个左右,不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监管体系。

(四)抓重大战略实施,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要扎实推进国家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狠抓项目推进,着力先行先试,为长远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空间。

一是着力提高新型城市化质量。抓紧制定新型城市化实施方案,加快完善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及金华-义乌等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着力提升都市区中心城市产业层次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加大城际轨道交通、国家公路“断头路”、城乡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实施小城市试点镇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在小城市试点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权“三权”改革,本地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积分落户制改革,完成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公共设施建设投资700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快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推进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和重点区块建设;制定实施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沿海高速公路与疏港公路、跨海大桥、海河联运工程、铁路与城市轻轨、滩涂围垦等项目规划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海洋经济投资2200亿元。全面实施舟山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金塘、六横等经济功能区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和自贸区申报设立工作。充分利用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三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大力促进宽带网络升级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不断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推进杭州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培育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城乡商贸体系、农村网络消费配送服务网络、通村公路等的完善,抓好物流示范园区、公共文化、社会养老服务等项目。同时,继续推动信用浙江建设,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五)抓“美丽浙江”建设,在推进治气降霾、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以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为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抓治气降霾。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和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长三角地区联防联控,强化多领域协同治气,重点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方面落实治污降霾的具体措施。建立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分解和考核机制,组织实施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建设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交流平台,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

二是全面实施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大力优化用能结构,新增用能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存量能源要加快煤改气(电)、油改气(电)和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用好用足省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推进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项目的实施。加快制订推进天然气利用指导意见等,研究天然气销售、输配模式改革思路,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

三是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根据国务院化解产能过剩要求,制定我省实施意见。牵头制定钢铁、船舶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清理整顿钢铁等5个行业标准和方案。

四是深化循环经济工作。全面推进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力争由循环经济试点省升格为循环经济示范省。支持指导湖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尽早获得国家批准。

五是抓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为契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保等配套政策,制定差别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编制主体功能区产业导向目录,逐步取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考核。

图/金川

(六)抓价格调控监管,在健全价格调控机制、稳定价格总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根据当前价格形势研判,2014年物价上涨压力要大于2013年。要精心搞好价格调控监管,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切实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一是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调控工作。密切关注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强化价格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加快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稳定居民“菜篮子”价格。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环保价费政策,加强燃煤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电价考核,推动燃煤机组加快安装并投运环保设施,促进污染减排。会同有关部门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推行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三是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价费负担。清理与行政审批有关的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完善教育、物业服务、养老等民生价格政策。

四是推进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工作。重点规范网络交易价格行为。深入开展商业银行收费、涉农涉企收费、医药价格、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强化反价格垄断执法。

(七)抓民生改善,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妥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力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下大气力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一是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确定的13类96个项目,研究制订就业帮扶、教育均衡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等“十大工程”年度目标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牵头起草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在多元办医、专业护理、中医药保健等九大领域推进政策创新。编制2014年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推进计划,重点谋划储备文化产业发展等项目。围绕中职基础能力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红色旅游等专项,争取更多的中央资金补助我省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浙江音乐学院(筹)校区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继续抓好社会发展评估工作。

三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农民增收。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第二轮特别扶持计划,推动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做好景宁对口帮扶工作。支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林木种苗、油茶产业,不断开拓农民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开展价格指数、家庭农场等新型险种试点。

四是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根据援疆、援藏规划中期修订意见,完成援助项目调整,全力推进富民安居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援建产业(工业)园建设。做好援青和对口帮扶贵州工作。

猜你喜欢
建设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
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