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德援项目防护林造林模型设计与应用分析

2014-05-29 01:50周三强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防护林树种

周三强



河南德援项目防护林造林模型设计与应用分析

周三强

(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郑州 450000)

介绍了河南德援项目防护林造林模型设计及其关键内容,针对按照模型设计开展造林的主要树种栎类,进行了投入与成本分析,总结出了本模型在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能有效提升农户参与防护林营造的积极性。模型在德援项目的实施与应用,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节省了造林成本,森林经营活动的开展使林农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为国内工程防护林造林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河南林业;外资项目;防护林;造林模型;应用

1 河南德援项目概述

河南德援项目于2007年5月启动实施,总投资1 200万欧元,折合1.2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嵩县、鲁山、南召和卢氏4个县的38个乡镇。项目计划完成新造林12 247 hm2、封山育林17 450 hm2,新造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嫁接型经济林、水土保持型经济林4种类型,其中防护林类型计划造林任务为10 114 hm2,占新造林总任务的83%。

2 防护林造林模型设计

2.1 模型设计内容

2.1.1确定造林区域

适用防护林造林的区域为林木覆盖率小于10%,土壤厚度一般在20 cm以上30 cm以下、坡度大于25度以上或者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水库周围等区域,造林后主要发挥生态功能的林业用地。

2.1.2区分立地条件

区分不同的立地条件共设计4个模型、8个子模型。模型1适用海拔在800 m以下石灰岩地区,模型2适用海拔在800 m以上石灰岩地区,模型3适用海拔在800 m以下其他母岩地区,模型4适用海拔在800 m以上其他母岩地区。每个模型中根据坡向和湿度条件又分为干旱凸阳坡和湿润凹阴坡两种子模型。

2.1.3选择适宜树种

项目要求造林至少要选择两种不同的树种(每个树种面积> 30%),且至少30%的阔叶树;如果栽植了两种栎类,那么必须种植与栎类不同属的第3种树种,且最少面积为小班面积的20%。根据项目要求,结合8个子模型不同的立地条件,为每个子模型设计了不同的主栽树种和混交树种选择范围,树种的配置以耐旱、耐瘠薄的乡土树种为主。设计的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刺槐、臭椿、侧柏、白榆、山桃、黄连木、皂角、油桐、紫穗槐、花椒、盐肤木、火炬树、黄栌、香椿、楝树、楸树、板栗、马尾松、辛夷、华山松、五角枫等。

2.1.4开展造林设计

分模型的造林设计涉及苗木、整地、栽植、管护等方面。苗木:所有用于苗木和插条生产的种子要来自登记的立木、母树、种子园;根据国家苗木分级或省苗木分级标准,用于栽植的一级苗数量> 80% ,二级苗数量< 20%;运送和储藏苗木的时间尽量短,在乡林站技术员的监督下起苗、运送和储藏苗木,并且需要持续保持苗木处在清爽,湿润的环境下。整地:最好采用鱼鳞型的穴状整地方式(或可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整地),不允许全面整地,禁止炼山;品字形栽植,株行距2 m×1.7 m或2 m×2.5 m,栽植密度为2 000~2 940株/hm2,栽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最佳时间在2~4月,阔叶树也可以在10~11月,容器苗在整个雨季均可,栽时浇足水。管护:第1年除草3次,第2年除草2次,第3年除草1次;有选择的开展抚育、间伐等经营活动,采伐量小于林木株数的30%,禁止皆伐;不用灌溉,不施肥,不喷洒杀虫剂,禁止放牧,主伐期>30 a。

2.2 模型设计要点

2.2.1适地适树

造林是否成功,关键是要适地适树,这就要求选择的造林树种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最良成效。模型设计中根据造林地块的地质条件、海拔、土壤厚度、坡度、地形、湿度等立地特征确定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模型给出了适宜该模型的供选树种,并对苗木、整地、栽植、管护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方便技术人员查询和实际造林操作。此类型立地条件差,主要营造在大于25度的陡坡、土层薄、贫瘠的土壤上,可选择的树种大多耐旱、耐瘠薄,不乏本地的乡土树种,较适宜这种立地条件的生长。

2.2.2营造混交林

造林模型设计要求营造混交林,主栽树种不高于70%,混交树种面积不低于30%。混交林与纯林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生态效益显著。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地上地下部分结构比纯林复杂,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其他防护效益方面都优于纯林。二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强。由于混交林树种多,生境条件好,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天敌增多,又招来各种益鸟益兽,因而混交林的病虫害不象纯林那么严重。混交林内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各种可燃物不易着火,因而火险隐患小。三是能有效改善立地条件。混交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另外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2.2.3造林与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有机结合

在项目实施中,开展适当的森林经营活动对可利用林分进行合理利用,使生态效益更加稳定。本项目开展的主要经营活动有抚育和间伐两种方式。

2.2.3.1 抚育

适用于树高达到3~4 m的林分,采用劣质木选择体系选择伐除木,重点需考虑剩余木的树种组成、干型通直、枝条直径、密度等因素。大体上需要伐除以下几类立木:伐除所有不能满足项目目标或者不能满足森林功能的立木; 调整树种组成,保留目的树种,其余的伐除;移除姊妹树;伐除防护林中偏向一面生长或者冠幅较小的树木。

2.2.3.2 间伐

适用于树高﹥4 m的林分,采用优势木选择体系,根据造林目标和森林功能来确定“目标树木”,选择保留木。选择保留木应注意:根据生命力、稳定性、主干质量、分布均匀度的顺序来确定优势立木;对于防护林,拥有稳定根系和冠幅的树木应定为优势木,适度砍伐其竞争木。

3 模型应用分析

3.1 典型分析

3.1.1投入与成本分析

表1 栎类经营管理成本效益分析

在此选择项目防护林造林主要树种栎类,不考虑项目无偿投入的苗木费和劳务费,仅考虑造林成本、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及最终主伐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投入与成本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分析栎类的初植、抚育、第1次间伐、修枝、第2次间伐和主伐的投入、产出和净值,栎类在主伐之前,投入一直比产出要高,没有收益,最终通过主伐,获得了收益。栎类主伐年龄为30 a,产材总量为34 m3,年生长量为1.15 m3,最终收入为1 545元。经测算,内部收益率为0.83%。

图1 栎类经营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图

3.1.2 分析结论

该模型针对营造防护林设计,立地条件差,造林后主要发挥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低,造林成本投入来源主要靠项目无偿援助或财政无偿投资。政府出资买生态,着重考虑的是综合的生态效益,但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将能有效调动项目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保证造林的质量。本模型设计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可获得抚育间伐等的收入,获得一定收益。通过对德援项目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的营造和经营成本以及最终收入状况分析来看,最终能获得一定经济收益。因此,利用本模型设计,在较差立地条件下,能够实现政府出资买生态,农民可以适当获利的双重目标。

3.2 模型应用现状及前景

德援项目通过培训等形式推动模型的应用,省级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1 004人次;县级培训162期,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9 634人次。截至目前,德援项目已营造的8 805 hm2防护林全部采用该模型设计,普遍提高造林成活(保存)率10%~25%,节约造林成本约600万元,同时,开展前期的抚育已使林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模型在国内工程营造防护林中应用,将有效提高造林成功率,保证造林成效,减少失败造林地面积,节约资金再投入;增加混交林在新造林中的比例,提高森林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通过森林经营活动的开展,提高林分质量,在获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直接提升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4-05-15

F 316.2

B

1003-2630(2014)02-0027-03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防护林树种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