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如何改变新闻:两会视角下报道变迁的五个趋向

2014-05-31 02:06
中国记者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华社受众

□ 文/本刊记者 张 垒

新闻采集——从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访谈到个人化圆桌型的分享式采访

今年两会,媒介生态上的最大变化是微信时代的到来。“朋友圈”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华社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的“两会微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邀请代表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就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把传统的一对一的对话式采访变成了一个参与者互相激发的圆桌论坛。

“我们每天一个主题,用微信把有代表性的专家、代表委员聚在一起,每天都在微信里一块讨论。”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凯星对《中国记者》说,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跨时空采访,节约成本;第二,大家互相激发,交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采编发思维和流程进一步实现新媒体化转型升级。”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张晔以实习生身份参与了“两会微谈”的工作。在她看来,参与微谈的代表委员和专家们热情高涨,作为主持人的记者只要抛出话题,参与者就会积极回应,在这种互相启发下,人们的表达欲望也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张晔甚至很“意外”地发现,需要做的事比她想象的要“少很多”。

从题材上看,“两会微谈”上的内容既有偏软的热点话题,如“高考”“乡村文化”“乡愁”;也有“政府工作报告”等“硬”内容。但即使是“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微谈”仍采用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如谈到“‘报告说’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发言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都谈到自己的家乡,一位“受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喝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另一位则提到自己家乡还在打井水吃,“这几年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污染严重,井也越打越深,患泌尿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确实非常迫切。”

这种“分享式采访”不仅存在于特定的采访方式,它还融入了两会之外日常的采访实践。比如,江苏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实践就颇有意味。

“全媒体记者”是个“老词儿”,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意味着一部分新锐记者从整个团队中被选拔出来,通过配备时髦的手机等多媒体采集设备,在文字之外,同时采集音视频新闻,通过多种渠道依次发布。江苏广电新闻中心的“全媒体记者”与之有两处不同:其一,基本不再有全媒体记者与普通记者的区分,力求全员“全媒体”化;其二,音视频原本就是这些电视记者的看家本领,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乃在于拍摄设备的变化和记者与摄像二者的合一。

“全媒体”之后,除了记者们新闻敏感性和捕捉能力的增强,改变的更是一种固定的、机构化的报道方式。比如,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这些“全媒体”记者首先会用手机拍一段“自我介绍”——“我现在是在某某地方,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然后再用手机拍摄现场镜头。

在这种独特的报道方式下,记者与其说是报道新闻,不如说是在和观众“分享”我的所见所感,传统的机构传播者被亲切可感的个人所取代。

采编流程——从以后端和事件为核心的多级传播到前后端协同的联动传播

在传统的媒介融合中,新媒体和新技术对采编流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后端:新媒体的编辑部门将记者采集到的新闻以滚动或多媒体的方式推送到不同的渠道和终端。多数情况下,新媒体流程类似一个插入传统采编流程中的“滤网”,动态消息发布之外的大部分新闻通过这一“滤网”,按照传统编辑流程送达受众。

在此,新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今年两会,新的沟通方式和传播技术直接渗透到采编流程前后端的所有环节。由此,前方报道组、后方编辑中心与独立的上会记者被更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协同化的联动传播。

“碰头会”的网络化和即时化

六年前,当本刊记者第一次到南方报业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探访时,报道组与后方联络所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传真机——不仅前方的信息通过此传递到后方,后方的版面安排、广告占版等信息也通过此传达给前方报道组。今天,这套沉重的工具已经被一套轻灵的网络所替代。

就一线采访而言,报道组利用微信、公共邮箱、移动网络等,搭建了在线的运作网络,策划、指挥、统筹、执行、校阅、研讨、资料共享等多种功能通过这一网络实现。两会报道的各项具体运作则主要依赖多个微信工作群——报社领队、特派记者、后方编辑都加入这一工作群,明确群的功能范围和群内成员任务权限,随时进行信息互动。这一工作群与南方报业集团内部的移动采编技术力量相结合,形成信息网络,既能有效传递决策指令、采访信息和执行反馈,又能兼顾信息保密和出报安全,从而推动了采访和编辑的无缝对接。

对比以往重大会议报道中的采编联动,这种无缝对接一方面让编辑能够随时随地、低成本地了解前方采访情况,另一方面也让记者及时得到稿件的编辑情况,确保前后方信息沟通顺畅。在南方报业全国两会前方报道组的领队看来,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从报题到选题讨论,从任务分配到版面设置、从指令传达到最终见报的紧密联动,让报社的采编意图在前后两个终端始终落实到位。

新媒体部门枢纽化

江苏广电的新媒体部则更像两会报道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新媒体部随时随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方面把全媒体记者拍回来的、适合在网上发布的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同时,如果发现其中有适合电视采用的,则将其推荐给电视各个栏目的编辑。栏目编辑则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接使用或作为线索进行深入采访。

除了即时性的内容,在固定的采编流程中,新媒体部门也承担着重要角色。江苏广电总台在新闻采编上有三个节点性会议:一是早上的选题会。在这一选题会上,新媒体部会给与会各方提供一个清单,采编部门在讨论一天的重点时就会考虑到新媒体部提供的内容。其次是下午两三点,以及晚上五六点钟的碰头会。在这两个会上,新媒体部同样会推荐截至会议开始时的重要信息和内容。

新闻呈现——从追求多终端的传播渠道到重视多样化的新闻呈现

当前,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拓展已成常态。今年两会,两会新闻中心、甚至新闻中心所在的梅地亚饭店都推出了官方微信,及时向记者和普通公众推送新闻发布会和各种相关信息。以新华社为例,两会集成报道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手机用户需求,由PC版自动通过技术手段生成手机版。受众在手机上输入全国两会集成的网址,或通过扫描二维码,都可以跳转或进入到手机版。

今年两会,真正吸引眼球的并不是已不新鲜的“新渠道”。相反,在传统媒体平台上,新的呈现方式极为夺目。如央视的“两会大数据”,聊的是“数”,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则是地图、气泡、卡通人物等等虚拟形象。主持人不断地和这些虚拟的3D道具和卡通人物互动,生动逼真,饶有趣味。同样,报纸极大地加强了图片图表漫画的使用力度。《新华每日电讯》第7期“两会特刊”把一张反映“公务员加薪”的大幅漫画置于版面中心,3月5日出版的《新京报》A11版则辟出半版篇幅,以结合漫画、地图、语录的图表方式回顾“总理一年干啥了”。甚至《光明日报》也在3月3日用了一个巨幅跨版刊发“从这里读懂人民政协”的“图解两会”。新华社则推出“全景扫描”,用实时、独特的全景式手机拍摄,展现了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外景的恢宏画面,给受众全新的视觉感受。

地方媒体同样将新闻的呈现方式作为创新重点。在台长卜宇的亲自策划推动下,江苏广电总台在两会新闻节目中尝试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主播台。演播室给每位主持人和嘉宾面前都安装了一个可触的显示屏,嘉宾前的小屏和演播室的大屏联动,嘉宾的演示,所有电视观众都能看到。嘉宾可以自带图片、图表甚至视频资料,边演示,边解读。例如,在一期关于城镇化的节目中,一位嘉宾带来了一张漫画:一位农民牵着一只羊走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很发愁地说,羊放哪儿养呢。一下子就让观众感受到了城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江苏广电总台还策划了一个卡通人物——小荔枝,由它主持“两会微播报”。通过卡通形象,用网络语言,在亦庄亦谐中引导网络舆论。

生产模式——从对单体突破能力的强调到新技术平台下机构内部、机构之间的大规模合作

今年两会报道,是媒体和非媒体机构的一次精彩“众包”。

与往年相比,今年两会报道的合作领域和合作力度可谓空前。其领域涵盖新闻内容生产、新闻产品推广;既有新旧媒体间的合作、媒体与技术公司间的合作,还包括媒体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甚至媒体自身各种资源的合作整合也在不断加强;合作极大拓展了受众的视野、丰富了报道内容。

“微海采”“微视频”是今年最常见的一种合作形式。如央视和新浪微博旗下的“秒拍”(一款新型移动视频应用,可以称之为视频版微博)合作,记者通过秒拍客户端实时报道两会,部分栏目通过秒拍与网友进行视频征集互动。与此类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与门户网站合作“微视两会”,以海采的方式收集民众意愿、传达代表委员声音。

除了这种“内容”和“技术”的嫁接,今年两会报道中的“合作”还有着鲜明特点:

首先,合作产生新的报道内容。

今年,各类媒体上出现的种种“大数据”,就是媒体和科研机构广泛合作的结果。如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与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联手,从300余万条两会相关微博中梳理了两会的热点话题。新华社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引入大数据新闻。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凯星看来,这是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带动内容的创新,“新技术很神奇,能让我们见所未见,能进一步满足新媒体受众”。而对媒体来说,背后比拼的还是“思想深度”“采编力量”和“分析团队”,“数据的分析仍然需要人来引领。”

其次,合作融合催生一体化呈现方式。

今年两会报道,《新华每日电讯》专设“新华社新媒体专线”的专版,最终展示时,《新华每日电讯》与新媒体中心、集成服务中心合作,创新性地采用了整体图片的排版方式,将事先制作的精美大图直接上版,并在显著位置用二维码引导读者扫描收听讨论原声。在这里,传统媒体成为受众进入新媒体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再次,合作融合打造新的传播渠道。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次与360导航合作,由360导航对新华社两会集成报道给予突出展示。3月3日新华社全国两会集成报道上线,360导航当日便在首页显著位置进行展示,短短两小时内访问量超百万。同时,中国搜索、千龙网还对新华通和两会集成专题进行重点推荐。截至13日,新华通两会集成报道累计访问量已接近3000万人次。除此之外,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还加强与腾讯网等门户网站合作,通过迷你小窗、网首页等渠道,向上亿受众主动推送。

最后,合作融合推动促进了媒体机构内部的资源整合。

新华社今年两会推出的一系列新媒体集成报道都来自各个编辑部门的通力合作。比如“我的两会”是新媒体中心在新华社总编室的领导下与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CNC、信息部、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新华网、集成服务中心、技术局等11个部门的合作。“两会今日关注”则由新华社国内部、摄影部、音像部和新媒体中心合力打造,以组稿、图片、视频聚合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通过发稿动态生成“日历式”集成页面,以此加强热点话题报道的可读性和渗透力。类似的合作产品还有“两会微谈”等等。

传播观念——从迎合受众、追求形式化创新到引导受众,满足个性化需求

从新闻采集到编辑流程,从新闻呈现到生产模式,新的媒介技术已经融入媒体生产传播链条的每个环节。随着这种融合的加深,媒体人对待新媒体、新技术的观念也发生了虽不易察觉,但极为坚定的变化。

从形式化模仿到以“内容需要”为核心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遇,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到继而“模仿”的阶段。而今天,进一步加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让传统媒体把自己也变成一个新媒体——一个新兴的、有自己特点的新媒体成为大家的普遍选择。

在这种思考下,“全媒体记者”也不再刻意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取悦观众。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主任季建南认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拍视频给大家看,而是有新闻现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最快速度准确反映现场情况,至于是用什么手段来反映这个现场的,我们不在乎。我们只在乎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资料。可以拍图片,也可以用视频,也可以用电话连线。所有的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样就可以更快地实现我们的新闻诉求。”

以“按需生成”的报道服务方式,打造个性化定制集成产品

去年两会报道,新华社首次推出了“集成报道”,今年,在新华社副总编辑慎海雄的指挥下,新华社在“集成报道”上又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尝试了“个性化定制”——从对象化服务受众的角度出发,集成产品板块分时政版、民生版、视图版、互动版、定制版等,涉及22个栏目内容,满足各类关注两会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其中有15个栏目,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按需生成“我的两会”定制版,享受“一人一报、一人一页”的体验。

这种从“以内容生产为中心”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变化,又反过来促进新闻报道工作方式流程改变。

回顾这次两会的新媒体集成报道,慎海雄认为,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把新华社全社的传统报道和我们传统思维都带入了新媒体时代”。一方面,几乎所有重大的新媒体集成报道,都是新华社的新媒体部门和各个传统内容生产部门合作完成的;另一方面,这种合作“不只是新媒体中心根据内容给各个部门定制模板,更重要的是,国内、国际、摄影、音视频等等传统编辑部,都直接签发稿件到新媒体终端”。而这在根本上,“让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本质之一就是创新,创新同样基于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优势。而创新能否成功,新旧媒体的融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把传统的优势放进新媒体的反应堆里”,从而真正引发一场媒体的“核聚变”。

猜你喜欢
新华社受众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