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4-06-05 15:26叶文芳刘健曹云祥汪四海王亚黎阮丽萍万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补体强直性脊柱炎

叶文芳,刘健,曹云祥,汪四海,王亚黎,阮丽萍,万磊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叶文芳1,刘健2,曹云祥2,汪四海2,王亚黎1,阮丽萍1,万磊2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02例AS患者归档病历,对其IgG、IgA、IgM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另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的IgG、IgA、IgM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IgG、IgA、IgM变化。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患者IgG、IgA显著增高(P<0.05或P<0.01)。(2)AS患者IgG异常率最高(32.35%),其次为IgA(16.67%),IgM(6.86%),IgG异常率高于IgA、IgM(P<0.05),IgG、IgA同时升高占11.76%,IgG、IgM同时升高占1.96%。(3)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IgG、IgA、IgM与球蛋白(GLO)、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IgG、IgA与总蛋白(TP)、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IgG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呈正相关,IgA与白细胞计数(WBC)、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IgG、IgA、IgM与前白蛋白(PA)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AS患者血免疫球蛋白升高,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性,可作为AS诊断、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脊柱炎,强直性;免疫球蛋白类;因果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受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AS多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男性,男女比例(2~10)∶1[1],既往研究表明多项免疫学指标异常[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02例AS患者的归档临床资料,观察其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2例A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4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或2009年中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3],均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共入选AS患者102例,其中男81例(79.4%),女21例(20.6%),男:女为3.9∶1,年龄15~65岁,平均(33.2±11.2)岁,病程1个月至40年,平均(6.5±6.9)年。另选择同一时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年龄与AS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指标检测 实验室指标IgG、IgA、IgM、补体蛋白3(C3)、补体蛋白4(C4)、类风湿因子(RF)、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魏氏法检测;血常规测定使用日本NIHON KONDEN CORPORATION MEK-6108血液分析仪;HLA-B27抗原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骶髂关节CT检查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仪。

1.2.2 数据采集 对102例AS患者的入院时间、发病年龄、病程、性别、血常规、生化检查、HLA-B27、骶髂关节CT分期填表入录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另对70例健康对照组成员的性别、年龄和免疫球蛋白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102例AS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的分析 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IgG(6.8~14.5)g/L、IgA(0.7~4.1)g/L、IgM(0.4~2.5)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患者IgG、IgA显著增高(P=0.00和P=0.03),见表1。

表1 102例AS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成员免疫球蛋白的分析(±s)

表1 102例AS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成员免疫球蛋白的分析(±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1,bP<0.05

组别例数70 5.38±5.39 2.37±0.93 1.12±0.60 AS组102 13.41±4.03a2.75±1.22bIgG IgA IgM健康对照组1.16±0.53

2.2 102例AS患者免疫球蛋白异常分布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102例AS患者以IgG异常为主,异常33例(32.35%),其中升高31例,降低2例;IgA异常17例(16.67%),其中升高16例,降低1例;IgM异常7例(6.86%),其中升高3例,降低4例;IgG、IgA同时升高12例(11.76%),IgG、IgM同时升高2例(1.96%)。

2.3 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IgG、IgA、IgM与PA呈负相关,与GLO、ESR呈正相关。IgG、IgA与TP、C3、hs-CRP呈正相关,IgG与ASO呈正相关,IgA与WBC、RF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102例AS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患者IgG、IgA显著升高(P<0.05或P<0.01),此结果与研究报道相一致[4-7]。

本研究发现,AS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以IgG升高更为明显,其中IgM检出时间最早,IgG存留时间最长[8]。研究中也存在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为多克隆性增高[9]。免疫球蛋白升高,表明患者存在体液免疫亢进和急性炎性反应或组织损伤[10]。临床上免疫球蛋白的升高,可以作为AS活动的重要佐证[11]。

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IgG、IgA、IgM与PA呈负相关,与GLO、ESR呈正相关;IgG、IgA与TP、C3、hs-CRP呈正相关,IgG与ASO呈正相关,IgA与WBC、RF呈正相关。研究发现血清补体灭活产物IgG类和IgA抗球蛋白,与循环免疫物水平升高有关[7]。免疫反应增强是AS重要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紊乱、炎症的不断刺激会进一步加重AS发生。ESR与hs-CRP是AS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其中ESR升高与炎症活动期体内相关炎症因子产生增加,致使红细胞易发生缗线状聚集有关,但易受到贫血、血脂等因素的影响;hs-CRP一直作为炎性标志在临床应用,参与补体的非经典激活途径,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免疫调节的作用[12]。补体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中具有酶样活性、不耐热的糖蛋白。近年来,补体分子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成分,对特异性免疫的指导作用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补体缺陷常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事实提示,补体在维持免疫自稳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其在AS发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补体系统因具有溶病毒、溶细胞、溶菌的生物学功能而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的功能[6]。补体是人体抵抗入侵病原体的主要效应期系统,C3因补体系统的激活而升高[13]。故AS患者免疫球蛋白与ASO、RF、hs-CRP、ESR、C3呈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与上述实验室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与炎症指标关系更为紧密。所以免疫球蛋白,对于AS的初步诊断、疾病活动、病情评估、预后观察都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1] 邵锴,刘学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指标检测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5,25(2):58.

[2] 赵驻军,颉玉欣,汤慧华,等.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学指标评价[J].颈腰痛杂志,1998,19(4):283-284.

[3] 汪四海,刘健,杨佳,等.10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6):522-524.

[4] 葛勇鹏,张源潮,杨青锐,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ASO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43):48-49.

[5] 王伟群,楼亚玲,宋大伟.HLA—B27、CRP、免疫球蛋白联检辅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5):594-595.

[6] 高瑞香,付庆元.100例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指标检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3):280-281.

[7] 马海芳,张文兰,胡同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的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7(11):1116-1117.

[8] 齐雪峰,程安春,汪铭书,等.鸭瘟弱毒疫苗诱导IgA、IgM和IgG产生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 41(10):3305-3310.

[9] 侯平.风湿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7):1322-1324.

[10]肖艳辉,汤艳平,林赛玲,等.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72-1073.

[11]陈丽华,劳乙年.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价值[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6,6(1):36-38.

[12]潘继承,倪黎刚,朱建.联合检测RA患者血清IG、C、ESR、RF和CRP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1,37(5):598-599.

[13]钟国权,郑淑姝,温嘉琳,等.医院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1140-1141.

R593.23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2.004

2013-08-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11);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省科技厅科研计划(09-020304046);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ZY05);安徽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省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科条[2008]150号);安徽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TD005)

叶文芳,硕士在读,Email:920039583@qq.com

刘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jianahzy@126.com

猜你喜欢
补体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