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2014-06-05 09:51刘若训张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5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合理性

刘若训 张海英

(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管理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刘若训 张海英

(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目的探讨管理干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3年起对药师、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管理干预,统计2012年上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管理干预前后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管理干预后,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为59.30%,明显低于干预前的69.91%(P<0.05);我院中药注射剂在适应证、剂量及溶媒选择等方面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比干预前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易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环节针对性进行管理干预,有助于防止中药注射剂滥用,提高使用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管理干预;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安全性

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适应证广泛等优势,因而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提取纯度要求高,一旦出现制剂质量问题,极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而临床医务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及滥用,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治疗效果。自2013年起,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针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干预,旨在进一步规范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利用我院信息系统,选择2012年上半年(管理干预前)及2013年上半年(管理干预后)住院部所有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相关信息资料,其中随机抽取2012年上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病历各120份,收集适应证、剂量、溶媒、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疗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资料,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1.2 方法: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自2013年起对全院药师及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干预。管理干预方法:①对临床医师及药师进行干预,定期组织医师及药师进行中医理论知识培训和宣传,掌握《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掌握》,要求医师认真辨证论治,严格遵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剂量、溶媒、联合用药、配伍禁忌及疗程用药。要求药师严格审查把关,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不符合要求者停止发药,及时向医师或科室反馈。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现用现配,滴速不宜过快,禁止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两种药物间应间隔适量生理盐水和一定时间,有权对医师用药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等不合理情况进行监督。初次用药、用药1 h内、有过敏史者及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加强观察。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对全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使用合理性较高的科室和个人予以奖励,反之则强化培训。④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医务人员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变化,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主管部门。

1.3 观察指标:观察管理干预前后我院住院部所有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观察干预前后各120例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判断标准: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方面与药物说明书相符者为使用合理,反之为不合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以病历记录为准。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

2 结 果

2.1 管理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比较:管理干预前,2012年上半年我院住院患者中共使用中药治疗7860人次,包括口服中药治疗者1820人次(23.16%);外用中药治疗者545人次(6.93%);使用中药注射剂者5495人次(69.91%),其中单用者3718人次(67.66%),二联用药者1385人次(25.20%),三联用药者392人次(7.13%);管理干预后,2013年上半年我院住院患者中共使用中药治疗9258人次,包括口服中药治疗者2963人次(33.0%);外用中药治疗者805人次(8.70%);使用中药注射剂者5490人次(59.30%),其中单用者4367人次(79.54%),二联用药者987人次(17.98%),三联用药者136人次(2.48%)。可以看出,管理干预后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用药使用频率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

2.2 管理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比较:实施管理干预后,我院中药注射剂在适应证、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配伍禁忌及疗程方面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比干预前提高(P<0.05)。见表1。

表1 管理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比较[n(%)]

2.3 管理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施管理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20例患者中,出现皮疹2例,瘙痒2例,头痛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9/120),实施管理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20例患者中,出现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2/120),两组比较,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因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溶媒选择不合理:中药注射剂组方和成分复杂,提取工艺难度大,药液中难免含有大分子物质,与盐水混合易因盐析产生不溶性颗粒[1],不利于中药注射剂的稳定,不仅影响药效,还会影响微循环。故溶媒的选择很重要,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②疗程过长。通常中药注射剂1个疗程都在2周左右,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一段时间,长期连续使用易导致不良反应。③超剂量用药。部分医师为了增强疗效,超说明书剂量用药,长期超剂量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孙世光等[2]对某医院240份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发现中药注射剂超剂量及超浓度使用现象非常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④违反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成分越复杂,混合药物越多,不良反应概率越大[3]。⑤用药时间。中药注射剂配置后放置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越高。⑥违背辨证施治原则。部分西医专业医师缺乏辨证论治经验,在临床中往往辨病施治[3],结果药物与病症不符,影响疗效。研究表明,加强药学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4]。刘芳等[5]从配液时间、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及适应证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干预,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王屏等[6]从联合用药、用药剂量及辨证论治方面对临床药师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见针对各影响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的环节进行管理干预可提高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可见,管理干预后,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为59.30%,明显低于干预前的69.91%(P<0.05),联合用药率明显较干预前下降(P<0.05),中药口服及外用给药使用频率增加,这与“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用药原则相符,加之我院很多科室积极开展中药雾化、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外用途径治疗各种疾病,减少了中药注射剂的滥用,使用药更趋于合理性。表1可见,我院中药注射剂在适应证、剂量及溶媒选择等方面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比干预前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易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环节针对性进行管理干预,有助于防止中药注射剂滥用,提高使用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1] 赖金华,王迎春,陈榕.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药学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22-224.

[2] 孙世光,李子峰,谢雁鸣,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学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69-2972.

[3] 刘齐国,王莉莉,陈钢.32种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81-182.

[4] 冯靖雄.药学干预在保证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应用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2013,34(1):18-20.

[5] 刘芳,柴士伟.4种因素的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627-2628.

[6] 王屏,徐彦贵,朱立勤,等.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997-999.

R282

B

1671-8194(2014)35-0274-02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合理性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奇遇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试论《反异教大全》取名“哲学大全”的合理性
甘肃:放射卫生监督员配置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