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银杏树

2014-06-05 23:22王天瑞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才银杏果小村

王天瑞

那年秋天,解放军某部侦察连在沂蒙山深处进行特殊训练,我应《解放军报》之约,去采访侦察连的感人事迹。

吉普车颠颠簸簸地把我们送到一座大山下,侦察连就驻在山腰间的小村里。前方已无法通车,只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道,我让通信员带车返回,独自攀登而上。

离小村不远了,前方小道上慢悠悠晃动着一个人。我快步赶上去,见是一位老人,虽然他满脸沧桑,但身体硬朗,我已大汗淋漓,他却滴汗不出。未等我开口,他先问我:“你找谁?”我说:“侦察连。”他说:“侦察连驻在村边帐篷里,训练去了,先到我家歇歇吧!”走进老人的家,我心里“咯噔”一下:石屋、破床、黑锅、薯干、油漆斑驳的柜、黑不溜秋的桌,唯一称得上现代化的是台彩色电视机。屋里没有板凳,我们就坐院里,院东南角那棵高高的银杏树生机盎然,屹立挺拔,硕果累累,茂密的枝叶把院里盖得严严实实。我比量了一下,树身有两抱粗。老人说:“我这个院里,下点小雨淋不住人。”

侦察连的先进事迹举不胜举,我很快写成长篇通讯就匆匆下山,请部队领导审阅后,把稿子发向北京。当我歇下来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有价值信息:岱崮村那位老人叫杨文才,整整100岁了。我当机立断,去采访杨文才的长寿秘诀。

讲起小村和他的家,杨文才说:“我们这个小村,上有瀑布,下有流水,村周围鸟语花香,真像神仙住的地方。有好几次,儿孙要给我盖新屋、做新床,我都不让。这屋是我亲手盖,这床是我亲手做,我住着心里舒畅,舒畅不就是快活吗?快活了就没病,没病就能长寿。”停了一会儿,杨文才从屋里端来一碗茶,说:“山里人喝不起茶叶,我就天天喝银杏叶,来,你也尝尝吧!”我一尝,乐了:“好哇,银杏叶很好喝哩!”

我下山以后又上山,组织几位部队医生给杨文才老人做体检。那天,医生们在高高银杏树下摆开多种仪器,为杨文才量血压、测血糖、听心肺、做B超、化验血、做心电图、测骨密度……大家没想到,一位百岁老人,这些项目的指标都基本正常,真是极其罕见。刘大庭医生问杨文才:“您老人家喝多长时间银杏叶了?”杨文才说:“80年了。还是我17岁那年,在沂河边发现一个小孩掉水里,立即奋不顾身跳下去,把小孩救了上来。那时,家家穷得叮当响,谁也吃不饱肚子,小孩爹只好把自家的银杏树起出一棵,栽到我家院里,表示感谢。”从那时起,每到秋天,他就把银杏叶、银杏果收集起来,再加加工,用叶泡茶喝,把果掺粮吃。刘大庭医生笑着说:“银杏叶能扩张心脑血管、软化心脑血管,银杏果能抗衰防老、延年益寿,您80年来坚持喝银杏叶、吃银杏果,这就是您独有的长寿秘诀啊!”杨文才也非常吃惊,原以为喝银杏叶、吃银杏果拿不出手,岂料它能使自己长寿。

我立即打电话通知侦察连指导员,连队要在训练期间成立几个学雷锋小组,轮流为杨文才服务,为岱崮村人民群众服务。指导员斩钉截铁回答:“照办!”

我仰望着银杏树——啊,高高的银杏树……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文才银杏果小村
街边的银杏果千万别乱吃
哈哈小村(10)
素甲将军
小村的呼噜
臭臭银杏果
有一个小村
陪着小村说话
孩子和银杏的故事
龙冢
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