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教育观使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014-06-06 10:32刘艳
卷宗 2014年4期
关键词:同伴幼儿园幼儿

刘艳

“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必须心理健康。兼具这两个条件的,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作为肩负“保教”重任的幼儿园教师却往往因为忙于养护幼儿不让其生病,忙于维护常规,忙于组织活动,忙于传授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教师不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并以此来引导幼儿家长,共同协调好对幼儿的教育,那么就极有可能阻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导致幼儿形成双重人格,或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习惯于听从别人的安排,无主见、无自信心,缺乏交往愿望和技能等,这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贻害无穷。有鉴于此,幼儿园老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而又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此,幼儿园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热爱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沐浴于爱的甘霖下得幼儿才会有安全感,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发展到爱自己、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

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幼儿园恐惧症”;如果教师对幼儿的爱不公平,只偏爱那些聪明、漂亮或老实听话的孩子,那些有创见、爱动脑动手的幼儿就会受到压抑,相貌、智力平平的幼儿就会感到自卑。因而,教师要力求做到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2 尊重幼儿

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

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却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凡违反自己命令的幼儿往往被视为“调皮捣蛋”、“不听话”,随之而来的便是批评甚至惩罚。如:“不听话”的孩子被斥责、

罚站,或不准参加游戏;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不给点心吃,让他看着别人吃……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先究其原因,再作处理。教师要善于作自我反省,而不能只从孩子身上找问题。因为有时恰恰是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当而导致冲突。“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剔除。

幼儿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潜能,他们总是主动地与周围世界发生互动的,因而教师要尊重其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可许多教师仍满足于灌输,把对幼儿知识、技能的传授看成唯一的教育目标,幼儿在“满堂灌”的教育

中渐渐丧失了主动性,并且畸形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改变。

3 了解幼儿

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并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来施教。比如,幼儿往往会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想象当作现实,如果教师不了解这点,就会认为孩子是在撒谎,就会批评甚至讥笑幼儿,这必将严重地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和与教师交流的愿望。如果教师不顾幼儿坚持性差、好动这—特点,就会批评孩子“猴子屁股坐不住”、“动手动脚”等。其实,幼儿阶段的基本活动和学习方式是游戏,教师要求幼儿长期静坐和进行正规学习恰恰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要不断了解幼儿阶段的特点,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使之科学化。

4 鼓励幼儿

幼儿还未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往往要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教师可以算得上是幼儿心目中最富有权威的人了。所以教师的评价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教师以正面教育为主,能关注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予以肯定,幼儿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关心的,而且是能干的,只要自己有进步,老师总会很高兴,从而进一步引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之能够轻松愉快、自信地去学习。如果教师总是将目光盯在幼儿的缺点上,幼儿往往会灰心丧气、自卑、怕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从而严重地影响其心理健康。

每个幼儿的天赋、爱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而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幼儿。评价中要注意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否则,发展基础较差的幼儿就很难树立自信心。况且,幼儿是一个发展中的整体,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要从幼儿的整体发展来看待对幼儿的教育,不能因某一幼儿的某些方面发展较差就对其失去信心,要能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引导。

5 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和喜爱是从其接触的教师、同伴群体开始的。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并在园内心情愉快地学习、发展。

幼儿喜欢那些能与之平等相处的、能给他热情鼓励的、亲切友善的成人。因此,以上提及的几点正是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必须做到的。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追踪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影响。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被排斥的幼儿和被忽视的幼儿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现在,幼儿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同伴交往中,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关系融洽的同伴群体便成为幼儿社会性正常发展的微型环境。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带玩具、食物等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教育幼儿助人为乐,教给幼儿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规范,创造机会让幼儿交往。如与别班的小朋友一起散步、联欢、鼓励小朋友在父母的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幼儿活动、交往的机会多,有利于其活泼性格的形成。在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中,幼儿心情愉快、乐观自信,也有勇气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迎接挑战。

猜你喜欢
同伴幼儿园幼儿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