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探究鲁迅对儒家思想的解读

2014-06-06 16:20谢丰
卷宗 2014年4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

摘 要:鲁迅通过《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两篇杂文体现了对“中庸”、“仁政”、“王道”、“礼”等儒家思想的剖析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儒家思想

孔孟儒家思想对国人影响不可谓不深,孔子、孟子自古以来即被尊为“圣人”、“亚圣”。同样被毛泽东誉为“现代中国的圣人”的鲁迅,在对儒家思想的解读上自有其独到之处。鲁迅对儒家思想的透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的杂文显现出来的,与小说和散文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来达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同,杂文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这是作家长期的思索而达到创作实践的精辟概括,他的《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两篇杂文完美地体现了对“中庸”、“仁政”、“王道”、“礼”等儒家思想的剖析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1 中庸伪德,乡愿成风

鲁迅在《最艺术的国家》一文中,连举若干实例揭示国人中庸之貌:男艺术家扮成女人,并因“两面光,或谓之‘中庸”,从而成为“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民国政界虽然出台草案,表面上“叫民众看见是民权”,然而“扮成政宪国家的选举的人和被选举人”,“实质上还是秀才和举人”,并未脱离科举、捐班制度;此外还有社会各界各式各样的圆滑:“一面交涉,一面抵抗;一面做实业家,银行家,一面自称‘小贫而已;一面日货销路复旺,一面对人说是‘国货年。”如此种种,皆为巧言令色之徒。鲁迅先生生逢其时,不得不发出振聋发聩的感慨:“呵,中国真是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 “中庸”本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意在为人平和中正,不偏不倚。然而今人曲解其意,多经营于此道,过犹不及,丑态百出:国民党独裁统治,看似实施政宪,放权于民,实则换汤不换药:国民代表由考试决定,选举人和被选举人实为“选举人者”与“被选之举人”。纳税华人、高等华人方有权选举和被选,一如捐班;国难当头,蒋介石、汪精卫之流与日本勾结,以“一面交涉,一面抵抗”掩盖其不抵抗投降政策;资本家一面大发国难财,一面曲解孙中山原话,借以否认自己所在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区别;工商界一面无力抵抗日货畅销,一面宣传“国货年”自欺欺人……如此种种,圆滑世故不堪。

“中庸”本身无可厚非,甚至作为为人处世的理想状态,为常人所难以企及。因此,孔子亦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鲁迅先生批判的,是以上种种折中骑墙的处世方式,是流于“乡愿”的伪“中庸”——唯唯诺诺,八面玲珑,苟且钻营,毫无原则。而此等“中庸”竟蔚然成风,以至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门“艺术”,如何不教人胆寒心冷!好在,混沌中尚有微光,希望之担恰恰落在为孔夫子所鄙薄的“小人”肩上:“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既有不满,则终有涌现奋起反抗之士的可能——耿直犀利如先生,仍旧不放弃一丝求得光明的希望,因为正如先生所说,“我不曾看得那么黑暗,以为就没有将来”。在“君子”堆里敢当“小人”,在孤身作战中期待同志,先生以他的耿直刚烈,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

2 王道不存,“君子”之伪

鲁迅在《王道诗话》、《病后杂谈》中皆提及孟子“君子远庖厨也”之说:中国的帮忙文人,总有这一套秘诀,说什么王道,仁政。你看孟夫子多么幽默,他教你离得杀猪的地方远远的,嘴里吃得着肉,心里还保持着不忍人之心,又有了仁义道德的名目。不但骗人,还骗了自己,真所谓心安理得,实惠无穷。(《王道诗话》)其实,“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君子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临死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慢的来拒绝。牛排是决不会“觳觫”的了,也就和慈悲不再有冲突,于是他心安理得,天趣盎然,剔剔牙齿,摸摸肚子,“万物皆备于我矣”了。(《病后杂谈》)儒家推行的“王道”、“仁政”,本是出于以民为重,劝诫君主施行仁政,爱民如子,如今却成为遮掩文人虚伪的漂亮面具。国难当头,所谓“君子”大肆宣传“王道”、“仁政”,四处讲演、辩论、发言、出版,看似疾呼人权,以民为本,其主张听来完美无比,实则于国于民毫无实用,仅相当于略尽心意的鹦鹉,以翅蘸水洒在起火山头罢了。现世“君子”以为“君子远庖厨”,不亲见禽兽死状,便已固守仁道,即使随后即“食其肉”,亦不辱没自己君子之名;同理,当今博士如胡适,“人权抛却说王权”,考察监狱称与囚犯用英语自由交谈,主张“任何一个政府都应当有保护自己而镇压那些危害自己的运动的权利”之类,正是推陈出新地将儒家“仁政”、“王道”之说用于钻营投机,其虚伪之状,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在鲁迅先生看来,中国甚至“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在中国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在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人民之所讴歌,就是为了希望霸道的减轻,或者不更加重的缘故。至于周的武王,则以征伐之名入中国,加以和殷似乎连民族也不同,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可是侵略者。然而那时的民众的声音,现在已经没有留存了。孔子和孟子确曾大大的宣传过那王道,但先生们不但是周朝的臣民而已,并且周游历国,有所活动,所以恐怕是为了想做官也难说。说得好看一点,就是因为要“行道”,倘做了官,于行道就较为便当,而要做官,则不如称赞周朝之为便当的。(《王道诗话》)如此看来,“王道”自古以来即为被粉饰过的“霸道”,古今人们对当权者的讴歌赞誉,“武王替天行道”也好,“太祖开朝之功”也罢,仅仅是为了免遭统治者屠戮,而史书文献之真实程度,也值得怀疑了。既然真正意义上的“王道”不存,那么那些极力鼓吹“王道”、“仁政”的君子之伪,自然无需明示。

3 礼让为国,决不抵抗

而已矣。这里的“纪念”是当时的各种“国耻纪念”。“中国是世界上国耻纪念最多的国家”,国弱敌强,不得不使人痛心。然而国人并不十分以之为耻,相反,纪念各式国耻的程序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礼而已矣”;如同家族祭祀遵循“新鬼大,旧鬼小”,对于过去的耻辱,舆论总归逐渐淡漠,而新的国耻,也将经时间流逝而成为过去。即使在今天,先生披露的这一现实仍然屡见不鲜。试看近日发生的真实事件:江西两位小女孩惨死在洗衣机内,究竟是由于洗衣机质量安全无保障还是另有隐情?黑龙江一孕妇杀害扶自己回家的少女,有无受到制裁?广西某警察枪杀米粉店店主,如何处置?沈阳小贩夏俊辉之子画作涉嫌抄袭几米一事怎样收场?甘肃少年杨辉究竟是独立直言的少年还是被人利用的问题学生?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原因何在?……如此种种,纵使发生时如何骇人听闻、甚嚣尘上,然而不消几天,当初惊人的新闻即被更为新鲜的事件取代,舆论随即转向新目标,群众也随之有了新谈资,而以往的“新闻”也就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真相能否水落石出不再有人关心,一切化作尘埃。

不仅如此,鲁迅先生还在深层次上发现了更令人担忧之处:中国又原是“礼让为国”的,既有礼,就必能让,而愈能让,礼也就愈繁了。总之,这一节不说也罢。(《礼》)“礼让为国”的传统,会成为国人甘受压迫、甘经国耻的心理原因;而国人以“礼让”为借口的不抵抗,则必然会招致更多的侵略与压榨,出现更多的“国耻纪念”。如此恶性循环,则国危矣。儒家之“礼”,规范着上到治国、下至为人的方方面面,讲求“礼之用,和为贵”。然而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国人受儒家“礼让贵和”思想影响过深,才会面对着外强入侵,国耻连连,依旧麻木不仁。当权者奉行不抵抗政策,将国土拱手让人;舆论界萎靡麻木,仅知做权势的应声虫;百姓更是淡漠无谓,存于乱世只求温饱……如此久之,“礼”必将亡国!

4 《六经》传之,颂歌唱之

在《文学上的折扣》一文中,鲁迅更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子整理的《六经》: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现在的文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所以必须取消或折扣,这才显出几分真实。文学需打折扣方见真实,古已有之:《颂》诗已知歌功颂德;《春秋》“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尽其能,巧舌如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似乎暗指文学难免沦为为当权者歌功颂德之物。如今的“文人”更是青出于蓝:不仅善于夸大,而且能将“少的增多,无的化有”,甚至能将“有的化无”。于是硝烟四起,写文章含沙射影辱骂者有之,发评论貌似无意举报者有之;军政要人将“枕戈待旦”、“卧薪尝胆”、“尽忠报国”挂在嘴边,却不见行动,更是司空见惯。所谓文学几乎沦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踩着他人搏上位靠文学,于乱世保全自身谋取名利靠文学,掩盖自身怯懦胆小也靠文学……如此种种,表面冠冕堂皇,暗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少数清醒者如鲁迅先生,则只能宽慰自己:既然“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对这些文字游戏早已“惯熟了”,“就决不会上当”——多么可悲的清醒,多么绝决的独立!

由上可见,鲁迅先生虽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却在乱世中炼就一双慧眼,目光锐利似箭,准确地揭开儒家思想的破绽,无情地对当时各界人士的虚伪面目加以讽刺与批判,眼光不可谓不毒辣。先生批判的,不仅仅是孔孟学说中不符合时代的糟粕,更是国人歪解孔孟之道、钻营取巧以谋私利的龌龊行为。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谢丰(199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
从淫祀观念看儒家思想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刘元堂:颜鲁公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在变与不变中理解历史问题*——《儒家思想的选择与传承》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俗语看儒家思想下韩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