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4-06-07 05:53陈建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评量人性化手术室

陈建琴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安化 413500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陈建琴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安化 41350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是进行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也是抢救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场所,而对于患者来讲手术属于外源性的应激反应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患者由于压力较大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常规的护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现代护理模式要求临床护理服务要"以患者文本、以患者为中心",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增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康复的效果[2]。我院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1.44±3.27)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8例,骨科手术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1 -72岁,平均年龄(51.89±3.3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9例,骨科手术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别等基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等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方式:首先手术前护士要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交谈积极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条件的可以带领患者参观手术室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其次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对患者的三查七对,安排患者采取舒适的手术体位,对患者隐私部位进行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手术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表情的变化,轻轻抚触患者手、面部,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第三,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帮助患者清除身上残留血液和消毒剂,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清醒后主动地告诉患者手术结果,叮嘱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此外术后3d内要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对存在手术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和有效地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注: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χ2=8.0413,P=0.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均较护理前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t=4.9001、7.9479,▲P=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7459.23±7.1249.52±4.98★▲53.37±6.7243.01±4.23★▲对照组7459.62±7.2154.01±6.11★53.26±6.7649.65±5.81★

3 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生命、救治患者疾病的重要场所,传统意义手术室护理模式是针对患者在手术台上的护理,仅仅关注在手术中同医师的配合,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不可避免的忽视了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的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服务已经越来越关注如何结合患者在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上达到融合,因此如何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全过程对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已经成为了手术室护理中越来越值得关注的话题[3-4]。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护理服务模式,核心是以患者为本,将传统的机械性护理服务改进为以患者为本、关注患者感情、注重患者感受的护理服务模式,从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让患者身心感受到满意。人性化护理服务不仅将关心与爱护贯穿在围手术期的全过程,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又可以有效地缓解护患之间矛盾。我院在术前通过对患者的访视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加强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感与恐惧感,可以提升患者的安全感,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和临床手术治疗的实施,为手术治疗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6]。手术室护士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护士了解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的负性情绪与心理要求,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张玉兰,刘雅杰,李琛.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23-124.

[2]费小茹,庄薇.人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恢复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22-23.

[3]满晶,李秋洁.自护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863-2867.

[4]魏运芳,黄艳红,罗逸维.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室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87-488.

[5]崔玉婷,崔健,沈云龙,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9):124-125.

[6]刘惠花.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 (17):69-70.

R472

B

1009-6019(2014)09-0004-01

猜你喜欢
评量人性化手术室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