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作用分析

2014-06-07 05:52施洁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密闭式隔膜无菌

施洁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杭州 310006

运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作用分析

施洁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探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使用中心静脉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每5d更换1次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对照组患者每5d更换1次传统的正压接头。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对照组发生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能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

近年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方法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留置时间长、维护方便等优点[1]。然而由于导管接口长期留置使用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并发症日益突出[2],增加了患者疾病治愈难度,因此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采用Q-SyteTM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完成患者输液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中心静脉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6.3+4.4)岁;体重49~87kg,平均(61.3+6.5)kg;置管时间13~29d,平均(24.6±2.3)d。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5.6+5.1)岁;体重51~88kg,平均(60.8+7.2)kg;置管时间14~30d,平均(23.3±1.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比较

1.2 方法

1.2.1 操作技术操作护士均经过专业培训及资格认证,熟练掌握静脉置管穿刺技术及导管操作和维护,严格按照已制定好的流程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无菌操作。

1.2.2 导管维护两组在进行各种静脉治疗前均使用2%氯乙定对输液接头进行严格消毒,并使用无菌方巾包裹固定连接装置,穿刺部位透明敷贴每天更换1次,无菌方巾及输液装置每天更换1次。实验组QSyteTM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每5d更换1次,对照组传统正压接头每5d更换1次。

1.3 观测指标及判定标准[3]对两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CRBSI临床诊断标准为:导管留置患者有菌血或真菌症,有感染的表现且排除其他感染源,至少外周血标本有1次阳性结果,且符合下列至少1条:①导管半定量或定量细菌培养阳性,同时导管内血与外周血细菌培养结果一致;②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定量血培养阳性,且导管内血培养菌落群数至少5倍于外周血;③导管内血至少比外周血提早2h培养出细菌。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CRBSI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18.2%,实验组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导管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如CRBSI有许多外源性因素。操作人员置管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观念不强、封管方法不正确等极易引发患者感染[4],因此正确有效的导管操作及维护十分重要。医师和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加强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导管型号、敷料、和置管部位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血管粗细以及实际的疾病情况,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全体化。患者对PICC知识的了解也影响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持续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减少发生CRBSI危险。重视外源因素对CRBSI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降低CRBSI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对患者使用Q-SyteTM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同时对护理技术、无菌操作等可能引发感染的外源性因素严格控制,结果显示使用分隔膜输液接头后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Q-SyteTM能减少患者由于导管接口长期留置而引起的感染。其主要原因为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有其独特的优势[5]:接头为光滑曲面,清洁消毒时能够更快速更清洁;整个接头完全通透,便于护士观察,冲管更安全;流经通畅且无边缘缝隙,减少了细菌的存留和定植。综上所述,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1]李彩凤,牟春山,张焕,等.分隔膜接头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9):72.

[2]程美芳,刘世平,林春燕,等.197例放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7):1075-1077.

[3]史雯嘉,严鹏.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16-117.

[4]李莉,王亚秋,李淑霞,等.PICC置管患者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外源因素探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02-103.

[5]吴秀红,邬亚萍.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93-94.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33-02

猜你喜欢
密闭式隔膜无菌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几何特征对大型隔膜泵液力端隔膜腔静强度影响研究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锂动力电池卷绕机隔膜纠偏系统设计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用于生产橡胶隔膜的硫化机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