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临床价值

2014-06-07 05:52刘瑾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预防性输液护理人员

刘瑾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急诊科 江苏扬州 225000

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临床价值

刘瑾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急诊科 江苏扬州 225000

目的:对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诊输液患者中选取16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81例,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5.06%同对照组患者的76.54%的相比,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中预防性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其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预防性护理;急诊输液;临床价值

在医院中,急诊为一个具有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病情复杂、就诊时间集中和药品繁杂等特点的部门,因病情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症状,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急诊输液患者中选取162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2例急诊输液患者,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1例,男49例,女32例;平均年龄(31.29±1.18)岁;对照组81例,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龄(31.58±1.51)岁。对162例急诊输液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方法、主治医生等护理人员等,减轻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2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其主要包含输液前预防护理、输液中预防护理和输液后预防护理等内容。(1)输液前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在输液室门口热情主动接待患者,帮助患者清点药物,详细告知患者每日用药量和治疗时间,指引其妥善保管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避免患者随意更换坐位和自行调整滴速等。对于等待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通过亲切和蔼的语言同其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且通过患者眼神和表情等注意其情绪变化,便于及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输液中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采用良好的态度和熟练的技术对患者进行穿刺,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对于没有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道歉,并在获得患者允许的状况下对患者实施2次穿刺。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事项,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输液后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输液后指引其正确按压棉签止血,对于需要再次实施输液的患者,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饮食和康复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等。

1.3 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其中,SAS评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见下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5.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76.54%。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P<0.05,见下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3.讨论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特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显著作用。在急诊输液中,因患者病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急诊输液中具有显著效果,其不仅充分考虑患者临床症状,还在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各个阶段,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采用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稳定其出现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总满意度[2]。综上所述,在急诊输液中预防性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选取的162例急诊输液患者中,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因此,预防性护理措施值得在急诊输液中推广应用。

[1]陆佳南,许莉,戚志英.临床路径和常规路径对急诊输液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02):370.

[2]向妮.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49--51.

R473

B

1009-6019(2014)09-0092-02

猜你喜欢
预防性输液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