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分析

2014-06-07 05:53向金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传染性小儿

向金平

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沅陵 419600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分析

向金平

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沅陵 419600

目的: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阐述,讨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要点,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与病理特征采取有效护理,对比分析患儿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持续护理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情况出现很大改善,例如,患儿的发热例数从护理前的53例减少为25例,淋巴结肿大患儿从护理前的47例减少为15例,眼睑水肿患儿从护理前的12例减少为2例,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正常。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发育成长造成很大影响,日后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应用综合性护理方式,稳定患儿病情的同时,促进患儿更好康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临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机型增生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等等,患儿的病情非常强烈。相对而言,该种疾病并不会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但各种临床症状带来的痛苦,会对患儿的今后成长产生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临床上的治疗方式虽然多,但更重要的在于护理,否则仍然具有一定几率复发。本研究主要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情况如下:男患儿为39例,女患儿为21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1.3岁。为避免误诊发生,所有患儿均经过详细的临床诊断,60例患儿均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与病理特征采取有效护理,对比分析患儿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临床表现。

1.2.1 密切观察病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发病急、恶化快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第一,由专业护理人员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护理设备,时刻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例如,采用吸痰器,避免患儿出现痰多时,咳不出。第二,在患儿的床边安置心电监护仪,护理人员定时记录患儿的血压、呼吸、脉搏等情况,还要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避免患儿在出现病情恶化时,未得到及时抢救。第三,要对患儿的面色、意识等情况进行观察。多数患儿年龄很小,表达方式不完善,倘若病痛强烈,很容易导致患儿休克,此时必须观察患儿的面色,四肢末梢循环等情况,判断患儿的病情。

1.2.2 呼吸道护理

患儿的呼吸道护理,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的重点环节。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护理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呼吸道护理水平:第一,协助患者取半坐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儿咳嗽吐痰;第二,湿化空气,预防分泌物黏稠,每日应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28%---30%;第三,小量多次喂水或饮料,补充水分,保持口咽黏膜湿润,利于痰液咳出[2]。除了上述三点之外,还需加强对患儿的口腔消毒,防止出现感染。一般而言,护理人员可采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治疗,浓度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而定。

1.2.3 发热护理

发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患儿出现发热后,热度较高,不易下降。临床上的发热护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第一,对患儿给予持续物理降温的方式,例如在患儿的头顶以冰敷方式来降热,还可以用温水来擦拭患儿全身。第二,部分患儿的发热情况比较特殊,需采用药物退热,此时要观察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避免药物带来较大副作用。第三,患儿出汗较多时,需及时更换患儿的衣物,尽量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要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防止患儿出现虚脱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通过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持续护理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情况出现很大改善,例如,患儿的发热例数从护理前的53例减少为25例,淋巴结肿大患儿从护理前的47例减少为15例,眼睑水肿患儿从护理前的12例减少为2例,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正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发育成长造成很大影响,日后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应用综合性护理方式,稳定患儿病情的同时,促进患儿更好康复。

表1 患儿护理前后对比[n(%)]

3 讨论

3.1 注意对患儿的饮食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对患儿的病情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认为,除了上述的几项护理措施以外,还要注意对患儿的饮食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与护理期间,其饮食决定了患儿的身体抵抗力。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发热致体内分解代谢增强,热量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故应加强口腔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3];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确保大便通畅[4];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就饮食本身而言,在6个月--10岁之间的儿童,挑食情况比较严重,家属在照顾患儿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学方法来配置食物,否则会影响患儿的康复。

3.2 坚持长期、优质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虽然治疗时间不是很长,但必须坚持长期、优质护理,力求彻底治愈患儿,而不是一味的暂时治疗。经过长期大量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第一,加强输液护理。患儿对药物的敏感度较强,护理人员需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决定输液速度、输液数量等等。第二,即便是康复出院,家属也要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出现。家属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为患儿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成长环境。例如,患儿的生活环境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屋内的适宜温度应保持在20℃--23℃之间,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综上所述,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工作,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护理体系,健全各种护理措施,为患儿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更大的帮助。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工作会有更大进步,实现医疗水平的更大提升。

[1]胡小林,汪欣.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5:101-102.

[2]余东宁.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9:143-144.

[3]肖小鹏.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3:78.

[4]饶友花.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23:99-100.

R473.72

B

1009-6019(2014)09-0100-01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传染性小儿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85-3p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