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6-07 05:52沙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整体心理评分

沙赛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沙赛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目的:分析研究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干预护理后的不同时间点的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整体护理方法;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大于60岁患者,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出现的表现为抑郁为主的精神疾病,不仅表现为情绪恶化,且合并不同类型的躯体不适,会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随着当前患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中也开始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被广泛推广到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中,分析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我院从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男43例,女30例,年龄为(50-80)岁,平均年龄为(65±1.1)岁,平均病史为(11.5±2.4)个月。73例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43例,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分析研究。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采用舍曲林、帕罗西汀、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用药剂量以及方法均按照用药包装说明书使用,均给予患者为期2个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具体措施为:

1.2.1 心理护理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心理更为脆弱,在病发后并不承认自己的病情,拒绝接受治疗。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这种情况,应给予老年患者心理支持,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正确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还应明确抑郁发生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技术了解患者当前治疗情况,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异常,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生活护理

每天定期清洁患者病房,保证患者处于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中。同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巡查值班体制,并对一些病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重点监护,防止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重点管理病房内危险物品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由专人陪护,并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上级部门。饮食方面,在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营养基础上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若不能正常禁食患者需要喂食;若患者有拒食行为,需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若无效可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尽量避免从事刺激性运动。治疗两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治疗2w、4w、6w、8w等评抑郁量表评分情况。

1.3 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后与入院时抑郁评分下降多于75%以上;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抑郁评分下降25%-75%;无效:给予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下降低于2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0.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30例痊愈7例,显著改善9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观察组43例痊愈25例,显著改善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抑郁程度评分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抑郁评分情况,具体见表一:

表一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抑郁评分情况(±s)

表一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抑郁评分情况(±s)

?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干预后观察组2w末、4w末、6w末、8w末的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我国逐渐呈现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老龄化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加上年轻人因承担较大的社会以及家庭责任,压力增加,缺乏与老年人的沟通,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心理状况逐渐衰老,同时可能因受到丧偶、退休、经济来源等方面的影响,极易出现悲观抑郁等心理情况,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1]。且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患者。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生命质量,临床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关怀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护理模式,仅是按照常规的模式进行,并未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作用[2]。本次研究中,分析老年抑郁症采用整体护理实施效果。首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引导,将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不良心理情绪消除在萌芽状态。生活护理方面,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可有效防止意外发生,并尊重患者的选择权,有利于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同时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抑郁评分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1]邱和平.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 (20):2659-2660.

[2]金晓方.老年抑郁症65例临床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6):569-570.

[3]费婕,王晓敏.老年抑郁症62例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02-103.

R473.74

B

1009-6019(2014)09-0104-01

猜你喜欢
整体心理评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感受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