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2014-06-07 05:53谢云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网膜腹壁腹腔

谢云江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谢云江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目的:探讨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常规CT和增强CT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案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准确率为54.76%,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83.33%,增强CT诊断率明显高于普通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定位准确,诊断高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增强CT;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价值

恶性肿瘤发展到中末期常发生转移,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危及患者生命。因而,为了更好地治疗恶性肿瘤及其转移,及早对病情做出诊断尤为重要[1]。CT是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其诊断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2]。故本研究对象我院2013年月2月至2014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2例这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及增强CT进行诊断,以为今后恶性肿瘤转移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年月2月至2014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明确诊断为腹部肿瘤且已出现腹腔转移;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18岁,>70岁;合并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ECOG评分>2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9.05±6.73)岁;胃癌16例,结肠癌9例,卵巢癌11例,胆囊癌10例。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60.11± 5.69)岁;胃癌15例,结肠癌8例,卵巢癌9例,胆囊癌11例,胰腺癌3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

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 16排CT扫描机,扫描参数:电压120KV,350mA,螺距:1:1,层厚:0.75mm。造影剂为碘海醇。

1.2.2 检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CT机检测,首先配置造影液,控制其碘含量为每毫升3mg,检测前1h给予患者口服1000ml造影液,检测前10min再给予患者口服500ml造影液,随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平躺,进行CT扫描,合理调整扫描层厚至10mm、螺距控制为1.0,其余设置按标准要求进行,对需确定腹腔组织粘连的患者,可以给予更换俯卧或侧卧位再行扫描;观察组患者行增强CT检测,基本扫描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但需静脉团注造影剂,以3.0ml/s的速度持续注入[3]。图像分别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以其相同意见为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42例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8例,网膜种植转移6例,肝转移7例,腹壁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54.76%;观察组42例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14例,网膜种植转移11例,肝转移6例,腹壁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3.33%,增强CT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普通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的转移部位结果检测

3 讨论

恶性肿瘤易发生腹腔转移,但由于腹腔结构复杂,早期腹腔转移灶及特殊类型转移密度差异并不显著,且转移病灶均较小、因而普通CT在准确评估肿瘤腹腔转移方面的能力有限,故研究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42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中,腹腔淋巴结转移17例,网膜种植转移13例,肝转移6例,腹壁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2例,但经普通CT检查后,腹腔淋巴结转移8例,网膜种植转移6例,肝转移7例,腹壁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54.76%;而观察组42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中,腹腔淋巴结转移19例,网膜种植转移11例,肝转移7例,腹壁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1例,但经普通CT检查后,腹腔淋巴结转移14例,网膜种植转移11例,肝转移6例,腹壁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3.33%;说明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优于普通CT。综上所述,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定位准确,诊断高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王晓燕,张祥松,陈志丰,等.18F-FDGPET/CT及增强CT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0,30: 15-18.

[2]叶晓青,陈健,谭旭艳.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19):88-89.

[3]刘洪东.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4,(10):185-187.

[4]胡鹏程,石洪成,顾宇参,等.18F-FDGPET/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对比研究[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3):228-229.

R445.4

B

1009-6019(2014)09-0168-02

猜你喜欢
网膜腹壁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