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例阻塞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4-06-07 05:53饶建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阻塞性

饶建亚

湖南省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桑植 427100

121例阻塞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饶建亚

湖南省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桑植 427100

目的:主要对121例阻塞性肺炎的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21例阻塞性肺炎患者并针对其病因和典型症状行合理对症治疗,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如周围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痰细菌培养等,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阻塞性肺炎患者治疗好转后,其各项指标如血沉、周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均发生明显降低(P<0.05),细菌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性的治疗阻塞性肺炎,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抗感染、改善化痰、排痰状况以畅通气道、营养补充和免疫支持以提升患者免疫力等对症处理可有效控制缓解阻塞性肺炎相关症状,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阻塞性肺炎;C-反应蛋白;痰液培养;白细胞

阻塞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由于气道阻塞所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有功能性以及器质性病变[1]。其中功能性病变引起阻塞性肺炎主要是由于支气管或者气道平滑肌痉挛使痰液栓塞导致气道阻塞造成的;器质性病变引起阻塞性肺炎主要源于支气管肺肿瘤等压迫气道以及肺组织。两者的发病机制均为气道阻塞,分泌物引流不畅,但器质性阻塞性的肺炎更为严重[2]。本文选择121例阻塞性肺炎患者研究其阻塞类型与发病机理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1例阻塞性肺炎患者,男81例,女40例,年龄46~75岁,平均59.89岁。

1.2 方法

①所有患者均通过拍胸部平片,进行胸部CT扫描,进行分类。

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周围血白细计数(BRT)的测定,如表1所示。

③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前后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④对症处理

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0加入100 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2次/d,一个疗程7d,若出现慢性迁延,则疗程变为14d;咳嗽咯痰时,需采用对症治疗,如镇咳化痰等;若患者进食差时,可使用250~500 mL的30%的脂肪乳剂注射液以及同样剂量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2次;其他对症处理:维生素C的补充或者酸碱平衡的调节等。

1.3 治疗疗效判别标准

治愈:呼吸道的气喘、咳嗽等症状消失,无肺部干湿性啰音等;BRT、ESR及CRP等检查正常;X线胸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

好转:气喘、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得到控制;肺部湿性啰音基本消失;BRT、ESR及CRP等检查基本正常,病灶基本吸收。

无效:症状依然存在,可能减轻;存在肺部湿性啰音;BRT、ESR及CRP等检查依然异常;病灶无明显吸收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各参数表示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数据比较通过t检验进行,其中P <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1 例阻塞性影像显示结果

①60例肺肿块影像

影像显示左上叶、右上叶、左下叶、右中叶、右下叶阻塞性患者分别为13例、15例、11例、13例、8例。其中,肺结核20例、肺炎24例、肺恶性肿瘤16例。

②40例肺炎影像

影像显示左上叶、右上叶、左下叶、右中叶、右下叶阻塞性患者分别为8例、7例、7例、8例、10例。其中,肺结核13例、肺炎22例、肺恶性肿瘤5例。

③21例胸腔积液影像

左、右侧胸腔积液者分别为10例和11例,其中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者分别为14例和7例。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

阻塞性肺炎患者治疗结束后,其各项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细粒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SR、CRP比治疗前极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

2.4 抗感染情况

如表2所示,治疗结束后,121例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情况,101例患者细菌被清除,其细菌清除率为83.47%;细菌未被清除的患者有20例,占16.53%。

表2 患者的细菌清除情况(n)

2.5 毒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有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注射治疗中,少数患者表现出恶心及腹胀等不良反应,但该不良症状可自行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肺部感染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加,特别是阻塞性肺炎[3]。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阻塞性肺炎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它是由于支气管堵塞,分泌不通造成感染。由于其病因的不同,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所选121例阻塞性肺炎影像显示肺肿块60例,肺炎40例,胸腔积液21例,其中以肺肿块和肺炎占据多数,约82.64%。其病因研究显示两上肺阻塞以肺结核为主,两下肺阻塞以肺炎为主,右中叶肺阻塞以结核或恶性肿瘤为常见,左右侧胸腔积液以结核较为常见。影像学诊断能够有效地避免阻塞性肺炎的漏诊,但在临床上除了医学检查之外,还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以便于使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理学确诊。

本文主要研究了121例阻塞性肺炎采用头孢哌酮加舒巴坦进行的抗感染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01例患者的细菌被清除,清除率达到83.47%。另外,针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测定发现,治疗后周围血细胞、ESR、CRP等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治疗阻塞性肺炎的效果较好,而调查研究也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同时,对于治疗阻塞性肺炎的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但是有20例细菌未被清除的患者,未被清除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聚团肠杆菌5例,大肠杆菌属类4例以及克雷白氏杆菌5例。其未能有效清除可能与细菌对所选用药物产生的耐药性作用和结核导致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情况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针对耐药性,可根据清除率低的细菌种属选用抗药性较低的抗生素类型,同时通过联用广谱抗生素的方法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总之,通过在施用头孢哌酮加舒巴坦的基础上辅以氨基糖苷搭配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广谱抗感染类的药物联合作用可增强清除病原的效果[4]。调查研究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对于治疗阻塞性肺炎的效果较好,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聂宜华,郝建,朱有志.254例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74-1375.

[2]江海兵,徐大林,汪志忠,等.阻塞性肺炎50例病因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8):1193-1194.

[3]王晓辉.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577-578.

[4]尹惠敏,李丹,朱晨,等.肺腺癌发生阻塞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3):304-305.

R563.1+9

B

1009-6019(2014)09-0219-01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阻塞性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