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研究

2014-06-07 05:53郭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喜炎利巴韦口病

郭妍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儿科 江苏南京 211102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研究

郭妍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儿科 江苏南京 211102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儿科门诊共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历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其中43例为接受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另43例为单独使用喜炎平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进行5小时持续治疗,结束后对患儿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临床症状如发热、皮疹等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3%,远超出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72.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

喜炎平;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安全性

由于机体感染手足口病毒而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通常被称为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手足皮肤、臀部以及咽部出现疱疹。其发病年龄呈现多元化,但5岁以下儿童较多见,特别是2岁以内幼儿发病率最高。春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期[1]。目前小儿手足口病首要以西药对症处理为主,并未发现特效药。因此,寻找到合理、高效、安全的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十分关键。本文研究主要使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近一年来儿科门诊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其中年龄在1周岁~9周岁的86例经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3 1.3岁。该86例患儿中男患儿50例,女患儿36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表现程度不一,例如发热、出疱疹、溃疡等。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上并未显现显著差异,两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统一隔离治疗护理。观察组患儿利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结合用药。其中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9),按10mg/kg喜炎平注射液,于200ml葡萄糖溶液中稀释,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30滴/min,1次/d;利巴韦林注射液(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256)每日10mg/kg,与5%葡萄糖溶液200ml融合,后给与静脉滴注,速度约为每分钟30滴,每日一次。对照组患者只单用喜炎平治疗,两组治疗时间统一为5小时。

1.3 观察指标

严密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据相关权威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级,显效:患儿发热症状很快消失,并且在4个小时内全部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发热状况得到稳定,并且其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患儿发热持续,临床症状基本得不到控制,甚至有恶化的现象[2]。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统一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用率和均数平均数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技术资料并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若检验结果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体治疗有效率

经过5个小时的治疗,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都有多好转,且发热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经软件计算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2.1%。详细资料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表(n=43,例)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其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以及治愈时间进行详细记录。经T检验比较,两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照比(n=43,例;时间:h)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各项身体常规检查,未发现有异常情况,且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未发现患儿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

穿心莲内酯作为喜炎平的主要成分,对于大部分病毒具有杀灭作用。喜炎平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淋巴细胞的密度有效增加,促进免疫球蛋白有效合成,从而使患儿的免疫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喜炎平还可以有效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机体感染后的应激性。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病毒活性。利巴韦林进入机体后在受感染的细胞中发生磷酸化,该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对病毒合成酶有抑制作用,减少了机体内病毒合成及传播范围。并且利巴韦林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非常高,适合作为小儿用药[3]。

本文研究主要将利巴韦林与喜炎平联合用药,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该种用药方式比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有效率超出很多。观察组总体有效率高达95.3%,远超出对照组有效率(72.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上诉可得,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1]巨爱萍.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9):180-182.

[2]方岚峰,何永红,司徒淑贤.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3):112-113.

[3]魏萍.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2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4):334-335.

R541.6+1

B

1009-6019(2014)09-0245-02

猜你喜欢
喜炎利巴韦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