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分析

2014-06-07 05:52李凯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羊膜胎盘瘢痕

李凯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山西临汾 041000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分析

李凯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山西临汾 04100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近6年来我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84例,均有一次剖宫产史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病史。她们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A组采用米非司酮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引产;B组采用采取卡孕栓阴道后穹窿放置的方法进行引产。观察A、B两组孕妇的宫缩发生时间、宫缩规律时间、分娩时间以及出血量、子宫破裂等发生的过程情况。结果:两种引产的方法在成功率、清宫率以及出血量、子宫破裂等情况的差异较小,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宫缩时间、用药后至宫缩规律时间、分娩的时间都明显比A组短,但胎盘滞留率要高于A组,A组胎盘胎膜的残留率方面要高于B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两种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在操作方面,向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的引产方法更加简便,应作为先考虑选择的方法。

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采取剖宫引产的方法,剖宫产率不断上升,这一现象造成瘢痕子宫在此妊娠的病况增多,瘢痕子宫中期要求停止妊娠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找到安全有效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避免母体受到二次伤害,成为产科医师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现在学术界在产科方面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来我院进行瘢痕子宫中期不同引产方法的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与引产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最近6年来共收治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停止妊娠进行引产的患者共有84例,根据用药和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米非司酮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引产,共42例,患者年龄在22~44岁,孕周为13~28周,孕周小于20周的9例,占22.0%,距离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至19年不等,小于2年的7例,占17.1%。B组采用米非司酮和卡孕栓阴道后穹窿放置的方法进行引产,共43例,年龄21~42岁,孕周为12~26周,孕周小于20周的33例,占76.7%,距离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至14年不等,小于2年的,13例,占30.2%。引产手术前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情况,引产前检查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或严重的遗传病,以便对不宜妊娠者及时终止手术。

1.2 引产方法

A、B两组在术前都要采用空腹温开水送服的方法口服米非司酮200mg。A组41例,采取向羊膜腔内单次注射利凡诺卡进行引产,注射剂量为100mg。B组41例,采取的是孕栓阴道后穹窿放置的引产方法,可根据患者宫缩强度和出血情况适量增加放置次数,每次放置0.5~1.0mg的剂量便可,每次放置的间隔时间以2h为宜[1]。

1.3 观察指标

宫缩开始的时间、宫缩回复规律的时间、分娩时间、胎盘胎膜的残留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子宫破裂情况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种引产方法的引产效果判定的标准分为以下四种:

1.4.1 完全流产

胎儿包括胎盘胎膜在内完全流出,无需进行清宫手术,阴道出血情况自然停止。

1.4.2 不完全流产

胎儿完全流出,但胎盘胎膜滞留或部分残留在母体体内,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较长,必须进行清宫手术。完全流产和不完全流产都属于引产成功。

1.4.3 引产失败

最后一次应用卡孕栓超过24h,或者向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超过72小时,体内胎儿以及胎盘还没有被流出,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停止妊娠,被视为引产失败。

1.4.4 引产出血

以上两种引产方式在进行引产时,如果出血量大于300ml,则被称为引产出血。

1.5 统计学分析

对两种不同引产方法的观察指标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指标,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A、B两组孕妇在年龄、怀孕次数、引产次数,距离上次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临床经过

A组42例患者中,用药时间至宫缩开始时间最短的为10h,最长的为18h,B组42例患者中最短的为10min,最长为6h。A、B两组在用药至宫缩规律时间、分娩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经过比较

2.3 引产效果

B组对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成功率为93.0%,其中引产失败的3例改用A组向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的引产方法获得引产成功,A、B两组患者术后都需要进行清宫,A、B两组在引产成功率、清宫率的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盘滞留率要低于B组,但胎盘胎膜的残留率却高于B组,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产结果比较(n)

2.4 引产并发症

A组出现引产出血2例,软产道裂伤4例,其中有1例患者引产出血量巨大,进入休克状态,血管内出现凝血现象,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顺利。B组出现引产出血2例,子宫破裂1例。子宫破裂患者年龄28岁,怀孕4次,引产2次,怀孕22周,曾做过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引产手术,入院检查时各项指标都显示正常,实行卡孕栓引产时,子宫收缩不规律,患者产生腹痛,诊断出子宫破裂,进行缝合手术顺利。A、B两组都没有出现感染性症状,两组引产并发症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卡孕栓能够引产的机制是引起子宫收缩和子宫内膜脱落,对人的妊娠子宫产生巨大兴奋作用,使子宫产生强烈收缩,同时使宫颈间的胶原分解酶活性增加,使宫颈软化而松弛变短,胎盘在这种情况下收到破坏,使胎儿缺氧,最终使引产和流产成功;而利凡诺属于吖啶类衍生物,主要是考破坏蜕膜细胞使它们释放前列腺素而诱发分娩,从而达到引产和流产的目的,不会使宫颈造成软化松弛[2]。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的关键是要看宫缩强度、宫颈软化程度和宫口扩张程度等。口服米非司酮可以使宫颈对前列列腺素的反应更加敏感,从而软化宫颈、促进宫缩,有效的缩短了引产的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在引产时,结合口服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引产的成功虑和安全性[3]。本文通过对84例中期妊娠患者引产的分析,两者在引产手术前均口服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A组引产的成功率为100.0%,B组引产的成功率为93.0%,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种引产方式都是有效的。但是采用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略高于采用卡孕栓,因此采用米非司酮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的方法进行引产应作为首选。

[1]刘长新.依沙吖啶羊膜腔内穿刺用于瘢痕子宫妊娠17~27周引产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11.09(05):74-75

[2]张莹.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J].中国校医.2010.13(06):89-90

[3]李立平,韩利军,张建玲.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05(08):112-113

R719.3

B

1009-6019(2014)09-0295-02

猜你喜欢
羊膜胎盘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