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制动鼓摩擦磨损性能

2014-06-07 10:03元亚莎王文焱袁留伟谢敬佩许开辉
关键词:灰铸铁高碳耐磨性

元亚莎,王文焱,袁留伟,谢敬佩,许开辉

(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

高碳制动鼓摩擦磨损性能

元亚莎1,王文焱1,袁留伟2,谢敬佩1,许开辉1

(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3)

针对铸铁材料在汽车制动鼓应用中出现的失效情况,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不同的摩擦磨损参数条件下HT250和高碳灰铁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结合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关系以及其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碳当量的灰铸铁和HT250在石墨形态上相似,石墨均为A级,长条状;抗拉强度分别为220 MPa和273 MPa。通过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摩擦磨损条件下,高碳灰铁的耐磨性优于HT250。

制动鼓;高碳;磨损;耐磨性

0 引言

制动鼓就是鼓式刹车系统的一部分,刹车时,活塞对两对半月型的刹车蹄片施加压力,使其贴紧鼓室内壁,从而产生摩擦来停止车轮的旋转[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2],道路大都是根据自然地理条件修筑,且很多道路修筑在崇山峻岭之中[3]。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其中坡道占相当大比例[4-7]。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车辆制动系统摩擦磨损性能降低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目前,制造制动鼓的材料主要是普通的灰铸铁,但随着汽车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普通灰铁材质制动鼓的耐磨性能逐渐不能满足要求[8-10]。采用高碳当量灰铸铁维持铸铁的铸造性能的同时,又设法提高高碳当量灰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是当前灰铸铁研究及生产领域的一个较活跃课题,高碳当量灰铸铁是指碳当量在共晶点附近的灰铸铁,高碳当量灰铸铁使这类灰铸铁拥有更好的铸造工艺性能,但通常也降低了他的强度。本文就是从基本力学性能出发,研究高碳当量灰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是在某铸造厂生产的制动鼓上直接切取铸铁试样。试样的化学成分通过直读光谱仪分析记录。本文选取的铸铁试样有两种,分别是高碳灰铁和HT250。它们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通过钼丝切割机将两种材料各切3根相同的拉伸试样(标准试样),在SHIMADZU(岛津)AG-I250KN精密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上对调质后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率为1 mm/s;其次,通过对制动鼓实际工况的考察和模拟计算,对磨材质为GCr15;半径为80 mm,洛氏硬度在60HRC以上,设定试验参数,对两种材质的铸铁销试样分组后在型号为MMS-1G高温高速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做摩擦磨损试验(试样从试块中取出,加工成销(标准试样))。试验取定线速为20 m/s,改变加载载荷与加载时间,参数分别为:100 N,600 s;100 N,900 s;100 N,1 200 s;150 N,600 s。分别将拉伸后、摩擦磨损后的试样在超声波发生器中用酒精清洗,烘干,通过SM-5610LV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拉伸断口形貌和摩擦磨损形貌。

表1 制动鼓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两种铸铁材料的石墨形态

图1是两种铸铁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放大100倍的显微组织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HT250石墨为均匀分布的A型石墨(见图1a),石墨长度约为0.10~0.25 mm,按石墨数量评定为6级;高碳灰铁的显微组织图与HT250的大致相同,石墨为均匀分布的A型石墨,但石墨片较HT250更细化,片更长且尖(见图1b)。

图1 两种铸铁的石墨形态图

2.2 两种铸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由试验得出HT250、高碳灰铁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73 MPa、220 MPa,延伸率分别为3.0%、1.7%。与HT250相比,高碳灰铁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稍有降低。对灰铸铁而言,高碳灰铁的抗拉强度低于HT250。分析其原因,结合图1各铸铁的石墨形态可知:灰铸铁的石墨形态为片状,对基体割裂作用较其他形状石墨大,与HT250相比,高碳灰铁的石墨片更细长,对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大,所以其抗拉强度低于HT250。

图2是两种铸铁材料在SEM下放大200倍的拉伸断口形貌图。从图2可以看出:两种材料的宏观断口表面呈脆性断裂,高碳灰铁与HT250断口颜色相似,呈暗灰色。HT250的显微断口形貌表现出明显的脆性解理特征,解理面有在珠光体内的穿晶解理,也有沿着条状石墨表面的解理。由于有少量铁素体存在,还可以看到一些因塑性变形产生的撕裂棱(见图2a);高碳灰铁的断裂也是脆性断裂,中间稍有氧化(中间白色部分),其断口形貌和HT250的类似,断口中有河流花样(见图2b)。

图2 两种铸铁的拉伸断口形貌图

2.3 两种铸铁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材料磨损质量是材料抵抗磨损的一个性能指标,是用试样质量的减少量来衡量其耐磨性的优劣[11]。显然,磨损质量值越小,材料耐磨性越好。

表2是试验材料在固定转速20 m/s、加载载荷100 N条件下,分别经600 s、900 s、1 200 s不同磨损时间后的磨损质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碳灰铁的磨损量小于HT250。

表3是试验材料在固定转速20 m/s条件下,分别经100 N、150 N不同加载载荷磨损600 s后的磨损质量。高碳灰铁的磨损量小于HT250。

表2 两种铸铁在20 m/s,100 N不同磨损时间条件下损失质量 g

表3 两种铸铁在20 m/s,600 s不同加载载荷条件下损失质量 g

由表2和表3可知:与HT250相比,高碳灰铁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结合抗拉强度值得出:高碳灰铁通过稍微牺牲其抗拉强度以提高其耐磨性。

图3~图6反映了两种铸铁材料在不同的摩擦磨损参数下,在SEM下放大500倍观察到的磨损形貌,磨损机理基本上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当加载载荷为100 N,磨损转速为20 m/s,改变加载时间,分别为600 s、900 s、1 200 s,就得到图3、图4和图5所表现的磨损形貌。在加载600 s后,从图3可以看出:HT250表面磨损较严重,磨损量较大,摩擦表面有大块的剥落和碎裂,也有些微小的划痕;高碳灰铁的摩擦表面有少量大块的剥落和碎裂,有磨损台阶,但其磨损程度比HT250要轻。当加载到900 s后,从图4可看出:HT250和高碳灰铁摩损表面都是大块的剥落和碎裂,摩损表面都相对平整些,且高碳灰铁有划痕,HT250有少量氧化现象(图4中呈白色的部分)。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表面磨损愈加严重,剥落更加明显,但相比普通灰铸铁,高碳灰铁磨损表面相对平整,磨损程度相对较轻。

图3 两种铸铁在20 m/s,100 N,600 s下的磨损形貌

图4 两种铸铁在20 m/s,100 N,900 s下的磨损形貌

图5 两种铸铁在20 m/s,100 N,1 200 s下的磨损形貌

当保持加载时间(600 s)和摩擦速度(20 m/s)不变时,分别加载100 N、150 N时,就得到图3和图6所表现的磨损形貌。在图6中,当载荷为150 N时,HT250摩擦磨损较为严重,高碳灰铁表面趋于平整,但有少量犁沟。在灰铸铁中,高碳灰铁的耐磨性高于HT250。

图6 两种铸铁在20 m/s,150 N,600 s下的磨损形貌

从图3~图6可知:在不同的摩擦磨损参数下,与HT250相比,高碳当量的灰铸铁耐磨性提高了。结合图1和对应的抗拉强度值可知高碳灰铁以稍牺牲其强度来提高其耐磨性。

3 结论

(1)高碳当量的灰铸铁和HT250在石墨形态上相似,石墨均为A级,长条状;抗拉强度分别为220 MPa、273 MPa,由于高碳灰铁的石墨片更细长,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增大,使得强度降低。

(2)由于高碳灰铁以稍牺牲其强度来提高其耐磨性,使得在不同的摩擦磨损条件下,高碳灰铁的耐磨性优于HT250。

[1] 朱育权,马保吉,杜亚勤.制动盘(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1,21(1):16-18.

[2] 张平二.金属材料的高温强度理论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3-29.

[3] 顾永田,惠鹏,郭鸿瑞,等.长大下坡持续制动温升试验研究[J].北京汽车,2008,12(1):3-5.

[4] 杨宜科.金属高温强度厦试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9-42.

[5]Jancirani J,Chandrasekaran S,Tamilporai P.Design and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Automotive Disc Brakes[J].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ASME Summer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2003,3(6):827-834.

[6] 李莉,陈永泰,张方.重型载重车辆灰铸铁材质制动鼓失效分析[J].铸造,2012,61(5):539-542.

[7] 惠鹏,顾永田,颜克亮.载重货车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档位选择研究[J].北京汽车,2008,13(4):9-10.

[8] 赵悟,杜木伟,刘晨敏,等.自助风冷型制动鼓制动性能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2013(3):25-28.

[9] 徐晓峰,杨晓倩,杨正海.石墨含量对铜/石墨材料高速载流摩擦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5):1-4.

[10] 鲁道夫.汽车制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4-6.

[11] 李秀青,宋延沛.奥氏体化温度对高铬复合轧辊磨损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8-10.

TG156.1

A

1672-6871(2014)06-0001-04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基金项目(6020091020132-1)

元亚莎(1991-),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生;王文焱(1963-),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分析.

2014-04-15

猜你喜欢
灰铸铁高碳耐磨性
提髙金刚石圆盘锯基体耐磨性和防振性的制作工艺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La2O3含量对气压烧结Si3N4陶瓷耐磨性的影响
◆ 散热器
如何消除灰铸铁缸体麻点缺陷
高氮型高强度灰铸铁的铣削试验
散热器
一种耐磨性膨胀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