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4-06-11 09:19周小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利用笔者

周小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电子白板是汇集了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的产品,它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计算机整合在一起,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教学工具。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下面结合《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课,谈谈电子白板对教学的作用。

● 合理运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和容量

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的嵌入播放视频功能播放了一段从网络下载的有关图形的视频,视频材料集丰富的图、文、声、像等多重信息于一体,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都处于兴奋状态,不但打破时空界限,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思考,同时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当然,其他的软件以及电子白板本身也带有插入链接网站功能,可直接上网播放,但是上课过程中网络连接稳定度不能保证,并且网络上充斥着广告等无关信息,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电子白板的嵌入式视频播放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需要的视频下载好,根据授课的需要进行剪辑,摒除不需要的广告和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和广告的影响,既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逐步深入提高参与度

利用电子白板的数学功能,对相关的课堂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笔者在本课通过认一认、连一连、摸一摸三个情境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认一认的环节,笔者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并继续带着好奇心去探究。使用电子白板的隐藏文字功能,突出显示器、连接器和手写识别等功能,认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以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连一连的环节,要求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和与其相似的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学生都跃跃欲试、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电子白板的连接器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摸一摸环节中,笔者在不透明的纸箱里放置多种几何体,请学生摸一摸,并向同伴描述它的特征,让同伴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几何体,并把它画出来。学生在听同伴描述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有个学生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几何体只有两个面”,他的同伴迅速在电子白板上利用数学作图工具及椭圆形状画出了一个圆锥。在整个摸一摸环节中,学生人人参与,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各种几何体的特征,也学会了这些几何体的画法。

● 师生操作实现互动,相互交流提供探索空间

电子白板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轻松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练习题:

(1)画一画:下面是某个几何体的一个外表面,猜一猜它是什么几何体,并把它补全。

练习(1)一共分3组,第一组给了几个不同形状及不同摆放方式的四边形,学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连接器中的线段并选择合适的虚线或实线把它补成各种棱柱或四棱锥;第二组给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学生同样可以利用线段把它补成各种棱锥或三棱柱;第三组给出了几个圆,学生使用形状中的椭圆可以把它补成圆锥或圆柱。更重要的是对题目中给出的同一个图形,学生可以通过改变线条的颜色把它补成不一样的几何体,利用电子白板的数学作图功能,比之前仅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更显快捷。

(2)切一切:将正方体切去一个角,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几何体,它们各有多少个面、棱、顶点?

学生利用笔和合适的颜色把想切去的部分隐藏起来,并用数学工具中的三角尺画出新的几何体。教师配合使用聚光灯、显露器、隐藏、照相及保存功能,人机、人际互动显著提高。这些精彩的视觉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 教学设备兼容并蓄,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电子白板能够与多种教学硬、软件兼容,也支持各种Windows应用程序,可随时调用任意计算机文件。另外,电子白板自带的资源库内容丰富,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个性化的资源库。

在动一动环节中,笔者通过链接事先做好的几何画板素材,向学生展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以及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过程,学生动态地体验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 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应该富有弹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进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顺应学生精彩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为关心的应该是学生对本堂课所授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而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教师能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例如,几何体的分类标准是人为设置的,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因此,在分一分的环节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活动:把下面几何体分分类(有多种柱体、椎体、球体)。设计时给了三个圆框,圆框内分别写上柱体、锥体、球体,学生可以把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在电子白板上利用拖拽功能将其直接拖拽到相应的框里,同时,笔者另外画了一些圆框,圆框里没有文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写上文字,再把符合条件的几何体直接拖拽到相应的框里。这样,在学生不断地拖拽中,笔者就能清楚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

● 开拓思维实现创新,强化感知促进知识内化

在课外拓展环节,笔者设计了搭一搭的活动:用一根火柴棒作为三角形的一边,用六根同样长度的火柴棒最多可搭多少个三角形?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电子白板的拉动、旋转、平移等功能,将线段变成几何体,顺利建立了形象思维,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电子白板能及时捕捉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清晰地记录、保存课堂活动和板书,因此,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逐一呈现出来,强化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促进知识内化。

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对调动学生参与性,提高课堂效率等的确有优势。但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电子白板的利用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从数学教学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利用笔者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别走……
画与理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神奇的“豆腐”
新标准出炉,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走向反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