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研究

2014-06-11 09:19赵静张霞王文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利用

赵静+张霞+王文举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因此,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功能利用不充分,数字化教学资源浪费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多媒体动态演示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的运用少之又少。例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用多媒体来播放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这样的做法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这与传统教学使用的黑板相比,在教学效率上也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

2.教师技术水平不高,设备利用效果不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多媒体只是盲目使用,注重表面热闹,忽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如何使用多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有简单的文字、习题加图片,是典型的“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的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计算机,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充当了几块“小黑板”的作用。

3.看重程序化课件设计,脱离学生思考进度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有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过分追求了声、色、文字等外在表现,将课堂变成了“电子板书”课堂,没有发挥多媒体的特性。第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重视了教学的程序化设计,课堂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跨度大,学生思维跟不上,课堂教学较难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控制节奏。

4.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目前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多重视教师如何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如何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较为欠缺。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人机交互下的问题是练习较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机器的交流少、交互性差,双向性及多向性交流甚至没有。

●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措施

1.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例如,在教学小学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借助Flash来动态及清晰地表现剪、折、拼等动作,让学生有形象的感知,之后再师生共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就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了完美统一,让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2.利用多媒体,丰富表象知识,形成抽象思维

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地演示,通过诱导、点拔,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形成抽象思维。例如,要求把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本题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多学生在解答时颇感棘手。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利用屏幕进行“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能使学生顺利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抽象的概念。

3.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素材,及时反馈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可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的内容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教师可在讲解完“角的认识”的新知进行反馈练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各种图形,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再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学生根据观察,也能迅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优化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练习巩固中,运用多媒体,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同时,教师可预先在计算机中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的题目、题型进行练习,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5.利用多媒体,联系实际,发展创新思维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数学材料脱离生活实际。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学习的材料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例如,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从网络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 结语

基于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就是要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能够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永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2]林国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0(02).

[3]王芳.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微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9).

[4]朱志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09(10).

[5]王桂艳.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利用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画与理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