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激发学生“正能量”

2014-06-11 09:22辛跃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字体设置错误

辛跃武

● 打破思维惯性,倡导学生“出错”

在教学中,对于错误,许多教师只看见了它消极的一面,总是一味地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对答如流”、“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效果,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总希望全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理解与标准答案一致。然而这却在无形中挫伤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积极性。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课堂呼吁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而真正的探究必然伴随着大量错误的生成。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出错”呢?

例如,在教学《复制与粘贴》一课时,我以“某个同学过生日”为情境展开,首先给来参加生日聚会的6位同学分发小蛋糕,请学生做一回“小小服务员”,为小朋友分配蛋糕,来学习用“选定”工具移动图形的操作,对于“选定”工具的使用,学生可以说是很熟悉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将食物分配到小朋友桌前,可是,最后却得到两种结果,有的学生成功将食物分配到小朋友桌前的盘子里,而有的学生则发现,食物移动到桌子上以后,盘子不见了。面对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我没有简单指正批评,而是让学生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发现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在“移动”操作的步骤中,忘记了第二步操作“应用透明背景”,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应用透明背景”这个操作的印象,后面的操作,凡是“应用透明背景”的操作几乎没有出过错。

● 创新途径,引导学生“识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来,让学生发现错误,提出纠正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记得牢。

例如,在教学《文字的编辑与排版》中的“设置字体”这一内容时,我故意不选择要修改字体的字而直接去设置字体,然后反问学生为什么做对了却没办法改变字体。结果就有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我对他表示了感谢。结果,在以后涉及设置字体方面的知识点时,学生就很少出错了。

● 善于对比,巧诱学生“改错”

“正确”是从“错误”的筛选、辨析中逐步形成的。正因为出错,才会有解惑、点拨和引导,才会有研究和创新。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出示了两篇文稿(一篇为原始文章,一篇为修饰后的文章),让学生对比后说出两篇文章有何相同,有何不同,哪一篇文章看上去更美观些。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同一篇文章采用不同的字体和美术字,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教师纠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堂课达到高潮。在教学时,教师在修饰演示时故意设置“错误陷阱”,让学生从中找出错误,能够充分发挥其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使学生“乐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从错误中了解学生思维中所存在的障碍,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提高探究水平。面对这类因“错误”而产生的资源,教师应当以新的眼光、新的理解和新的观念对课堂教学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究,从而让“错误”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M].焦建利,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玉琴.激发小学生数学思维正能量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3(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字体设置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有了新花样
“怒”与“努”
“浮”字等
组合字体
可爱的错误等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