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型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4-06-14 06:26方敬献赵学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年2期
关键词:髓鞘碱性分型

方敬献 赵学廉

髓鞘碱性蛋白(MBP)是组成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质之一,约占髓鞘蛋白总量的30%。它与髓鞘脂质紧密结合,维持了髓鞘结构和功能和稳定,它作为膜蛋白组分,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当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损害时,髓鞘碱性蛋白较易释放到脑脊液和血液,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升高。本研究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MBP水平,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7~2013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的脑梗死患者符合脑梗死TOAST病因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和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发病时间在72 h之内,年龄为40~81岁,平均年龄(63.12±10.40)岁,其中男27例,女33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并均经CT和/或MRI检查证实。对照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0.35±9.14)岁,均为同期体检健康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次日晨采静脉血3 ml,立即置于4℃冰箱中1~2 h待凝,凝固后4000 r/min离心10 min获取血清,置于EP管中,编号后,-20℃冰箱保存待测。

1.2.2 血清 MBP水平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TECAN-SPECTRA酶标仪测定MBP水平。

1.2.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ACI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清MBP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ACI组与对照组血清MBP水平比较

2.2 ACI患者按TOAST病因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25例、心源性脑栓塞(CE)20例、小动脉闭塞型(SAO)15例与正常对照组血清MBP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ACI患者TOAST分型各组与对照组血清MBP水平比较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较高致残率的主要原因[1]。急性脑梗死可以造成脑组织损伤,脑实质、髓鞘以及血脑屏障均可受到损伤[2],MBP作为组成髓鞘的主要蛋白在受到缺血损伤后释放到脑脊液及血液中,因此可出现血液中的MBP升高。国内有研究报道,MBP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第3 d开始升高,第5 d达到峰值,之后水平渐下降,3周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3]。本研究均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 d采集血液标本,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M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LAA及CE组患者M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O组患者M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病灶大小及部位有关,LAA及CE多因大血管闭塞,脑梗死体积较大,髓鞘损伤较严重,损伤部位多位于髓鞘较为丰富的基底节和脑叶。而SAO多为小血管闭塞,梗死体积小,髓鞘损伤较轻。有研究显示,脑梗死后髓鞘损伤的程度与梗死的部位及体积有关,这与本研究结果亦相一致[4,5]。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清MBP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亚型脑实质及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对脑梗死病情的判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1 Bonita R,Mendis S,Truelsen T,et al.The global stroke initiative.Lancet Neurol,2004,3:391-393.

2 Stys PK.White matter injury mechanisms.Curr Mol Med,2004,4(2):113-130.

3 陈 俊,何国厚,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MBP的检测及其临床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2):120-122.

4 张国元,王晓明,唐中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3):180-181.

5 Xu J,Chen S,Ahmed SH,et al.Amyloid-beta peptides are cytotoxic to oligodendrocytes.Neurosci,2001,21(RC118):1-5.

猜你喜欢
髓鞘碱性分型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酵母片不宜与碱性物同服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MRI定量评估胎儿髓鞘研究进展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试析蒸汽锅炉碱性排污水的综合利用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