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近6年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

2014-06-15 17:41肖卫雯粟之敦马滴滴王平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发文湖南

肖卫雯,粟之敦,马滴滴,余 佳,王平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近6年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

肖卫雯,粟之敦,马滴滴,余 佳,王平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8)

运用SCI扩展版数据库数据,检索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收录情况、被引用情况、科研动态,并利用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学术水平、学科领域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

SCI-E;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论文统计;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

科学引文索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1]。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近6年SCI扩展版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与评价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学术水平、学科领域和发展潜力,为促进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ISI公司SCI-E数据库检索年限限定为2008-2013年,以地址为检索途径,检索式为:(“HUNAN UNIV CHINESE MED”or “HUNAN UNIV TRADIT CHINESE MED”or“HUNAN CHINESE TRADITMED UNIV”or“HUNAN COLLTRADITCHINESE MED”or“HUNANUNIVTCM”or “HUNANCHINESE TRADIT MEDCINE UNIV”)。对语言和文献类型不作限定,为了避免由于期刊发行和数据库更新不同步而造成的数据遗漏,本次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5月9日,保证了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共检索到242篇文献。另只选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文献,其中如果通讯作者与排名第一作者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选取通讯作者,排名第一作者未重复统计在内,结果我校师生共发表了121篇论文被SCI-E数据库收录。

表1 以不同地址检索途径被SCI-E收录发文量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收录论文时间分布统计

表2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的统计情况。从表2可以明显地看出,近6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到2012年增长迅速,这和学校近年来采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重视基础研究等措施密不可分。近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2]。

表2 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论文年份篇数比较

2.2 论文作者分析

2008-2013年SCI-E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师生的242篇论文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师生的有58人,共发表论文121篇。其中,独著作者仅为1人。

2.2.1 作者发文量分析 表3中列出了2008-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文量较多的教师名单,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廖端芳教授,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文9篇,发文量占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文总量的7.4%。

美国学者洛特卡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描述科学生产率经验规律的洛特卡定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其内容为:发表1篇论文的低产作者在作者总数中所占比例应为60%左右,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数是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数的1/4,发表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发表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33人,占作者总数的56.9%,与洛特卡定律相近。但是发表2篇的11人,发表3篇的6人,均大于洛特卡定律的1/4和1/9,表明湖南中医药大学正趋向于形成稳定的科研队伍,还要继续努力。

2.2.2 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量计算公式为[3]:N=0.749(nmax)1/2

式中:nmax为发文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将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的作者廖端芳教授的论文篇“9”代入以上公式中,可得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为

以上公式表明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文量在3篇以上(包括3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发表3篇以上SCI-E论文的作者有13人,占作者总数的22.4%,共发表论文64篇,占论文总数的52.9%;发表5篇以上 SCI论文的作者有 7人,占作者总数的12.1%,共发表论文49篇,占论文总数的40.5%。该统计结果低于普赖斯定律指出的10%的作者比与50%的论文比的标准,表明湖南中医药大学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尽管2008-2013年的发文量呈稳步增长态势,近几年新引进的人才由于来校时间较短,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平均发文量较少。我校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量与作者数量相比普赖斯定律的标准,尚有一些差距,但是从发展趋势看,核心作者群正逐步形成。

由表3可以看出,发文较多的作者主要集中在药学院,占了发文量的半数。

表3 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3篇及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

2.3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2.3.1 合著率分析 作者合著率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发表的合著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湖南中医药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合著率为120/121=99.2%。这一数据表明,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工作者的集体合作意识很强,符合科研成果的生产、发展规律。

2.3.2 论文合作情况分析 从表4数据中可以看出完成单篇合作者人数为3~8人,占总量的76.0%,121篇累计出现频次共726人次,单个作者完成的1篇,单篇论文署名最多的为14人。

信息计量学中通常采用合作度和合作率指标来衡量作者合作的程度,合作度和合作率的大小表明合作趋势和科研合作规模,数值越大,表明合作趋势越明显,科研合作规模越大,合作度为作者总数/论文总数。分别统计湖南中医药大学近6年的作者合作度。可以看出2011年作者合作度增长较快,6年间合作趋势总体是增加,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合作作者数的增长也说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合作规模逐渐增长。结果见表5。

表4 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论文作者合作情况分布 (篇)

表5 2008-2013年被SCI-E收录的湖南中医药大学作者合作度

2.3.3 合作机构分析 运用SCI-E数据统计分析121篇文章的所有机构可知,本校作者和外校作者进行合作的比较多,有71篇文章是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占总数的58.7%。科研合作关系是开放办学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任务分担、成果共享”。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合作伙伴主要集中在省内高校,分别是中南大学21篇,南华大学21篇,湖南大学8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7篇。

2.4 学科领域分布

SCI-E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数据库,其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自然、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SCI-E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121篇中,共涉及33个学科方向,从表6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共有70篇,占总论文数的57.9%,表明我校在这5个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专业特色一致。

表6 2008-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主要学科分布

2.5 引文情况分析

2.5.1 被引情况 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文献中的论文和著者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及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一篇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是衡量该论文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指标。据201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报告,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4]。而SCI-E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的121篇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为301次,平均每篇被引用频次为2.49次。未被引用论文为69篇,占到论文总数的57.0%,表明有一多半的文献到目前为止没有被引用过。其中,被引频次小于6的有98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1%,即4/5的论文均属于低被引论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见表7。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论文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前7名作者分别为黄莺(66)、邓常青(48)、廖端芳(25)、李峰(25)、贺福元(22)、周小江(18)、杨胜辉(17)。被引频次最高的是 2008年黄莺教授发表的一篇论文,被引频次为26。高被引论文多集中在黄莺教授和邓常青教授所带领的团队。

表7 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2013年被SCI-E收录论文发表作者被引次数及所占比例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近6年SCI-E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的发文数量、论文作者、论文学科分布以及论文的引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6年来SCI-E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论文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呈现增长的趋势,但论文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发表论文分布的学科还不够全面,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科,药学相关论文数量明显多于中医学相关论文,这与中药学研究要比中医学研究更容易进行国际交流,特别是中药化学研究更加突出有关[5]。所发论文高被引频次论文偏少,利用率较低。

建议:(1)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鼓励本校师生多发表高质量论文,多向国外高水平期刊投稿;(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增加对核心高产作者的科研投入,鼓励本校科研人员积极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多方面的科研合作;(3)学校要致力于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增加一些薄弱学科的支持力度;(4)坚持在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提升优势学科以及本校的影响力,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5)要强调科学论文的内在价值和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等,争取高被引频次,避免绝对化,消除盲目的“SCI崇拜症”;(6)SCI收录期刊语种基本都是英文,相对于英文文献,中文文献很难被国际相关研究的学者及时发现和关注。因此要加大对师生英语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把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上,这样更有利于中医药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发展;(7)论文作者对湖南中医药大学英译名称的不统一,笔者就查到了6种英文表述方式,以及各期刊在作者姓名的英译和使用上不统一,不仅给作者论文的收录、引用统计分析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无形资产的流失。为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译名问题,包括二级分院的译名,统一英文校名,不但可以方便地检索到学校的全部文献,避免进行国际交往、对外宣传工作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可以更好地树立自身形象以期在竞争中更具优势,提高本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1]张春晓.基于Web of Knowledge Web服务的机构论文统计分析系统[J].现代情报,2013,33(1):98-102.

[2]肖卫雯,粟之敦,王平南.基于CSCD数据库收载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计量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1):61-64.

[3]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4]杜 建,李 阳.我国医学领域不同学科论文作者合作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合作模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研究[C].长沙: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5.

[5]思金华.基于Web of Science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科研论文收录统计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4):240-243.

(本文编辑 李路丹)

Retrievals and Analysis on Papers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XIAO Weiwen,SU Zhidun,MA Didi,YU Jia,WANG Pingnan*
(Department of Librar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Based on the extended version of SCI-E databas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CI-E paperspublished by teachersand studentsfrom Hunan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in 2008-2013 from the SCI-E quantity,citation index and research situ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UCM were also fully analyzed by using Lotka law and Price law.

SCI-Expanded;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otka law;Price law

G251.4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4.07.015.059.05

2014-05-1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C0260)。

肖卫雯,女,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参考咨询及科技查新工作。

*王平南,女,教授,E-mail:wpn8212011@126.com。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发文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