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起伪造公安臂章案

2014-06-27 07:46刘金城
检察风云 2014年6期
关键词:臂章苍南县公安

文/刘金城

全国首起伪造公安臂章案

文/刘金城

案件背景

人民警察臂章,乃公安民警公开执法之身份标志。自上世纪的八三式始,它先后经历了八九式、九二式乃至21世纪后现代版本的四次变革。

20年前,少数不法分子觊觎公安执法的权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犯罪目标锁定在这人民赋予的权力标志上。演绎了一起有史以来罕见的,批量伪造销售公安臂章的惊天大案。

假如,这24万只以假乱真的公安臂章都流向民间,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祸害?给公安形象带来多大的亵渎……不堪预测。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下,上海警方果断出击,正本清浊,截断污流,还金盾之清誉。

20年过后,我们重新审视上海警方侦破的“2· 28”首起伪造销售公安臂章大案,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将远远大于现实意义。

大桥上遗落纸板箱

案发纯属巧合,来自于路上的一件遗物。

1994年2月27日子夜,一辆红色“的士”,在茫茫夜色中顶着寒风爬上了杨浦大桥。车轮戛然渐止。女司机徐某透过大光灯,看到百米开外的桥面上,一黑乎乎的物件挡住了去路。下车端详,原来是一只70厘米见方的纸板箱横卧在路中央。

这是哪个粗心的驾驶员丢失的?女司机一边思忖着,一边把这只沉甸甸的纸箱塞进后备箱,继续赶路。到家后,斗室中徐某打开纸板箱。不看则已,一看大惊失色:蓝底黄字相间的机绣图案中赫然跳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的醒目字样!整整一箱,全是这样特殊的电脑绣品。

彻夜未眠。徐某叫这箱东西闹得一宿辗转反侧,提心吊胆。次日凌晨,天蒙蒙亮,她驾车载着这箱烫手的“危险品”,就近直奔周家渡派出所,交公了。

当然,拾者如释重负。可她浑然不知,全国第一起大批量伪造销售公安臂章大案,就此拉开了侦查序幕。

神秘的货主“林维仲”

什么?一整箱九二式公安臂章!接待徐某的老民警虽然纵横警坛20多年,却闻所未闻,惊诧不已。毕竟见多识广,老民警掂量出了这只纸板箱的“分量”。他丝毫不敢怠慢,直奔所长办公室而去。

层层上报。紧接着,黄浦公安分局指挥室、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迅速获悉了这条重要信息。刹那间,一辆公安指挥车警灯闪烁,冲出建国中路30号大门,呼啸着驶向周家渡派出所。

周家渡派出所会议室顿时喧腾起来。这是一箱九二式公安臂章绣品。经清点,计500打,6000只。眼前的这批货,与正宗的九二式公安臂章比较,无论从色泽上,还是制作材料质量上,几可乱真。毋庸置疑,这肯定是一家专门从事于高级电脑刺绣的工厂干的“好事”。

问题是,谁是这箱失物的主人?一团疑云在指挥中心警官的脑海中升腾、盘旋。为了排除本市警方生产、遗失的可能性,指挥中心向市局计划装备处查询,回答是肯定的:没有委托任何厂家生产过,也未发现任何单位丢失过公安臂章。

唯一的线索是,留在纸箱上的发货标签。揭开破损残缺的标签,隐约可以看清这么几行字:

订货人:林维仲

发货单位:永大电脑绣花商标厂

单位地址:淡水路55号

“林维仲”是什么人? 这箱货物发往何处? “淡水路55号”又是个什么处所?

最后一项疑问很快得到了印证。淡水路55号,永大电脑绣品商标厂经营部,在龙门路派出所辖区内。是谁授权“永大”厂制作公安标志的? 询问公安部装备司,他们严肃地指出:公安部唯一授权广州某厂独家生产制作警用标志,全国其他任何单位、厂家不得擅自承接、转包生产警用标志。

寻根溯源,警方立即把视线转向神秘的订货人——林维仲。

“永大”主管心怀鬼胎

3月1日下午,黄浦公安分局成立“2· 28”专案组,会同市局计划装备处的警官前往龙门路派出所共商侦查破案大计。

下午4时许,“永大”厂长朱玉龙、业务部主管范珏,分别被“请”到龙门路派出所。

西装革履、大腹便便的朱玉龙开始装聋作哑,接着推托此事由范珏处理,本人不知其详云云,企图金蝉脱壳。于是,办案组立刻为朱玉龙、范珏办理了传唤手续,彻底打破了两人蒙混过关的奢望。讯问开始不久,朱嗫嚅地供认:在没有任何证明材料的情况下,“永大”接受了浙江苍南县商人林维仲订货,批量仿制公安臂章。到底做了多少?此时,朱掂量出事态的严重性了,但仍心存侥幸,坚不吐实。

在另一间审讯室里,年近不惑的范珏,出娘胎头一回品尝到传唤的震惊后,脸部表情急剧变化着:由白转红,复又转白。

毕竟是在社交场上混的。在连声“我不懂,对不起”的掩饰下,范选择避重就轻,试探对方虚实。审讯员一脸冷峻,毫无松懈余地:“生意是你亲自洽谈的。你只有如实交代,才能争取从宽处理。”

范珏缄默良久,保守地吐出一个数字:一共生产了五箱,计3万只公安臂章。

下午5时30分,侦破组突袭“永大”经营部。在一个隐蔽的墙角,又搜获一箱“公安臂章”,500打,计6000只。同时,专案组查明,“永大”厂本部地址:浦东新区上川路1000号。

生产记录:二十四万!

为了防止“永大”转移仿制的公安臂章,指挥中心与浦东警方通报了案情,要求: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查封“永大”成品车间。

3月1日晚6时许,永大电脑绣品商标厂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四台价值400万美元的德国进口电脑绣花机轰然作响。

蓦然,30余名公安人员仿佛从天而降,疾步跨进厂房。“大家不要乱走,现在我们要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一名消防警官大声向在场职工宣布。其余民警呈扇形各就各位,撒下搜查大网。成品车间主任成某被眼前的突发“检查”惊呆了。他看到大批警察神色庄重、动作敏捷地展开搜索时,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他预感来者不善,必有蹊跷,急忙拉住身边一名职工耳语几句。那职工点点头,急匆匆地走了。

成某的一举一动,被搜查人员尽收眼底。在车间通道上,几名工人分别抬着两只沉甸甸的箱子,吭哧吭哧地往一个不起眼的小屋挪动。

“站住!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浦东分局治安支队的唐德样、王建国异口同声地喝问。顾路派出所所长钱雷民等应声而至,一起奔“纸箱”大步流星而来。“打开看看!”箱盖滑地,一卷卷排列整齐的仿冒九二式公安臂章,亮相在众目睽睽之下。顿时,现场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成某,一脸尴尬,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经现场清点,仿制公安臂章2000打,计2.4万只;武警电脑刺绣领花3250枚。

证据在握,地毯式的全面搜查开始了。警方从电脑设计室扣押了“EPQ-15”电脑软片拷贝版一块,内存仿制的九二式公安臂章设计版和准备投产的样品,以及仿制九二式公安臂章的“治安”、“保卫”、武警绣花领章等设计图案。这爿厂到底仿造了多少公安臂章? 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成品车间主任成某讳莫如深,闪烁其词。

龙门路派出所指导员陈建国自有一套应对理论:既然是产品投产,就应该有生产记录。这是生产管理的基本常识。

从“永大”厂生产日程表的记载来看,自去年8月份起.仅仿制公安臂章一项,前后共生产了2万打,计24万只。

押解路途,险象环生

24万只仿制公安臂章流入社会,会有什么后果? 这一点,专案组的每个人,心明如镜。

“一定要将此案追根循源,查它个水落石出!”这是专案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心声。

双管齐下。正当警方在浦东的突击检查胜利凯旋之际,龙门路派出所审讯室里,对厂长朱玉龙、业务部主任范珏的审讯,亦大有斩获。

朱、范交代,订货人林维仲是浙江省苍南县人。因明知这宗“买卖”是非法的,他没留地址。唯一的线索,是林留下的一只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

3月1日夜里,黄浦公安分局指挥处向温州市公安局发出紧急协查,请求一旦发现林维仲,立即拘押归案。

很快,温州警方查明:“林维仲”真名叫林维重,苍南县芦浦镇农民。

翌日上午10时,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林已被拘押在苍南县,请速来提人。

3月3日中午,专案组派员驱车数百公里,往苍南县风驰电掣而去。

傍晚时分,笼中之鸟林维重看到风尘仆仆的上海警察,惊悸不已。他无可奈何地在收审通知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警车刚刚驶出苍南县政法大院,形势突变:黑压压地涌来一大帮人。“不准把人带走!我们做生意犯的是哪家王法?”人们怒气冲天,挥舞双臂,叽里呱啦吼叫着。晦涩的方言中,夹杂着恶毒的咒骂。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警车被迫退回了大院。

“一定要闯出去!”警车再次发动,冲出大门。然事态更趋严重。气势汹汹的人群中,有人抡起拳头,车门被擂得“咚、咚”山响;有人攀上车窗,意欲抢夺那只装有案卷和警械的手提包;有的人企图掀翻警车。

警车再次退回大院。看来,硬闯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有智取了。车上跳下一名侦查员。他摆了摆手:“大家不要激动,我是负责人。请你们推选一个代表,我们谈一下。”骚动的人群果然渐渐安静下来,他们交头接耳,商量着推举合适的谈判人选。

人群慢慢地集中在一起,无意中给警车让开一条路。千载难逢的际遇,稍纵即逝。警车骤然再次发动,加大油门冲出大院。车外的侦查员一个箭步,紧紧拉住敞开的车门……

押解林维重,有惊无险。为了防止节外生枝,押解路途的最后一程,专案组选择了水路。3月4日中午,从温州到上海的一条海轮,汽笛长鸣,缓缓地离开了温州码头……

唯利是图,罔顾法律

林维重的落网,使得整个伪造销售公安臂章大案水落石出。

1993年春夏之交,苍南县温州栈前街一爿店门面披红挂彩,鞭炮齐鸣。做了半辈子农民的林维重,终于咸鱼翻身,登上了“盛达丝织工艺公司”经理的宝座。然而,在生意场上初出茅庐的林维重,经营举步维艰。

怎么办?有人出了个馊点子:现如今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个体户是遍地开花。钱是赚到了,缺的就是看家护院的人。谁不想弄几个假冒警察装点门面,把门壮胆。

林经理与合伙人一嘀咕,觉得仿造警察制服并不难,难的是这电脑绣花的公安臂章不好搞。于是,林开始关注起电脑刺绣行业了。

那天半夜,林老板辗转反折睡不着,翻阅一叠报纸。倏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张小报中缝的一则广告上:上海永大电脑绣品商标厂,拥有国外进口电脑绣花机,承接各种电脑绣花商标业务。利令智昏。林维重明知是见不得人的违法买卖,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赌一把。

1993年7月某日,上海淡水路55号。“永大”门市部里出现了林维重和范珏的身影。

各自怀着鬼胎,一桩腌臜的交易,拉开了序幕。范主管狮子大开口,少于1万打的订货,免谈。林经理就坡下驴,好哇,订货就加到1万打。这里先付1万元订金,以表交易诚心。

这桩令人费解的买卖,连生产合同都不需签订,三言两语就成交了!

此后,林以每只仿制公安臂章的加工费为1.25元的价格,从“永大”厂带回1000打成品,返回苍南。经拷边加工后,以每只1.60元的批发价在温州栈前街门市部出售。一销而空后,净赚3500元。

此后,各地订单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至案发时止,“盛达公司”共向“永大”订制仿冒公安臂章2万余打,令人瞠目结舌。

忘乎所以,乐极生悲

部分“客户”先后购入仿制公安臂章后,觉得光天化日之下使用这种赝品臂章,虽然一时可以扯起虎皮当大旗,却冒着很大的违法成本风险。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提出,“盛大公司”能否按照客户的要求,订制完全仿制九二式公安臂章样式的“治安”、“保卫”之类的臂章;也有人提出要做些武警部队专用的电脑绣花领章。

只要有钱赚,还有什么不可以。“盛达”对这些“客户”是有求必应,拍着胸脯许诺:“货色”绝对正宗,质量绝对保证。于是,在“盛达”收取了一笔笔订金后,“永大”的电脑设计室里,出现了仿制九二式公安臂章样式的“治安”、“保卫”及武警绣花领章的逼真设计图案,并陆续投产……

“盛达”与“永大”之间的合作,进入了火热的蜜月期。联系订货,也从面对面付款形式,发展到只要一个长途电话就可以搞定,省略了若干繁文缛节。成品完成之后,由原来“盛达”上门取货,变成了“永大”,送货上门。

财源滚滚,产销双方乐不可支。正当两家难分难解之际,却突然乐极生悲,祸从天降:上海的“永大”,给苍南县的“盛达”传来一个坏消息:从浦东“永大”厂生产部,运往浦西淡水路经营部的一箱仿制公安臂章,在途中丢失了!

这不啻是一记闷棍,敲晕了“盛达”,也乌龙了“永大”:一个是惴惴不安,一个是惶惶不可终日。

此物到底会落之谁手?对“永大”厂的当家人来说,只有祈祷上帝保佑了:但愿此物被贪图小利的平民俗子拾得,诱之以钱财,便可免灾消难了。

登报公开悬赏寻物?万万不可!“永大”毕竟是做贼心虚,岂敢张扬。此事必须悄悄地进行,“打枪的不要”。

1994年3月1日上午,浦东陆家嘴附近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墙壁上,贴出了这样一张“寻物启事”:

我厂在近日运输途中失落电脑绣花制品一箱,望拾得者能送还我厂经营部。送还者必有厚酬重谢,决不食言。

永大电脑绣品商标厂

地址:淡水路55号

然而,“永大”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拾得者虽然是一介平民,但平民的法制观念与“永大”当家人的价值观,却有天壤之别,云泥之差。

走向“永大”“盛达”的,是警方沉重的脚步。

“欠债”总是要还的

遵纪守法经营,是所有从商者的一条底线,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港片中不是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么:在江湖上混,总是要还的。

1994年3月上旬,黄浦区工商局依法对上川路“永大”厂部和淡水路经营部进行查封。

与此同时,黄浦公安分局专案组乘胜追击,深入侦查,追缉“2·28”全国首起特大伪造销售制造警用标志案的余孽,全力追缴流散社会的仿制警用标志。

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联合发出了第412号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组织生产、买卖和擅自更改工商、公安、检察、法院制服和标志,一经发现,一律予以没收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林维重、朱玉龙、范珏之流对法纪置若罔闻,最终自食其果,身陷囹圄,追悔莫及。

“2·28”大案的侦破,在20年后的今天,仍然对一些利欲熏心之人,有着前车之鉴!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臂章苍南县公安
浙江 苍南县成立温州首个劳模工匠协会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关于苍南县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的思考——以桥墩半天贡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为例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