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的几点思考

2014-06-27 05:47云,方
测绘通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测绘考核

吴 云,方 兴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的几点思考

吴 云,方 兴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就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容易被教师忽略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旨在探讨和解决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从事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测绘工程;教学实施;思考

一、引 言

测绘工程本科教育培养具备精密工程测量、交通工程测量、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测绘、城镇规划与建设、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综合型测绘科技人才。该专业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所学课程技术含量高,其中既有专业性很强的主干课程,也有丰富的综合学科知识。为了能够培养出具备良好业务素质的测绘人才,除了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在知识的传授环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效的教学实施可以让学生尽快克服专业情绪,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绘工程课堂教学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讲授,又要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如以理论推导为主的课堂内容可以采用讲授法为主,在讲授中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讲授仪器操作时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获得感性认识;在讲授测绘技术新方法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开展启发式教学,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教学方法的实施,许多教学论文中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里笔者就在教学实施中,容易被教师忽略,但又对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几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本文旨在探讨和解决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为从事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二、了解自己的学生

国内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教育背景基本相同,都是在高中学习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因此他们的学习方法都是在高中学习阶段养成的应试学习方法。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填鸭”式教学,习惯了教师在课堂上事无巨细的一步步推导,习惯了通过考前的习题训练来应付考试,习惯了教师要给出完整的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结果对不对。如测绘工程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字测图原理”课程时,对自己计算出的水准网结果持怀疑态度,原因是他看到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结果有毫米级的差异,从而怀疑自己的结果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课本和教师给他们提供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建立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思考。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迅速发现学生的弱点和自己教学的弱点,及时作出调整,这种调整不是继续迁就学生,而是渐进地、有启发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形成能从书本和课堂的海量信息里提取出知识要点和解决问题的正确合理的思考方法。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人能力加上地域教育的差别,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当教师讲授一部分较难的内容后,会习惯性地问学生:“这部分清楚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这时课堂上会比较安静,基本上没有人回应教师的这一类问题。教师不必为此感到无所适从,应该清楚就这个问题有3种情况: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有一部分似懂非懂,还需要课后琢磨一下才清楚;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次课的内容基本没有听懂。但不管是哪一类情况的学生可能都不会在课堂上回应教师的这一类问题,因为掌握了的学生在这个时候会比较内敛和谦逊,不想过于张扬,没有掌握的学生会羞于表达或担心这样会影响这门课的成绩。要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作业或自由讨论的形式来了解教学情况,调节下次授课的内容,从而避免问题的堆积,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三、让课堂生动起来

大多数时候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的,对学生来说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能够专注于授课内容的时间是有限的。教育学家 Graham Gibbs研究被动学习者的学习效能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a)所示。在被动学习15 min后,其注意力开始下降。注意力下降的速度因人或因环境而异。在注意力下降后通过视觉和听觉捕捉到的内容虽然进入了大脑,但是大脑已经不能积极地工作去理解和思考,这部分的内容在下课后会被很快忘记。虽然学习效能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来改变学习效能的持续下降(如图1(b)所示)。

图1 被动学习效能与学习时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方法很多,如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解;课堂提问,让学生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用颜色丰富的图表来代替课件中文字的堆积、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等都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与实际应用有紧密的联系,当教师谈到工程项目有关的内容时,学生都变现出来极大的兴趣,因此可以在课堂讲授中加入工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建设中的应用和地位。

四、让学生看到整个知识结构和知识重点

教师将一门课的知识内容按照章节编排和讲授,有些章节之间的内容是承上启下的,有些章节的内容是并行的,即使给了学生教学大纲或在教学时说明了这些关系,即便如此,一门2个学分的课程也一般要九周才能上完,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都是支离破碎的。在这里除了给出学生每一节课的内容提要外,给学生提供图表来说明每节课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学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它与前后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等,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有直观的认识,清楚每一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从而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和直观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另外,学生在一个学期里要学习多门课程甚至超过十门课程,每天都迎接着大量的新知识,每门课程都争夺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对任何一门课程,每一部分都面面俱到地讲授,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那么很可能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并肤浅地学习来应付考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突出重点,除了在语言表达上明确指明重点外,必要时还应给学生一些除了教学大纲外的指导性的说明,详细指明学习重点和学习掌握要求,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习和掌握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考核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许多课程都是大课堂,如何对上百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公正地评定和考核一直是教师们的难题。笔者曾见到某课程对70多名学生考核成绩,其所有成绩的差异没有超过10分,这种评分显然没有考核出学生对此课程掌握的真实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通常的考核分为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这两种考核方式如果进行得当,都可以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应付考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搜集到每门课程连续几年的期末考试卷,以考试卷的试题为重点复习对象,而不是系统和完整地复习这门课程。因此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考试,出一套避免重复、突出学习重点、难易适当并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试卷对教师是一种考验。

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并将平时考核方式多样化能够弥补试卷考试的不足。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是作业的考核,课堂小测试的考核和计算机实验室现场解决问题的考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的是记忆式的学习,在试卷上总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分数,因此可以给学生一个难易适度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机房和实验室现场解决。这种考核方式能很好地考验出学生是否已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利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在机房和实验室现场能利用课堂知识理论迅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并不总是那些笔试成绩前列的学生。在实验室表现优秀的学生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勇于实践和探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在考核上给予激励。教师增加实验室教学和考核不仅能更好地考查学生,也是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六、充分利用课程设计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强调应用,很多课程在理论学习后都有课程设计,它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重要纽带,把课程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到了学生,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重要作用,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教师对课程设计中的组织和实施与课堂教学一样至关重要。一个精心准备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达到课程设计目的的重要保证。测绘工程有丰富的工程案例,可以充分利用项目工程或项目工程的一个部分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让学生感受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差异。除了给学生提供详细并且目的明确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外,给学生适当的讲解是必要的,在讲解中可以给出解决课程设计题目的知识要点和整体框架,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以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为例,如果教师没有特别交代的话,大多数学生会搬用课本或课件的公式进行观测方程的线性化而没有注意到每一项单位的不统一,这样照猫画虎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甚至最后坐标改正数值比观测精度大了近十几倍,但很多学生仍然意识不到自己的结果有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肤浅而没有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笔者认为可以不用面面俱到地交代每一个细节,放手让学生犯一些这样的错误,然后让他们自己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思考,从而为今后处理实际问题积累经验,自身体会出的经验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在以后工作中会帮助他们避免走很多的弯路。

学生课程设计的最终成果以多样的形式提交,其中课程设计报告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翻看多年的各门课程设计报告,大多数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条理不清,表达不规范,甚至连基本的排版都不过关,通常是整篇数据的堆积而没有任何说明。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也认为自己的课程设计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或科技报告的写作水平,在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和表达上没有进行指导和规范,因此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仍然写不出一篇规范的毕业论文。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写作严格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指导和规范,其写作能力会有立竿见影的提高,为将来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和工作后撰写项目工作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结束语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涵盖多个学科的内容,每门专业课程的内容都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笔者就授课环节中容易被教师忽视、但又对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和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教学实施环节。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有认真负责的敬业态度,而且要求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总结和体会,摸索适合自己和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载体,引导和训练学生成为“会思考,能创新”的高级综合型测绘科技人才。

[1] GIBBS G,HABESHAW T.Preparing to Teaching:an Introduction to Effe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M].Bristol,UK: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 Ltd,1989.

[2] ANGELO T A.A‘Teachers Dozen’:Fourteen General,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for Improving Higher Learning in Our Classrooms[J].The AHE Bulletin,1993,45 (8):3-7,13.

[3] HARVEY B.Teaching Surveying:What is Important? [C]∥Proceedings of FIG Congress 2010.Sydney:[s. n.],2010.

Reflections on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in Geomatics

WU Yun,FANG Xing

G64

B

0494-0911(2014)07-0128-03

2013-04-01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018);武汉大学全英文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203004);测绘学院2012年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教学研究项目(201211)

吴 云(1974—),新疆昌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GNSS数据处理和GNSS接收机自主完备性监测研究。

吴云,方兴.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施环节中的几点思考[J].测绘通报,2014(7):128-130.

10.13474/j.cnki.11-2246.2014.024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测绘考核
内部考核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中秋明月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