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2014-06-28 22:55杨又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仁学孝悌逻辑

杨又

【摘 要】孔子仁学思想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在逻辑,即:天道—性—仁—孝悌。其中,“仁”是核心,它的形而上依据是“性与天道”,形而下践行则是“孝悌”。

【关键词】孔子;逻辑;仁;性与天道;孝悌

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1]119而国内的很多学者亦赞同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孔子不讲逻辑,全是感性化的只言片语。笔者认为这种断言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不仅懂逻辑而且讲逻辑。在《论语》中,尽管很少看到系统的逻辑论证,但当我们真正把《论语》全文读懂之后,将孔子的每一句话放到整部《论语》的宏观语境之中来理解的时候,便很容易发现孔子哲学背后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仁”则是这条逻辑的核心。

1 “仁”的形而上依据:性与天道

对于“仁”,北宋朱熹认为:“仁者,本心之全德。”[2]116它包含一切人世活动的德性,如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关爱他人、见利思义等。然尽管“仁”包含着这么多的道德内容,但仍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孔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为把这些道德教训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他便将“仁德”归之为人的本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仁”性,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别,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3]174这样,“仁”便具有了形而上的特征。其实每个人都有仁善之性,普遍人只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异,所以孔子又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3]174二程解释到:“人性本善,又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2]153这样“仁”便有了它的最后根据,那便是“性”。但细加思量,若单纯将“仁”归之为人的本性,还不够,人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凭什么说“仁”就是人的本性?为了解决这一诘难,就必须去对“性”做出合理的解释。对此,《郭店儒简》论述到:“四海之内,其性一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4]83-84《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2]19南宋理学家则说得更加具体:“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2]2天道即天命、天理,人之本性乃天道、天命所赋,这样,人的仁善之性便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础——天道(天命天理)的保障。正是由于天道和性具有了这种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子贡才说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3]42

2 “仁”为核心

“仁”是孔子整个仁学大厦的核心,整部《论语》都是围绕着“仁”进行论述的。那么,“仁”到底是为何?

首先,“仁”有两条重要原则。第一条是“仁者,爱人”。“爱人”是孔子针对樊迟关于“仁”的提问说出来的[3]127。“爱人”就是关爱他人之意,其具体表现为“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11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爱人”的消极表现,一个人只有先爱他人,才能推及他人,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很类似于康德所提出的第一条道德律:“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通的立法原理。”[5]30所谓“恕”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59对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内很多学者的理解是:如果自己想要成功,就要先帮助他人成功;如果自己想要通达,就要先帮助他人通达。这种解释其实是把孔子归入功利主义的行列,其实,这是对孔子本意的误解。子贡在开篇向孔子提出的问题是:“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的提问并没有涉及到任何外在利欲的考虑。故孔子也只能问什么答什么,不能有所添加。他认为这样的人不仅是仁人,更是圣人,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功名利禄才去“博施于民而济众”,孔子显然是不会这样称赞的。因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应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毫无外在欲求参杂的行为。

第二条原则是“仁者,自爱”。《孔子家语》载:“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6]44在孔子的三个学生子路、子贡、颜渊中,孔子对颜渊评价最高,他是士中的君子,只有他才能达到对“仁”的全部理解和汇通,而“智者自知,仁者自爱”也只有颜渊这样的仁者才能达到。可以说,“自爱”在孔子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么,“自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不是自私地爱自己,而是人在先天所拥有的仁善之性的强制之下,所做出的符合道德原则的事情,这是一种发自本能地对自我仁善本性的爱敬和维护行为。这种“自爱”的行为其实非常类似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自律”。“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的符合这些法则的义务的唯一原则;……这种自律本事一切准则的形式条件,唯有在这条件下它们才能够与最高的实践法则相一致。”[5]36

3 “仁”的形而下践行:孝悌

“仁”做为一种纯粹之善,是人的本性,则必然带有形而上的意义,但光停留于此还是不够的,它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行。而“孝悌”就是“仁”的具体践行。

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1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孝悌就是一个人仁善之性的集中和根本的体现。而就“孝悌”而言,孔子又特别重视“孝”。他认为一个人至少要做到三点才算得上孝:第一,要养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11侍养父母是对一个人行孝最起码的要求。第二,要以礼节侍奉父母。“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11-12在孔子看来,如果仅仅做到“养父母”还是不够的,行孝还必须做到以礼节侍奉双亲。所以孔子在给樊迟解释什么是孝的时候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10第三,要行父道,这里的父道指的是父亲在世时所奉行的行为规范、道德原则。“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3]5对此,《四书章句集注》引尹氏语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又所不忍故也。”[2]49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三联书店,195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孔子.论语[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

[4]冯文达,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王丙尧.孔子家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丁艳]

猜你喜欢
仁学孝悌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兄弟草原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病榻侍母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