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C模型的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评估

2014-07-02 08:31杨宏斌雍岐东
中国储运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油料效能代表

文/惠 巍 杨宏斌 雍岐东 王 耀

目前,在国有大型炼油企业中,民航、航空工业总公司等特殊行业都派驻有行业代表,设有驻厂油料代表室,负责将企业生产的合格油品通过铁路、水路、公路、管道等方式运送到各用油单位。

驻厂油料代表室在油料供应保障系统中,处于油料供应的源头,一旦油料源头发生问题可能使整个油料供应系统发生瘫痪。对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进行科学地效能评估,不仅有助于对代表室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地把握,为代表室建设提供依据,而且对开展各代表室评优创先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性。随着代表室地位的不断突出和业务工作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如何科学、客观地对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进行评估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的构建

1.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构建方法

一般而言,指标体系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能够全面反映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的影响程度,又要尽可能地便于操作者对各项指标量化、处理以及建模。目前,常用的指标构建方法主要有按构成要素和按属性构建两种。基于业务工作构成的指标构建可以有效分析代表室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助于从业务的角度提高代表室的业务建设,但在评价代表室整体情况时,面临着如下问题。

(1)驻厂油料代表室驻在不同的炼油厂,由于自身发展水平、历史定位等原因,各炼油厂的发展水平以及担负的供应任务不同,代表室的业务工作也就不同。如有的代表室业务工作包括参与新油品的研制等,而有的代表室并不担负这样的职能,代表室业务工作的差异性,使得按要素的效能指标构建不能有效反映驻厂油料代表室间的业务工作效能。

(2)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单位部门较多,油料代表完成生产发运工作需要同上级机关、计划提报单位、销售公司、炼油企业、交通运输部门、接收单位和铁路车站(水路港口)等多家单位沟通联系,单位间需要协调的事项范围广、内容多,单位间差别很大,协调难度大。不同单位的业务能力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驻厂油料代表室的业务效能。基于业务工作构成的指标构建不能有效反映业务单位对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的影响程度,以致不能有效分析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主要的制约和影响因素。

2.基于属性的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构建

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的属性构建是以业务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为指标构建基础,通过分析驻厂油料代表室开展业务所需的核心能力,充分反映代表室业务工作的能力需求,通过构建能力指标展示业务工作的效能。根据驻厂油料代表室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特点,结合代表室的发展定位,将与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相关的能力细分为沟通协调能力、岗位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等,如图1所示。

沟通协调能力。油料代表完成生产发运工作需要同多家单位沟通联系,涉及面广泛,不仅有隶属关系的单位,还有指导关系和协作关系的单位,一旦协调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油料提运工作的延误或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代表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岗位工作能力。虽然代表室人员编成数量少,但由于代表室岗位技术性强,需要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油料生产、油料化验等方面的技能,还要有财会、运输、应急处突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油料代表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甚至要有多种专业技术能力。一旦因专业素质不过关,就会影响此项业务工作的实施,进而影响到整个代表室业务工作的开展。

组织管理能力。一方面,代表室是基层单位,所做的是基层的实际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性质又类似机关,工作兼有团队与班组、机关与基层工作的共性,工作琐碎,但时间、计划要求严格。另一方面,油料代表驻在工厂,远离机关,整天与炼油企业打交道,个体独立性强,工作的开展和人员的安全稳定,需要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离不开现代的信息技术,各代表室油料的发运、质量管理、账目管理等业务涉及信息量大,专业的信息技术软件和系统可有效减少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各种数据的统计报表、各种文档和数据的传输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与地方石化企业、运输单位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同样需要有效的信息平台,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搜集到相关信息。

应急处突能力。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对油料供应保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必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反应能力。紧急情况下的生产提运任务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不可控的因素,同各部门的组织协调难度必将加大,需要搞好统筹协调,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另一方面,在油料日常提运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和部门广,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在油料的生产、运输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需要油料代表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

图1 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体系图

二、基于ADC的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模型

目前,关于评估的方法有上百种,不同的模型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局限性。根据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评估的特点和目标,本文以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E=ADC模型为基础,借鉴效能评估在武器装备效能评估中的应用,建立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评估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将代表室作为一个系统,无论什么时候,当需要代表室执行油料供应任务时,系统应该处于能工作的状态,即系统是“可用的”,随后代表室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必须有效工作,即系统是“可信的”,最后系统还必须是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即系统是有“能力”的。该模型考虑了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三大要素即:

式中:E是是系统效能,A是可用度(任务开始时系统状态度量),D是可信度(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度量),C是固有能力(完成任务能力的度量)。

三、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评估

1.可用度和可信度评估

在武器装备的评估中,多将系统的状态分为故障和正常两种状态。根据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的特点,我们将系统的状态分为三个状态,即优、良、差三个状态。则有效性向量的表达式为:

az1——系统在任一时刻处于“优”状态的概率;

az2——系统在任一时刻处于“良”状态的概率;

az3——系统在任一时刻处于“差”状态的概率。

系统的可信性矩阵DZ的表达式为:

式中:11zd——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优”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仍处于“优”工作状态的概率;

12zd——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优”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良”工作状态的概率;

dz13——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优”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差”工作状态的概率;

dz21——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良”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优”工作状态的概率;

dz22——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良”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仍处于“良”工作状态的概率;

dz23——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良”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差”工作状态的概率;

dz31——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差”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优”工作状态的概率;

dz32——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差”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处于“良”工作状态的概率;

dz33——开始执行任务时系统处于“差”工作状态在工作到t时刻系统仍处于“差”工作状态的概率。

可用度和可信度中的概率确定,可采用业务工作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办法确定。

2.固有能力评估

将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固有能力进行分解,其指标体系构成如图2所示。

固有能力的技术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综合性指标。对于定量指标采用隶属函数进行量化;对于综合性指标的量化采用标度法,可将综合性指标划分为优、良、中、一般、差5个等级,对应值分别为:0.99~0.90、0.89~0.80、0.79~0.70、0.69~0.60和0.59~0。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比较矩阵,由专家确定权重,进而量化。

这样在确定好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函数后,固有能力的计算可表示:

式中:Cj(x)为第j个状态下的固有能力函数,Wi为第i指标的权重,µji(x)为第j个状态下i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或综合性指标的量化值。

经过计算得出Az,Dz,Cz的值,带入公式(1)即可得出 的值,也就是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值。

图2 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四、结论

通过上述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效能指标体系和效能计算模型的建立,为评估驻厂油料代表室提供了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将系统的状态划分为优、良、差三种,有助于更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对驻厂油料代表室业务工作的促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驻厂油料代表室的全面提高具有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油料效能代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基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的油料保障力量动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