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特征的研究

2014-07-02 09:44温祝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动机志愿志愿者

温祝英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1 引 言

我国志愿服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志愿活动开展比较晚,志愿服务的组织发展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过程。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赛事不断在我国举行。志愿者所起作用及影响力,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召开,这是百年不遇的良机。这次历史盛会将给广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和深远影响。亚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2010年亚运会,志愿者这个群体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纵观2004年雅典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等高校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用语言和行动体现赛会精神,用微笑和服务展示中国形象。以“大爱无疆”志愿服务精神,感动世界。而广州地区高校云集,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基地,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技能专及丰富人力资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志愿者的作用,为大型体育赛事服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体育志愿者的活动特征和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体育志愿者大型赛事活动的特性。研究时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警官学院、华南师范大学5所高校的志愿者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以及百度、谷歌搜素引擎及华师图书馆等途径查阅关于志愿者活动特性及体育赛事的研究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获取相关的内容,从而为本论文研究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2.2.2 访谈法。通过对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咨询,认真分析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定本研究的可行性,并得到可行的结论。对体育志愿者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志愿者管理体系的看法。

2.2.3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对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向体育志愿者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60份,回收率94.29%,其中有效问卷645份,问卷有效率97.72%。

2.2.4 数理统计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数理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3.1.1 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56.12%,略多于女生,结构基本合理。

图1 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

3.1.2 被调查者的学历情况。在被调查的志愿者中,绝大部分为在高校在读的本专科生,共有598人,硕士研究生只占少数,仅占被调查对象的6.67%,而未发现博士研究生,还有极少数人选择了其他(如图2)。

图2 被调查者的学历结构

3.1.3 被调查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在被问到“您对体育志愿者活动是否存在兴趣”时,有96.59%(623人)表示有兴趣,有87.13%(562人)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还有90.85%(586人)表示“希望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活动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示是受学校派遣参加服务,并非出于本意,因而兴趣不大有3.41%。还有9.15%志愿者表示不希望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

图3 参加志愿者活动兴趣调查

3.2 受访者对体育志愿活动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被问到“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有八成多的受访者认对此说法表示“完全同意”或“同意”,但也有部分被调查者(12.25%)对此表示“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还有2.33%的人认为这项活动“无所谓”。

可见,仍有部分体育志愿者对体育志愿活动缺乏正确认识,原因有三:第一,学校与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活动前对志愿活动的宣传、发动;第二,志愿者参与活动并非出于自愿,更多地是完成任务,或是迫于评优的压力,而其自身并没有深刻领悟志愿精神的实质,缺乏志愿意识;第三,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从事的是交通服务,与其愿望有一定差距,因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导致体育志愿活动的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志愿者的内在需求。

图4 受访者对体育志愿活动的认识

3.3 体育志愿者行为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以及问卷调查中的动机内容,笔者将大学生体育志愿者行为动机的类型分为四个方面:成就动机,归属动机,提升动机,娱乐动机。

3.3.1 成就动机。人人都有成就动机,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人们趋向某种成就活动,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以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界。持这种动机的志愿者善于单独完成交给的工作。欲通过迎接挑战,出色完成任务,使自己的成就需要得以满足。他们注重的是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建立和达到自己的个人目标,满足心理的成就需要。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比较高,他们在志愿者活动中拥有成就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愉悦。

3.3.2 归属动机。归属动机是在个体要与别人在一起,或要加入某一团体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很普遍很重要的心理现象,它的满足与否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为结群是人的基本行为,也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先有了群体,才会有社会和社会心理现象。

3.3.3 提升动机。所谓提升动机指的是个体希望自己在一些方面向上流动的动机。社会是分层的,在一个群体内,同样存在着分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群体内得到向上流动机。

3.3.4 娱乐动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强烈的与他人交流、相互交往的需要。大学几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特别希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认识更多的朋友,而参加志愿者服务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志愿者们可以接触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的人群,这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

在统计问卷时,我们将以上 11种动机的强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完全同意,2.同意,3.无所谓,4.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在问卷结果分析时我们将其分别赋值5、4、3、2、1。所调查的645名志愿者的动机按动机类型分类,其动机强度分值平均数的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志愿者动机强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是我们家族的传统”和“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我喜欢的体育明星”得分较低,不足3.00,也就是这一说法的支持率最低,因而动机强度较低。而“我希望比赛圆满成功”、“我不参加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工作就没有人完成”、“成为这次体育比赛的志愿者,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光荣的事情”等问题的得分相差不多,介于“无所谓”和“同意”之间,动机强度中等。“参加志愿者活动能提高人的修养”、“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一个人生的机会”、“参加志愿者活动能增加我的见识”、“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能提高我的教育经历”等的强度分值在4.00以上,说明大部分受访者都选择了“完全同意”或“同意”,因而其动机强度最强。

可见,志愿者参与体育志愿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其次是为了取得一些成就,获得一些肯定,再次是为了获得观看体育明星和体育竞赛的机会,而他们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小。

4 高校体育志愿者的活动特征分析

4.1 志愿者活动主体化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开放与交流的社会环境,兼备民主与宽容的社会体质,公益和志愿是社会的时尚。志愿者联合会统筹、专业特色队主导、带动民间志愿服务活跃的工作模式,鼓励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据亚组委志愿者部提供的数据,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成功申请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的人数超过151万人,报名人数接近计划招募人数的3倍。报名者以高校师生为主,有80多万人,约占总报名人数的56%。大学生是亚运志愿者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热心的群体,大学生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很适合亚运会这类大型体育赛事的性质和特点。

事实证明,志愿活动主体对志愿活动拥有较强的归宿感和认知度,其热情专业的服务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对广州亚运会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较高认知度,特别是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资源性、服务性都做了比较高的肯定。亚运会高校体育志愿者为来自世界各国运动员、官员、裁判员、记者、游客提供热情服务,也得世界各界的好评。例如:伊朗和巴林男子手球队赠言:“非常感谢化龙中学场馆所有工作人员在整个训练期间给予的热情、友善和专业的服务。”印度教练员赠言:“漂亮的场馆,一流的设施,友善的团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朝鲜运动员赠言:“场馆设施很好,学校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善。”志愿者用语言和行动体现赛会的精神,用微笑和服务展示了中国的形象。

4.2 志愿活动组织化

广州敢为人先的城市文化,经受住西方文化信息的冲击,尊重和遵循国际规范、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把亚运会志愿的招募、培训、管理最大限度的放权到基础组织,使其协调优势得到发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志愿活动规划、招募与遴选、培训、配置、激励、监督等等进行立体的管理。从时间角度又分为亚运会前、亚运会、亚运会后的跨时空、跨唯度的管理。因此亚运会志愿者的诸多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弥补,为志愿服务核心系统服务,实现了子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招募和选拨志愿者是否有序和成功是志愿者组织程度高的标准,科学的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是高校提高志愿者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各高校寻求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志愿者骨干人才培养体制。结合广州亚运会实际,借鉴2008年奥运会体育志愿者骨干培训与利用的经验。在亚运会前期各高校就对本校优秀教师、学生进行多途经多方式的培训工作。资料显示,亚运会志愿者群体中拥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志愿者骨干人才,对亚运会成功举办是非常有利的。主要骨干人才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就是懂得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软件,主要对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分流等工作做总体把握;二是培训师人才,各高校派出一些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亚组委的培训,主要是对亚运会基本常识、基本状况、基本技能技巧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志愿者骨干进行理论水平;三是项目管理人才,承担服务各高校,主要有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他们具有带领和凝聚一批志愿者人员开展活动的能力,能对志愿者服务整体机制进行研究制定,并监督执行。

4.3 志愿活动内容生活化

着重传播推广“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志愿文化理念,将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向多元发展,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化、校园化、网络化。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硕果累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实践证明,高校志愿者已成为举办大型赛事的主力。各高校成千上万志愿者参与亚运会的宣传、咨询、接待、联络、翻译、保卫等各方面的活动,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成为文明城市的亮丽风景线。2010年广州亚运会高校志愿者服务项目(见表1)。

表1. 广州亚运会主要高校志愿者服务项目

4.4 志愿活动社团运作化

广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诞生了很多社会组织,其社团组织的发展也蔓延到了高校,高校各种社团、自组织获得发展空间,赢得参与机会,成为“激情亚运和谐亚洲”不可或缺的力量。

亚运会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它是全亚洲最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它及时亚洲的更是世界的体育运动和文化的盛会。高校学生承接着未来的希望,亚运会把他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广州亚运会发掘和发挥高校社团、自组织的作用,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各种原先的社团组织和团体,借助亚运服务的契机,从校园走向社会,提升锻炼和成长的空间。同时,各高校也借助亚运东风,因为亚运而聚集在一起,施展自己的才华。高校体育社团参与和实施城市志愿服务、场地志愿工作、安保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4.5 志愿活动时尚化

志愿者承担着宣传和推广志愿精神的责任,广州亚运会致力于将志愿服务变为人们的时尚生活方式,将志愿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因而所有志愿者应努力提高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提升志愿组织的整体形象。青年志愿中不乏杰出人才,他们将是国家的未来,提高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培养具有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志愿能力和素质相当重要,特别是加强用时尚化手段引导志愿工作,使亚运会志愿服务为引领新时尚、创造新生活。通过各类志愿者组织,集思广益,利用青年志愿者喜闻乐见的时尚文化和微博等新兴媒体引导志愿,让一批又一批的“大拇指”参与到亚运会、我们的城市建设、社区服务当中。如何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引领志愿服务成了志愿者的重点话题之一。数据表明79.2%的志愿者乐于投身“大拇指”、微薄等时尚志愿服务。尤其是微博成为志愿者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平台,用他们喜欢的语言风格宣传志愿理念、传播志愿精神,及时从网络上发现志愿的各种思想动向,从而更好地引领志愿者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

4.6 志愿活动专业化

2010亚运会期间,亚组委招募高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各种培训和考核,建立大学生为团委领导下服务队伍,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基地,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特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不断向品牌化、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各高校对志愿者岗位设定及分配工作安排上结合了学生本身专业特点。例如:比赛期间承担了如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观众服务、场馆运行支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翻译、沟通联络、新闻运行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卫生、运动员陪护、物品分发、广东警官学院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华南师范大学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任务,志愿者活动结合自身专业学科优势,开辟别样天空,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好评。

5 结 论

5.1.参加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人员以在校学生为主,学历以本专科生为主,也有硕士研究生加入。我国高校志愿活动主要由学校组织,与国外自觉自愿的情况有所区别。

5.2 大部分志愿者对体育志愿活动的意义表示认同,但也有部分志愿者受组织管理、宣传激励、分工领域等因素的影响,对志愿活动的认识有差异。

5.3 体育志愿者志愿行为的动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成就动机,归属动机,提升动机,娱乐动机。其中提升动机的平均强度最强,归属动机的强度最弱。

5.4 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特征表现为志愿活动主体化、志愿活动组织化、志愿活动内容生活化、志愿活动社团运作化、志愿活动时尚化、志愿活动专业化。完善规范志愿者法规保障体育志愿者服务。

[1]丁元竹等.志愿者活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第16届亚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通用读本[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欣然.论我国高校体育志愿者的管理原则与机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1).

[4]卢伟鹏.北京地区体育院校“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活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陈宁,丛宁丽.论发达国家体育志愿者实施的基本特点[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动机志愿志愿者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