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2014-07-03 05:45秦燕玲杜尚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手段新课改思维

秦燕玲+杜尚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20-01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次改革涉及的方面之广,要求之多,要求之高史无前例。如新课改显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新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同时要求教育信息化。可见要真正贯彻新课改理念就需要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一、创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目的性

(一)个性化的教学观。新课改要求从标准化教学观走向个性化教学观,因为前者严重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工作就是高文化、高品味、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诊断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发展;使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地、充分地、多姿多彩地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应注重个性。

(二)适应性教学观。新课改要求从强制性教学观走向适应性教学观,消除学生的“被压迫”特点,使教学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然天性。“学校为儿童存在,不是儿童为学校存在”,教师要适应儿童天性,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学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倾向去发展,适应的关键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寓教于乐的教学观。寓教于乐的“乐”字有两层含义,一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指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兴趣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要把兴趣转换成为教学组织的中心工作。培养兴趣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好奇心转变为专注的学习态度;培养兴趣就是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

(四)互动的教学观。学习就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与知识共舞。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协商、质疑、对话、分享和相互帮助,从而实现教学在人际上的沟通与合作。

二、推进教学行为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

1.启发激趣。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前提。2.质疑交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并让他们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3.自我反馈,二次创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主动巩固旧的知识,发现新的质疑点,寻找二次创新机会。在自我反馈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觉地用理性眼光去发现自己或他人在课堂学习中的失误或缺陷,用自己新的“眼光”去寻求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再联想或逆向思维,完成第二次思维创新。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三、创新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学的互动性

创新教学手段就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声音、光色、情景于一体,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把教科书中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源泉,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在积极思维和表述中进行综合、对比、概括、分析、想象、联想、评价,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新课改之必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领悟,并致力于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生态”,适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放飞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最终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超越。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段新课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