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实验

2014-07-03 10:34郭松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玻璃缸大气课外

郭松

摘 要 地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利用地理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等实验手段,简捷、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发现地理规律、认知地理原理的过程,具有将知识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手段和着力点。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地理 地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34-02

地理学科与大自然联系密切,在地理学科中也可挖掘出许多实验教学的素材。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在“做”“观察”“思考”“归纳”“推理”“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课内动手实验

指学生利用学具、教具或其它地理实验器材,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或数据等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

如学习第一册(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中:(一)探讨实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内容: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2.准备材料: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热水一盆、冰块一盆、香、火柴等。3.实验步骤:(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侧;(2)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装冰块的盆上方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洞;(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5)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能发现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4.得出结论:(1)大气从高气压地带向低气压地带运动。这就是大气的运动;(2)大气温度度分布不均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3)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空气环流——即热力环流。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运动”:探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一意义时,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观察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讨论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演示地球仪自转,启发学生思考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进一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等。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了直接经验,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

二、计算机模拟实验

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演示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使学生直观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地理现象、过程、规律,超出了学生的感知范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如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计制作成三维立体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变换,从而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实际上,对于那些时间、空间尺度较大的难以观察的地理环境、现象、过程、规律等,如大气运动、洋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都可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立体、直观地模拟出来。

三、课内演示实验

指充分利用教具、地理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导讲导问,使学生间接获得地理事物感性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较牢固的知识。如学习“地球上的水”“海水的运动”:用洋流演示仪生动地演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的运动过程和分布规律等。利用地理活动挂图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区和日界线划分”“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等知识,能简捷、直观地揭示某些抽象和复杂的地理运动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与灵活运用。

四、课外实践性实验

课外实践性实验指利用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实地操作,获得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课外地理实验与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某些“发现”真理、验证规律的训练。

如确定“当地地理位置”,设计课外活动实验:如何利用“日影观测法”使用竹竿、卷尺、手表等工具粗略计算学校所在的经纬度?指导学生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参与实验操作,计算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孙俊梅.我国中学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04).

[2]潘方平.中学地理实验功能的研究与开发[J].文教资料,2007,(11).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玻璃缸大气课外
大气的呵护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快乐的金鱼嘟嘟
栗伟的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见证光的变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