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7-03 00:05侯永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智力师生因素

侯永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00-0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心理状态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也决定着能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态度积极,学习内容虽难亦易,学习效果显著;反之,学生的学习心理欠佳,态度消极,学习内容虽易亦难,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既含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包括如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学习的操作执行系统,认识活动过程要靠智力去完成。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智力活动要靠非智力因素提供直接动力。两个因素同时存在于学习活动系统之中,同时发挥作用。因此,学习成绩是智力和非智力协同活动的结果。无论缺乏其中哪一个系统,学习都不可能取得最佳成绩。学生间的智力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素质差异并不十分悬殊。95%以上的学生智力都处于正常的状态,都能够学好每门功课,并达到相应的水平。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能有效地改进他们非智力因素品质低劣的状态,其学习态度和成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品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体会。

一、融洽师生情感

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信息交流,而情感是开通师生信息交流渠道的桥梁。情绪、情感,合称感情。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有了感情,就会增加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智力处于激动状态。我们爱学生越深,学生也敬老师越深,信息交流渠道就越畅通,我们不但要爱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爱差的学生,不嫌弃他们,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相信他们能进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平时经常深入学生之中,采取和蔼可亲的教态外,还应着重做到:1.理解现代青少年学生的需要、苦衷、追求等,从总体上缩短心理距离;2.主动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愿望和目标,了解每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方法以及采取的教学手段等;3.培养差生正确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地去完成学习任务;4.随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绩和竞争,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和恢复学生的学习信心;5.如果师生情感产生障碍,教师决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要消除形成障碍的原因,通过思想沟通,耐心细致地工作,求得相互理解。这样做,就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也是集体中的一员,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是值得依赖的。

二、激发学习外语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原因,又是结果,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是更重要的结果。有了师生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还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在教师教学的“磁场”里。这就要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自我需要,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是一种能使学习持之以恒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东西感兴趣,才能学得进去,才能学得轻松愉快。学习兴趣愈高,学习的效果愈好。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常常营造一种轻松、欢乐的气氛,使学生感到亲切,敢说敢讲,允许他们出现语言错误。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新东西感兴趣,并易于接受和掌握。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教具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情达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外,我们常常开展唱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朗诵英文小诗、演英语短剧等各种技能活动,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兴趣领域。

三、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会外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外语。初中一年级,不仅是教学的入门阶段,而且也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算真正全面地打下了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外语课要靠自己经常地、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语言实践来获得技能;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形成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入门开始,教师就应着手培养学生听音模仿、大胆开口、朗读背诵、正确书写等学习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根据生活的一般规律,人类学习语言是音感先行的。教师教单词、句型、对话、课文时,让学生看着教具、模型玩具、卡片、挂图等先听几遍,再开口说和读就容易了。如果这种听力训练反复进行,学生对单词、句型、对话、课文的音感就愈深刻真切,这对学说话、练句型,读课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对rubber、book、chair,我们反复听了几次,当我们在另一个场合看见了这些实物时,耳朵里马上就会产生这些词音的共鸣,这时要说这几个词就会脱口而出。在教学中,如果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习惯,他们就能说得流畅,读得准确,听得清楚,不会形成“聋子外语”和“哑巴外语”,同时写作、语法、翻译等能力也容易提高。

教学实践中表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较充分地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力师生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智力闯关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麻辣师生
欢乐智力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