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情感沟通中的障碍浅析

2014-07-03 00:08吏金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情感

吏金平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1-0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爱”是核心,是灵魂,更是教育的需要。教学互动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融洽程度,即在教学互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作为基础,要想在教学互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主动克服影响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因素,过好情感沟通关。那么在教师方面,哪些因素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呢?

一、不善于主动跟学生接触

在有些教师看来,部分学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越亲近他,他越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为所欲为,破坏教学互动气氛,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挫伤教师的授课激情,不如将其放在一边清静。其实这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师与之接触太少,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引起教师的注意,好让自己获得表现的机会。事实上,如果教师经常与之接触,相互沟通,就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建立友情,也能将这部分学生融入教学互动的氛围之中,他们在被关注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互动。

二、对学生缺少热情

在有些教师看来,有些学生不求上进,甚至坐在教室里“旷课”,还时不时闹点动静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对他们热情不起来。其实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有热情,学生才会讲出心里话,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对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的教师常常是敬而远之的,当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相反,教师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亲近你,关系融洽后就会主动配合你。如此,也就容易建立起教学互动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有些教师对教学不能严格要求

在有些教师看来,以自己的学识应对高中生的求知欲望绰绰有余,不必在备、教、辅、改、考、析和与学生相处的各个细节中认真地做准备。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投入不够,认真细心不够,存在言多行少的现象,最终会失去学生的信任,造成师生情感疏远,不利于教学互动的和谐,难以建立起教学互动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缺乏兴趣爱好

在有些教师看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才是唯一正当的途径,再说学生的基础只有那样,连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都困难,还谈什么兴趣爱好呢?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表现得不冷不热,于是学生原本不太浓的兴趣爱好也渐渐放下了。事实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展现自己已有的相关爱好与特长,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互动中吸引学生、结识学生和了解更多的学生,也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了解教师。

五、偏爱部分学生

在有些教师看来,对少数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一些偏爱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能为教师、班级争光。其实,这种“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严格说来不是对学生正常的爱,而是在为少数几个学生得罪大多数学生,这是得不偿失的事。因为教师偏爱少数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跟教师疏远,同时,受偏爱的少数几个学生也会在集体中受到孤立。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互动就会冷场,没有学生配合,更难建立起教学互动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六、有些教师的言行缺乏定性

在有些教师看来,学生是来接受教育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因而教育语言轻一点,重一点,无所谓。其实不然,教师讲话不注意分寸和场合,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应该是学生的模范。教师要尽力克服言语上的随意性,努力提高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艺术性,真正做到让自身言行更具魅力,更具亲和力。

七、不够宽宏大量

在有些教师看来,教师的尊严不容挑战,教师的威严不容侵犯。于是在教育教学言行中表现出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显得不够宽宏大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降低自己的威信,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情感作为基础的师生关系,要想在教学互动中有序互动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应表现出自身应有的宽宏之量、宽容之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互动中逐渐达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八、带着情绪进教室

有些教师将家庭、社会上形成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无形中将授课对象作为出气筒,委屈学生,其结果是让学生极其反感。一个让学生极其反感的教师能在教学互动中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吗?因此,要想在教学互动中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克服带着情绪进教室的毛病。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