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心理学对德育的几点启示

2014-07-05 20:04聂玉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

聂玉华

〔关键词〕宣传心理学;青少年;德育

宣传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宣传领域,探索宣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学校德育工作包括宣传和教育,将宣传心理学的观点和成果运用到德育工作中,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宣传心理学的观点

1.趋向作用

宣传心理学认为,仅从正面强化正确观点并不能保证人们一定会对错误的观点给予应有的抵制,还必须通过对错误观点的斗争、批驳来提高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要使人们不仅形成对正确观点的肯定趋向,还要形成对错误观点的否定态度,建立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趋向。

2.“自己人”效应

宣传心理学表明,在宣传中存在一种“自己人”效应,即宣传者和受众之间如果建立了一定的亲密感情,彼此存在某些观点的一致性,那么受众一般都会不由自主地、既迅速又容易地接受宣传者的观点。

3.同化评定律

宣传心理学认为持多种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条信息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评价:人们会把和自己立场相距较远的立场评价为相距更远的立场,从而充耳不闻,难以接受;人们会把和他们的立场相距较近的信息评价为和自己的观点更为接近,乐于接受。这分别是宣传心理学中的对比评定律和同化评定律。

4.“合法化”效应

宣传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公开表达了与自己团体相对立的观点,即使在团体以后对该问题作出明确结论时,也往往仍然固执地坚持己见,并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独立”的观点。而如果是团体内部的对立观点,要改变团体成员原来隐藏着的对立观点则容易得多。这在宣传心理学中被称为“合法化”效应。

5.“权威者”效应

宣传心理学实验资料证明,宣传者的权威性直接关系到宣传的效果。如果受众认为宣传者是一位有威望的权威人士,那么受众就会看重他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模仿。同时,他们也更愿意相信他所展示的内容,受他影响的程度就更大、更深。

二、宣传心理学的启示

1.从纠错开始,创德育机会

趋向作用启示我们,要善于从错误中寻求德育切入点,提高学生对所犯错误的免疫力,从而培养学生避恶趋善的品质。

就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言,他们常常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其实正是德育的巨大资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做过这样一件事:他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了一个雀巢,里边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恼。二十多年以后,这个学生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他说:“当时您没有严厉地批评惩罚我,但我总觉得从打了那一弹弓之后,世界上的小鸟的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

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巧妙地利用这个学生的错误激起了他内心的矛盾,唤醒了他的自我教育。让学生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内心的自责和内疚,从而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这样的教育效果远比直接告诉他要爱护鸟类、保护自然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所犯的错误中受到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它所产生的内心震撼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对错误产生更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统一“战线”,促德育实效

“自己人”效应提示我们,要使德育产生实效,德育工作者必须做学生的“自己人”,彼此之间建立真诚的朋友关系。

情感是德育的血和肉,它在德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师生之间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甚至是批评与被批评的关系,那么学生对老师永远只能是敬而畏之,畏而远之。情感因素被抽去了,德育就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德育效果就很难产生。所以,要想产生理想的德育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隔膜感,成为学生的“自己人”。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自己人”效应会让我们的德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学生出发,展德育魅力

同化评定律告诉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不要将目标一味拔高,内容“假大空”,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而要从学生本身的思想、生活出发,在他们能够接受的立场附近寻找教育切入点,因材施教。

“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这个中学生的话可以说是触到了我们德育的痛处。卢梭说:“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忽视了对象的实际,忽视了对象的区别,远离了对象的立场,我们的德育怎么会有效果!

所以,要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切合学生的心灵,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寻找教育目标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学生乐于接受的立场附近寻找教育切入点,在理解中去引导学生。

4.从团体借力,德育无形化

“合法化”效应说明,我们德育工作要学会借助学生团体开展工作,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工作需要做得超前,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往往是在做亡羊补牢的工作,问题明朗化了,后果出现了,我们才想方设法去教育、去堵塞漏洞。滞后被动的工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做先知先觉者,做有心人,敏锐及时地从“风吹草动”中预知可能出现的事态。当事情有苗头时,我们可以及时开展主题班会课,组织团体活动等,通过了解学生的观点、团体的倾向等信息,让学生能及时意识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发状态,让教育在无形中起作用。这种无形中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生自愿、自觉地进行了调整,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才是高明的教育。

5.借权威之力,增德育影响

“权威者”效应显示,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主导,更是主体,他自身的道德示范作用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即通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长期从事德育研究的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如果教师把教育内容渗透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学生就会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生会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甚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

教育观念上,很多教师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观和素质观,唯分数成绩论英雄;具体师德表现上,时有辱骂、体罚、甚至虐待学生的现象见诸报端。这样的师德,何以为人师表,谈何德育!

李镇西说:“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品学修养所凝铸成的威望是一面看不见的旗,是一句没有声音的口号,它能给受教育者以深刻的、终生的影响。

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良好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的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桐乡,3145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青少年德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