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2014-07-05 12:27晏力聃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植被

晏力聃

(贵州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阳 550000)

1 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关系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是为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远等,其工程结构类型有大坝、堤防、水闸、水电站、抽水站、水库等。水土保持则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利用山丘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保持、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水土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是相互阻碍但也是相互依存的。水利工程建设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当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由于相关规范的制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也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时带来众多阻碍。两者相互阻碍,但也是相互依存的。

2 水土保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该水库位于我国一大重点水域,对于该水库的治理工作是治理相应水域的一项重点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 169 km2,主要是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兼顾发电。该工程总占地面积5 735.78 hm2。工程需要开挖土石方总量8.33×106m3。该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会带来如下影响:①施工中,会不可避免的扰动原地貌,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②还会对周围的其他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等造成影响;③工程建设中所必须的大量土方开挖工作,会对原地貌造成损坏,造成区域内的原有生态景观发生改变;④因为工程建设临近河道,大量的弃土弃渣,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除,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危害当地及下游的生态环境[2]。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要依照所评价工程的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来综合选择。在时间上,要保证指标能够反映出作业时水土保持环境要素的实际改变情况;至于空间上,要确保指标能够反映出建设区域内部不同的空间水土流失情况、防治效果差异情况等。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依照以下原则:①客观性,选取的指标必须是客观存在、符合该区实际情况的;②独立性,选取的指标间不应该出现重叠、尽量保持没有因果或运算关系,单个的指标能够体现出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同方面;③可度量性,所选指标要保证能用数量进行表达。

2.3 单因素评价指标的确定

2.3.1 水土流失治理度(Y1)

水土流失治理度是表示水利工程的项目建设区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的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在采用这一指标计算时要注意,水土流失总面积不仅包括本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还涵盖了该区域原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利用此指标,能够有效体现工程建设单位对自身防治区内水土流失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的评价。这个指标一般采用综合调查法来确定区域水土流失情况、防治情况和实际完成的各项措施量等信息进行计算[3]。

2.3.2 扰动土地治理率(Y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员、机械等的行为,都会不同程度的扰动征用土地,使原地貌的水土流失程度加大。而此时,采用施工迹地整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等方法,可以对扰动土地进行整治,而整治的程度则就是扰动土地治理度。这个指标直接体现建设活动对区域影响的广度和恢复度。

2.3.3 弃土弃渣拦挡率(Y3)

建设施工中由于开挖地表所造成的废土废渣,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遇到雨天,便会进入河道、淤积水库,影响工程效益。对拦挡设施进行有效配置就是一项科学的方法,不但可以降低工程破坏程度,还能将这些废弃物重新利用。弃土弃渣拦挡率就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拦挡的弃土弃渣的百分率。

2.3.4 植被恢复率(Y4)

在工程建设中,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原有植被的破坏。而这些植被恰恰是保持水土的重要元素。为了有效的保持水土,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被破坏地区的植被进行必要的恢复。此处的植被涵盖了林木、草地以及农作物等内容。对这一指标的信息采集可以利用建设前后的有关综合调查来完成。

2.3.5 绿化率(Y5)

工程完工后,该区域的原有土地利用状况肯定会发生变化。为了恢复区域生态景观,美化环境,要对需要绿化的土地进行绿化。根据乔灌草综合配置的原则进行美化。绿化率指标指实施绿化的面积占区域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的比率。

2.3.6 植被覆盖度(Y6)

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采用乔木、草皮等植被来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植被覆盖度指标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的乔木、草皮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比率。这个指标依照垂直投影的面积比率能够掌握植被的存活率,还可以直接衡量出植被覆盖措施是否有效果以及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作用。对于指标的信息搜集一般都是进行样方调查或者是样线调查。此外,对于某些项目范围比较大的水利工程,能够采用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采集信息。

2.4 水土保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单因素评价是目前对这一方面评价的缺陷。因此,本文就选择结合这6个因素对该水库的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依据不同指标值的大小划分出5个等级,将不同的级别赋予不同的取值范围,接着对各指标实行归一化处理。依据当前的有关资料、信息对以上6项指标的级别予以划分。利用问卷调查法确定出不同指标的权重Zi见表1。

表1 单因素评价指标赋值分级

水土保持环境影响指数(IE)定义为:

按照IE值将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分为5级,见表2。

表2 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IE)分级

3 结语

使用综合的方法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且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下,水利工作者要迫切研究综合的评价的方法。从而建立起生态环境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1]李吉玫,徐海量,宋郁东,张占江.伊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J].干旱区水资源与环境,2007,21(03):39-43.

[2]徐广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34(06):35 -36.

[3]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甘江河燕山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R].郑州: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04.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水土保持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