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池套养青虾技术

2014-07-08 01:51俞小先姜增华
河北渔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虾放苗罗氏

俞小先+姜增华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1.007

2012年我们在一口2.2 hm2,净水面1.87 hm2的池塘单养罗氏沼虾。2月27日购罗氏沼虾苗220万尾,4月9日又购苗100万尾。由于在温棚培育罗氏沼虾幼虾过程中操作失误,致使罗氏沼虾苗培育成活率不高,至5月10日拆棚放养时,早期苗的培育成活率约为30%,比正常降低了10%左右,后期苗成活率约为70%。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又发现部分罗氏沼虾体长达到4~5 cm后生长非常缓慢,为保证全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6月中旬补放抱卵青虾6 kg,进行罗氏沼虾套养青虾。至9月25日,共捕捞上市40~80尾/kg罗氏沼虾9 100 kg,11月2日共收获体长3~5 cm青虾苗种425 kg。罗氏沼虾产值28.7万元,青虾苗产值1.7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5.8万元。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0.67~2 hm2,进排水系配套,沙壤土或粘土为好,池埂要求坚实不渗漏,增氧和进排水机械配套,水源水质需符合罗氏沼虾养殖用水要求。

2温棚建造

在池塘中开挖占池塘面积10%~12%,宽度10 m,保水深度1.3~1.5 m类似沟渠的小长条池塘1~2口,搭建罗氏沼虾苗培育温棚,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投喂饵料用小船一只、进排水机械等。同时需安装或者检修热水炉和输水管道,储备好适量煤炭,保证热水炉正常工作。一般2 000 m2温棚安装一台直径1.1 m,容量1.5 t的不锈钢热水炉即可。

3放苗前准备

整修好温棚后,需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在放苗前20 d左右使用生石灰1 200 kg/hm2兑水后泼洒。消毒后视气温状况,在放苗前7~10 d进水100 cm,开启热水炉对温棚水加温,并适量施用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满足虾苗进棚后的活体饵料。进水后需每日开启微孔管道增氧3~5 h,以便优化水质。待水温稳定在24 ℃左右后即可放苗。

4罗氏沼虾苗培育

罗氏沼虾套养青虾模式,罗氏沼虾的产量需控制在4 500 kg/hm2左右,放苗数量按照4 500 kg/hm2设计,一般早期苗(2-3月份)放60万~75万尾/hm2,中后期苗(4-5月份)放30万~45万尾/hm2,平均放虾苗90万~120万尾/hm2。因为罗氏沼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都略低于青虾,如果罗氏沼虾苗放养过多、产量过高时,水质易变差导致青虾较难成活生长,最终导致青虾产量极低。

虾苗在温棚培育过程中主要注意水质调控和饵料投喂管理。早期低温时要保持水温在24 ℃,中后期加强对水质的观察,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动态,日温差控制在3 ℃以内,透明度要维持在25 cm以上。晴天中午前后适当换水10 cm左右,一是提高透明度,二是防止因光合作用使池水pH值急剧升高。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温棚中不可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质,因为一般情况下温棚水质较肥,氨氮含量相对较高,使用生石灰后,非离子氨浓度随着pH值升高而急剧增大,对罗氏沼虾的毒性也急剧增大。全周期需不间断增氧,保证高溶氧状态,同时高溶氧能够更快地将氨、亚硝酸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盐或者硫化铁的沉淀。每7~10 d适当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生物制剂10~15 mL/m3改良水质。

饵料管理方面,如果能做到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份的合理配比则可降低饵料系数,降低饵料用量,减缓温棚水质富营养化的进程。早期饵料蛋白含量要在42%以上,中后期蛋白含量要在40%以上,饵料粒径需适口,初期可投喂鱼肉浆或者蒸鸡蛋粒,3~4 d后可投喂破碎料,中后期饵料管理主要注意观察剩饵情况。一般日投饵3~4次,1 h后发现有剩饵,说明投喂量过多,可适当减量。

5池塘准备与罗氏沼虾幼虾放养

在温棚培育期间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整、消毒、进水、适当施肥。5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拆棚放苗,在放苗前要估算或者捕捞计算罗氏沼虾苗数量,如果数量太多可出售部分幼虾,数量不足的话,青虾放养的数量要增加。

6青虾放养

模式一:放养抱卵青虾。在5-6月间选择体长4.5 cm以上的抱卵青虾直接放养于池塘中自然繁殖,或者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单独投喂管理,青虾卵孵化后便于回收种虾。该模式池塘中不可放养鳙,否则青虾苗成活率非常低。放养数量一般为3~4 kg/hm2。

模式二:放养青虾苗。使用水深1.0~1.2 m、占罗氏沼虾池塘面积5%左右的一口小池塘,配备微孔管道增氧设施,进行青虾苗繁育。如果是冬春季节放青虾亲本(雌雄混放),则放体长3~5 cm青虾75~90 kg/hm2,如果是4-6月放养抱卵青虾,则放体长4.5 cm以上抱卵青虾90~105 kg/hm2。卵孵化后的虾苗培育期间一是注意视水质状况,每10 d左右在晴天中午施用发酵后的有机肥或豆浆培育浮游生物,水质透明度保持25~30 cm,这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和苗期生长速度的关键,其次是保持育苗水体高溶氧状态,夜间最低时底层水溶氧不低于3 mg/L,再次,幼体变态为幼虾后,肥水的同时需要搭配投喂粉状配合饵料,饵料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随着幼虾的生长,人工饵料投喂量要逐渐增加,同时可在池塘中移植水生植物和悬挂网片供幼虾栖息。虾苗培育期间可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待幼虾长至2 cm后可捕捞放养至罗氏沼虾池塘,放养密度约30万尾/hm2。

7日常管理

7.1水质调控

养殖罗氏沼虾饵料投喂量较大,中后期水质富营养化较严重,调控方法一是换套池水,透明度达到25~30 cm后需及时换水,二是定期(一般每15 d)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三是凌晨开启增氧机至天明,午后开增氧机3 h左右,如果连续阴雨天气,夜间增氧时间要提前。

7.2饵料投喂

早期饵料蛋白含量40%左右,中后期38%~40%,饵料粒径要适口,在7月初以后可补充投喂螺蛳肉等鲜活饵料。日投喂2次,定时沿池塘四周浅水处均匀撒洒,投喂量主要依据一小时后几乎无剩饵为标准而增减,同时需考虑天气状况、溶氧水平、水质状况、虾活动情况、是否集中脱壳期等因素而增减饵料量。

7.3病害预防

罗氏沼虾常见疾病有褐斑病(黑壳病、黑鳃病)、肌肉白浊病、甲壳溃疡病、烂尾病、纤毛虫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生与池塘综合理化因子恶化后,虾体感染病菌或纤毛虫有密切关系,按照水质调控要求调控好水质后,一般较少发病。一旦发病后,细菌性疾病可用碘制剂、氯制剂等进行治疗,纤毛虫类疾病可按0.6 mg/L浓度泼洒ZnSO4•H2O。一般用药两天后,需要换水30~40 cm,并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8捕捞

进入7月份后,早期罗氏沼虾苗有部分已经达到60~80尾/ kg,此时市场价格一般较高,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开始捕捞上市。捕捞一般采用拉网的办法,然后挑选符合上市规格的成虾出售。一般全周期捕捞罗氏沼虾8次,直到9月底10月初水温下降至20 ℃时捕捞结束。

青虾的销售有两种方法,一是作为苗种出售,在罗氏沼虾捕捞结束后,青虾继续留塘饲养1-2个月后捕捞出售,此时青虾规格相对较小,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比例低。二是继续饲养至元旦和春节,在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较高时出售成虾。前一种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够使池塘得到更长的休养时间,后一种获利会更多。

(收稿日期:2013-09-23)

猜你喜欢
青虾放苗罗氏
诗意的劳作
孤独也不是坏事
爱美的小青虾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示教
青虾一年三茬高效养殖模式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