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足球脚背内侧踢球科学教法新探

2014-07-09 17:40蒋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踢球教法身体素质

蒋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参加到这被誉为“世界第一”的运动当中。目前,我国的体育教材中有关低年级足球教学的内容尚无定论。儿童的生理、心理同成人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促使儿童身体、技术的同步发展。对足球而言,踢球的远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技术学习中,既要考虑到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同时也要增加他们的踢球远度。为此,本文对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并对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查阅国内小学生足球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儿童的生理、心理的文献,参照儿童训练的原则及生长发育规律后。本文为小学足球教学中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

1.2 实验法:

1.2.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方洲小学报名参加足球队的一年级男生30名(出生年月为:2003.9~2004.8),并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成三组。

1.2.2 实验方法:

(1)制定计划:利用每周一次课后兴趣训练实施教学内容。其三种教法见表(一)

(2)测试指标:根据实验目的,选定学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踢球的远度为指标。如图(一)。

(以A点为踢球点,以8米宽范围为限制区,以体育常规方法测量踢球远度。单位:米。)

(3)测定各组实验前的原始成绩(踢球远度)。其成绩呈正态分布。

(4)经一个学期共十六节课的实验后测定各组踢球远度。

(5)对各组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对测量所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后得到结果如下:

三组所测得原始成绩分别为XA=5.98米;XB=6.48米;XC=6.21米。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后得到表(二)

从表(二)可以发现,三组原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教法的实验。

对三组分别用不同方法训练一个学期后,再测得踢远成绩,并将该成绩与实验前进行比较。见表(三)

3.结果分析:

3.1 从三种方法的练习比重来看他们的效果差异。

B组相对于其他两组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在这种练习方法下,一方面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较另外两种方法提高的更快;另一方面儿童也学到了正确的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根据运动迁移理论,其运动能力迁移到踢球的技术中,使技术+素质发挥了更大的功效,因而踢球最远。

A组和C组的学生对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掌握可能要好于B组的学生,但在儿童期对踢球远度起更重要作用的还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因而他们技术与身体素质的效果总和要小于B组的学生。同样,A组学生成绩要好于C组学生成绩。

3.2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的全面身体素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肌纤维较细,各项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及身体平衡能力差。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效果。同时,在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重视和加强儿童全面身体训练,使儿童身体各部位、各系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促进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同时,儿童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也处于发展初期,通过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教学,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代足球运动正向全面、快速的方向发展。比赛中争夺日益激烈,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训练是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的必要条件。抓好儿童期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有助于儿童掌握规范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对技术的运用效果,为他们以后的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更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应以发展儿童的身体基本活动技能为主。通过各种趣味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的基础。

因此,在儿童足球教学训练中,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技术练习为辅的训练方法是符合儿童生理特点、训练要求的。

4.小结:

4.1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全面的身体素质。

4.2 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技术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其踢球远度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参加到这被誉为“世界第一”的运动当中。目前,我国的体育教材中有关低年级足球教学的内容尚无定论。儿童的生理、心理同成人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促使儿童身体、技术的同步发展。对足球而言,踢球的远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技术学习中,既要考虑到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同时也要增加他们的踢球远度。为此,本文对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并对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查阅国内小学生足球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儿童的生理、心理的文献,参照儿童训练的原则及生长发育规律后。本文为小学足球教学中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

1.2 实验法:

1.2.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方洲小学报名参加足球队的一年级男生30名(出生年月为:2003.9~2004.8),并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成三组。

1.2.2 实验方法:

(1)制定计划:利用每周一次课后兴趣训练实施教学内容。其三种教法见表(一)

(2)测试指标:根据实验目的,选定学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踢球的远度为指标。如图(一)。

(以A点为踢球点,以8米宽范围为限制区,以体育常规方法测量踢球远度。单位:米。)

(3)测定各组实验前的原始成绩(踢球远度)。其成绩呈正态分布。

(4)经一个学期共十六节课的实验后测定各组踢球远度。

(5)对各组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对测量所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后得到结果如下:

三组所测得原始成绩分别为XA=5.98米;XB=6.48米;XC=6.21米。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后得到表(二)

从表(二)可以发现,三组原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教法的实验。

对三组分别用不同方法训练一个学期后,再测得踢远成绩,并将该成绩与实验前进行比较。见表(三)

3.结果分析:

3.1 从三种方法的练习比重来看他们的效果差异。

B组相对于其他两组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在这种练习方法下,一方面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较另外两种方法提高的更快;另一方面儿童也学到了正确的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根据运动迁移理论,其运动能力迁移到踢球的技术中,使技术+素质发挥了更大的功效,因而踢球最远。

A组和C组的学生对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掌握可能要好于B组的学生,但在儿童期对踢球远度起更重要作用的还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因而他们技术与身体素质的效果总和要小于B组的学生。同样,A组学生成绩要好于C组学生成绩。

3.2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的全面身体素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肌纤维较细,各项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及身体平衡能力差。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效果。同时,在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重视和加强儿童全面身体训练,使儿童身体各部位、各系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促进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同时,儿童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也处于发展初期,通过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教学,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代足球运动正向全面、快速的方向发展。比赛中争夺日益激烈,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训练是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的必要条件。抓好儿童期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有助于儿童掌握规范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对技术的运用效果,为他们以后的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更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应以发展儿童的身体基本活动技能为主。通过各种趣味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的基础。

因此,在儿童足球教学训练中,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技术练习为辅的训练方法是符合儿童生理特点、训练要求的。

4.小结:

4.1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全面的身体素质。

4.2 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技术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其踢球远度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参加到这被誉为“世界第一”的运动当中。目前,我国的体育教材中有关低年级足球教学的内容尚无定论。儿童的生理、心理同成人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促使儿童身体、技术的同步发展。对足球而言,踢球的远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在儿童的足球技术学习中,既要考虑到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同时也要增加他们的踢球远度。为此,本文对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并对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查阅国内小学生足球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儿童的生理、心理的文献,参照儿童训练的原则及生长发育规律后。本文为小学足球教学中脚背内侧踢球设计了不同练习比重的教法。

1.2 实验法:

1.2.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方洲小学报名参加足球队的一年级男生30名(出生年月为:2003.9~2004.8),并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成三组。

1.2.2 实验方法:

(1)制定计划:利用每周一次课后兴趣训练实施教学内容。其三种教法见表(一)

(2)测试指标:根据实验目的,选定学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踢球的远度为指标。如图(一)。

(以A点为踢球点,以8米宽范围为限制区,以体育常规方法测量踢球远度。单位:米。)

(3)测定各组实验前的原始成绩(踢球远度)。其成绩呈正态分布。

(4)经一个学期共十六节课的实验后测定各组踢球远度。

(5)对各组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对测量所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后得到结果如下:

三组所测得原始成绩分别为XA=5.98米;XB=6.48米;XC=6.21米。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后得到表(二)

从表(二)可以发现,三组原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教法的实验。

对三组分别用不同方法训练一个学期后,再测得踢远成绩,并将该成绩与实验前进行比较。见表(三)

3.结果分析:

3.1 从三种方法的练习比重来看他们的效果差异。

B组相对于其他两组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在这种练习方法下,一方面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较另外两种方法提高的更快;另一方面儿童也学到了正确的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根据运动迁移理论,其运动能力迁移到踢球的技术中,使技术+素质发挥了更大的功效,因而踢球最远。

A组和C组的学生对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掌握可能要好于B组的学生,但在儿童期对踢球远度起更重要作用的还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因而他们技术与身体素质的效果总和要小于B组的学生。同样,A组学生成绩要好于C组学生成绩。

3.2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的全面身体素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肌纤维较细,各项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及身体平衡能力差。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效果。同时,在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重视和加强儿童全面身体训练,使儿童身体各部位、各系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促进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同时,儿童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也处于发展初期,通过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教学,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代足球运动正向全面、快速的方向发展。比赛中争夺日益激烈,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训练是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的必要条件。抓好儿童期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有助于儿童掌握规范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对技术的运用效果,为他们以后的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更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应以发展儿童的身体基本活动技能为主。通过各种趣味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的基础。

因此,在儿童足球教学训练中,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技术练习为辅的训练方法是符合儿童生理特点、训练要求的。

4.小结:

4.1 在儿童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发展他们全面的身体素质。

4.2 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技术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其踢球远度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踢球教法身体素质
踢球
学习、踢球两不误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两猴踢球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