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高效性的研究

2014-07-09 16:39陈颖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高效性新课程

陈颖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也就是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象征着知识的权威,而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师生的表现也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得而知。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带领下,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都有了很大转变,教师不断响应新课标的理念,积极转化教学观念,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传统课堂低效率的教学表现,我们就能够看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性以及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高效性的促进效果。

一、低效率教学的表现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怎么学习数学的问题。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时,有一副情境图,图中有一列6节长的小火车,每节规定坐四人。老师:根据图,你能够提出什么相关问题?学生1:小火车一共能装多少人?学生2:4+4+4+4+4+4=24(人)。学生3:4×6=24(人)。以上教师虽然使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也按照自己的设计教给了学生,但是挖空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推到最后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式并不常见,也并不利于学生的接受,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下面将对低效率教学的表现作出浅要分析。

1.学生不能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

教师教授的知识虽然传达到学生那里,但是关键要看学生理解掌握了多少,对吸收的知识是否进行了“内化”,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一部分。对已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也是影响后面学习近况的原因之一。学生不能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也是低效绿教学的表现之一,说明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应定期检查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好已学知识后,在进行新知识教学的展开,从而既确保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教学进度。

2.课堂纪律不能很好的维持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是确保课堂高效性的前提。因此,课堂纪律不能维持是低效率的教学表现之一。混乱的课堂纪律等不良现象的产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的效率,延缓数学课程的进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组织好纪律问题。要求学生在书写或阅读时保持安静,这是维持课堂秩序正常的根本条件之一。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教师不再是教育行为当中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学会自己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作为课堂的教学主体,能够使数学教学课堂变的活跃起来,学生对于自己掌握课堂的情况也会变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将原有被动学习的模式转换为自主探求知识的状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学会自主参与学习,从而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思维

新课改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长久坚持学习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主要是对读、写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了解文字的奥妙,再加以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能够读懂不同词藻组合的含义,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学习带来的新鲜感能够让他们逐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媒体较为感兴趣,且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能够让课本上的内容变的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3.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

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确保学生能够吸收学科知识并学会灵活掌握,且在学习书本知识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年级较低且注意力较为分散的小学学生就更有必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目光,确实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读书、讨论等教学方式交替进行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新鲜感,还能使学生兴奋起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是指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获取最大的收益。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没有教师及时的指导,课堂的教学效益则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要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知识,促进课堂高效性的进行。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好比是船只的领航人,只有教师明确方向,不让自己落伍,才能更好给予学生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好学期的课时计划,切实执行每一步,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其次,教师还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通过引入新颖的课外知识扩充小学生较为狭隘的知识面。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品性,对于课堂教学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该原则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确保课堂的教学进度,使学生们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多出时间复习并巩固知识。一节课质量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效率,高效的课堂是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获得最大利益,并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能够高效地进行,并学会对课堂的灵活应变和调整,从而向学生更好地传授知识。

【作者单位:福州市湖滨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高效性新课程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