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2014-07-09 17:01李华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春雨文章作文

李华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对于写作文大部分孩子都抱着惧怕、应付的态度,作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从儿童作文心理来看,积极的情感是作文活动的内驱力。而作为教师努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登山则情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丰富的情感倾注于客观世界,把儿童的巨大内驱力引发出来。为此,我通过“四心”,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1、用爱心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文课上我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从不点名批评任何一个作文中有问题的学生,也尽量不漏表扬一个即使只有一鳞半爪妙言的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a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像、推断,去剖析、感悟,从而成就一篇篇言之有物的文章。我还尽量多与学生一起活动,如参加热火朝天的书市活动,活动课上让全体同学尽情参与各项活动,班队课上不乏意趣盎然的各类游戏……一项项有趣的活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使学生一气呵成,把活动的过程诉诸笔端,写出了生动、形象的文章,把主体的热情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2、用童心点燃情感的火花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只有学生胸中时时洋溢着激情,他们下笔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作文的第一步应当是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学生动情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记得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不知谁叫了一声“下雨了”,学生的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向窗外,望着绵绵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学生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刚巧下课铃响了,于是我让大家出去“玩春雨”,要求去亲亲春雨,和春雨握握手,观察春雨姑娘。望着手心上的颗颗雨滴,有的放到眼前细看好像跟它说话似的。有的用舌头舔舔,尝尝春雨的味道。学生开心极了,观察得也特别仔细,回教室后学生们二话没说,奋笔疾书,把当时的情景真实地描绘出来,一篇篇发自内心体验,流淌着真情实感的文章跃然纸上。

写人叙事的文章可通过情景再现法,唤醒学生的感情,写景状物的文章可以通过现场观摩、实物展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唤起情感,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心灵也得到了感情的熏陶,产生情感冲动此时下笔为文,何愁学生无话可说,何愁学生不流露真情,何愁学生不主动参与呢?“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而,我处处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生活为我们创设的情景,去发现生活中、自然中的美,启发学生在享受美中捕捉作文灵感,乐于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出绚丽的色彩。

3、用信心放飞想象的翅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像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因此,指导小学生写想像作文,正是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了他们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

我指导学生的想像作文包括四大类:一是在原课文的基础上想像续写、改写;二是写奇思妙想,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新理念、新设计写成文。三是编写故事、儿歌。儿童爱读、爱说、也爱写,要鼓励他们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编写童话、儿歌和科幻故事。四是通过拼图、制作、选图、构思,最后用语言写成故事的作文样式。对于学生写想像作文,我都大力鼓励、认真批阅,把佳作发表在班级的小荷初露角上,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引导想像作文,让学生体验到未曾经历过的感情,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勇于尝试、创新的精神,拓宽了作文的领域,让“巧妇”“有米下锅”,勇于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4、用耐心提供多层面的参与机会和多功能的活动资源

古人讲写作,一向主张先“放”后“收”。这是很有道理的。所谓“放”,就是学生在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这是很要紧的。因为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思想解放”是十分必要的:他在提笔为文时,倘能但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的话,就自然能大胆抒发、放笔行文,而这种写作的“心理状态”,正是作文这一行为过程所亟须的。其实,不止是初学作文时要“放”。我认为:“放”,应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一种天性,应贯彻始终。但一开始强调先“放”,多写“放胆文”或“大胆文”。“放”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强调“收”,使习作者注意对文章的修剪、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收”,就是对文字(炼字锤句)的考究,对文面(行款格式)的讲求,以及对文体(体裁样式)的留意等。对文字不能润饰,对文面从不讲求,并缺乏起码的“文体感”,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就不是“小问题”而是“严重缺欠”了。

总而言之,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有意识地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春雨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