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 爱心 信心——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孙菊生挂点指导全南县扶贫开发纪实

2014-07-10 02:37陈志诚
老区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芳香

□ 廖 雷 陈志诚

孙菊生副主席(中)在中寨乡敬老院看望老人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是原中央苏区县。近年来,全南县以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区位偏僻封闭、自然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滞后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南贫困落后的面貌仍然没有改变。2013年8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由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孙菊生挂点全南县指导扶贫开发工作。

孙菊生心系全南扶贫事业发展,牵挂全南困难群众冷暖,在短短了几个月时间里,几度亲临全南县指导扶贫工作,看望困难群众。这正如他携省煤田地质局、省招标咨询集团公司、中电投江西省分公司到全南县开展“四个一”组合式扶贫调研时在座谈会上告诫大家的那样:“我们到全南开展扶贫开发,一是要用真心,二是要有爱心,三是更要有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孙菊生副主席在全南县天龙林业公司调研

真心:多为群众做好事实事

“真想不到离县城这么近的村庄还这么贫困!苏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贡献,现在他们的生活还很苦,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去帮扶他们……”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腊坑距县城7公里,有62户238人,其中贫困户32户131人,占总人数的55%。该村组95%以上农户仍住在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破旧土坯房里,不通自来水,不通有线电视,不通公路不通班车,进出是6公里泥巴路,坑坑洼洼,车辆难进,雨季更是无法通行,村里的小学生每天上学都要步行10多里路;村组80%以上是“望天丘”、“冷浆田”,无法引灌,水稻只能种一季,耕地抛荒率超过50%,如遇上自然灾害,基本颗粒无收,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穷山窝。2013年12月11日, 孙菊生在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腊坑调研,当走进村民曾龙炎家,看到只有一间12平方米的土坯房,半间隔成卧室半间隔成厨房,隔壁是臭气熏天的牛栏,人畜混居时;当看到村民曾良清夫妇带着4岁的小孙子住在木板楼上,上下要经过一段15格的腐朽摇晃、极其危险的露天土木梯时……孙菊生为全南苏区农村触目惊心的贫穷落后状况深感痛心,嘱咐随行的省扶贫挂点单位扶贫工作组人员一定想办法,尽快让全南苏区人民脱贫致富。

“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狠抓实效,我们省扶贫挂点单位要用真心去扶贫,要各尽所能,在办实事、办好事、见实效上下功夫。”在全南扶贫开发座谈会上,孙菊生作为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挂点全南的领导首先铿锵有力地表态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并当即决定成立省扶贫挂点单位对口全南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做好定点扶贫开发规划工作,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定期沟通反馈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尽快让全南苏区人民脱贫致富。在孙菊生的关心支持下,一个个扶贫项目得到规划落实。如今投资7.8万元的自来水通到了全南县城厢镇镇仔村腊坑,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总投资达590万元的通村组硬化工程也筹备好了资金,马上进入施工阶段。同时,其他扶贫项目也加快推进,省招标咨询集团公司投资40万元硬化全南县龙源坝镇坪山村双坑村民小组的通组公路已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当地251名群众长期以来沿崎岖羊肠山道出行的难题。

爱心:心系困难群众冷暖

“孙副主席是一个热情和蔼很有爱心的人,他一来到我们敬老院就主动亲切地与我们一个个握手,嘘寒问暖,他还到我们的卧室摸摸铺在床上的被子,问我们棉被够暖吗?进厨房、餐厅看看挂在墙壁上的菜谱和我们吃的饭菜,问我们吃得怎么样?……提起孙菊生2014年春节前夕到全南县中寨中心敬老院走访慰问的情景,老人们还记忆犹新,争相道来。“临走之时,孙副主席还不忘嘱咐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要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为我们安享晚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前要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使每一个困难群众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孙菊生调研和走访慰问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孙菊生心系困难群众冷暖,在短短了几个月时间里,先后深入到全南县城厢镇、南迳镇、中寨乡等地走访慰问,走田坎、进村庄、访企业、入学校,一路轻车简从,风尘仆仆,看望困难企业、困难学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困难职工、困难学生。每到一处,孙菊生都与他们亲切握手和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有时,在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孙菊生还要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除了听取县乡的工作汇报外,还专门邀请村民代表座谈,听大家亮家底、说困难、谈打算,仔细考察村子的发展现状,探寻总结脱贫致富的做法和经验,深入思考谋划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路径和举措,探索扶贫开发的契入点,希望通过扶贫开发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全南困难群众黄小平、卢细妹、钟井兰等不会忘记,2014年春节前夕,孙菊生冒着严寒,给他们送来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坚定了他们战胜困难信心;全南县城厢小学的学生不会忘记孙爷爷的教诲,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建设好家乡;全南县天龙林业公司的困难职工不会忘记,孙菊生进企业、访职工,召开座谈会,帮助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情景……

孙菊生心系困难群众冷暖的爱心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心,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干劲。2013年该县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安排所有的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驻县)单位定点扶贫省、市级贫困村,全县790名各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户,送资金、送技术、送服务,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钓,实现了贫困村定点扶贫帮扶和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帮扶全覆盖。

信心: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扶贫的根本目标是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才是群众致富的主要因素,扶贫的关键是因地制宜选择好的产业”、“产业培育不起来,群众收入上不去,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实地调研后,孙菊生针对全南苏区人民的贫困状况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提出了:“贫困不可怕,我们要有信心……要因地制宜选择好的产业,用好用足1000万元扶贫攻坚产业化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南人民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于这个思路,近年来,全南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先后制定了《南方林木种苗基地县建设十年规划》、《全南县芳香产业发展规划》、《全南县花木产业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芳香苗木、蔬菜、果业、葡萄、生猪、工业用材林和油茶等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特色提升农业产业竞争优势,着力拓宽农民致富的渠道。该县先后引进了全南县金丰生态种养有限责任公司、全南县一品果菜开发有限公司、全南全兴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全南现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全南高山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市金龙源农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寨乡中坑香蜜园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推动了该县芳香苗木、蔬菜、果业、生猪、工业用材林农业产业迅速发展。2013年,该县新发展芳香花木基地1万多亩、改良果业面积1万多亩、建成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面积为5300亩、新增葡萄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新建年出栏千头以上的猪场有7家。目前,全县已建成百亩以上芳香花木基地30余个,总面积达7.7万亩,产值达7亿元,带动1.1万多户农民受益;蔬菜常年播种面积10万亩,总产值3亿元;建成果业面积4.3万亩,其中柑橘面积3.6万亩,脐橙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建成葡萄种植面积达2600亩;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的猪场有32家,年生猪出栏27.9万头,存栏17万头;种植工业用材林桉树面积6.7万亩、油茶2.7万亩。

该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如今,走进芳香苗木种植专业村――全南县南迳镇黄云村,远远就看到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成片桂花树林之中,进到村口,一股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该村党支书谭德财说,黄云村目前已经种植桂花等芳香树种700余亩,靠着这一棵棵流金淌银的“摇钱树”,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种植芳香树种效益有多好?黄云村村民刘成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砍木头是论立方卖,每个立方木材卖不到1000元。现在我种植的桂花苗木是论株卖,品种好、树形好的一株卖个几千、几万元也不稀奇。”黄云村的变迁,是全南县发展芳香产业的一个缩影。2013年,全南县南迳镇黄云村、金龙镇烧斗村、中寨乡马屋村小组、陂头镇李家洞林场等芳香苗木种植专业村(组),农民经营芳香苗木一项年人均收入就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6.38%。该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迅猛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3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增长12.36%。

如今,在孙菊生的关心指导下,全南县扶贫开发步伐加快,打响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猜你喜欢
芳香
“剧”说奋斗——淳化县党员教育充满“泥土芳香”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青春季里的流光
夏夜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陈何兰
幽兰
话题作文“生命的芳香”导写示例
薰衣草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