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江西省铜鼓县扎实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纪实

2014-07-10 02:45铜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学松
老区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环境卫生保洁员全县

□ 铜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学松

铜鼓县大塅水库水面环境整治效果

近年来,铜鼓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至五年大见成效”的总体要求,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全县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县已在91个行政村、13个乡镇(场)集镇、16所农村中小学,13个乡镇场卫生院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初步达到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效果。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养殖场污染治理和河道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高位推进

铜鼓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新农村建设布点到哪里,清洁工程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推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工作总结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一年工作;每年组织1次以上县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现场督查调度会;组织1次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参与的调研或提案跟踪;同时,结合“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专门成立督查组,实行“一月一督查,两月一通报”,做到每次督查调度都有书面通报、结果排位,有部署、有跟踪、有落实、有问责,始终坚持高位强势推动。此外,注重统筹结合,实现“一盘棋”抓。将农村清洁工程与“三进四民”等活动相结合,每年落实抓点帮扶单位和包村单位,实现村村全覆盖;与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和修河源头环保项目相结合,在2012年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养殖场污染治理、河道污染治理,创建生态乡村,打造清洁卫生环境,遏制水源污染,合理逐步改善山区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与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延伸辐射农村,打造文明、卫生、生态城镇,务实高效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二、明晰思路,强化投入,有序推进

一是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每年制定当年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方案,并把农村清洁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二是注重“点、线、面”结合,坚持试点先行,重点打造高速公路沿线和主干道公路沿线村庄、旅游景点、公共场所、主要河道的推进模式,实行农村清洁工程乡村自主点、省批试点、新村点、示范点“四个重点有序推进”建设。特别是去年,以开展高速公路沿线秀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启动昌铜高速沿线重点村庄环境整治;结合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13个乡镇(场)集镇,91个行政村的1000个村点,7所农村中学、9所农村完小,13个乡镇场卫生院,公路沿线以及主要河道、库(塘)区水面,旅游景区,采砂场,养殖场等进行了全面整治;今年新启动24个省批试点,50个农村清洁工程乡村试点。三是整合项目,强化投入,完善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三年不少于1000万元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购置大型垃圾装运车9辆、三轮垃圾清运车112辆、垃圾中转箱162个,垃圾池1200个,建设中小型垃圾焚烧炉16座,板车512部,聘请保洁员512名,实现了农村保洁员全县覆盖。购置分类垃圾桶1.32万套;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整合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沼气池建设、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农村“一事一议”、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农村改厕项目等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实行资金“点上普补”和“立项支持”结合,先后完成大塅镇和带溪乡2套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炉设施建设、县城大型集中填埋场建设、完成年度沼气池建设等,进一步夯实了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

三、深入宣传,营造氛围,自觉推进

持续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是我们推进农村清洁工程,让广大农民接受并自觉参与到农村清洁工程当中来的关键。一是宣传手法多样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步,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月活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组织近相关人员到修水、上饶、吉安、婺源、靖安等县市看先进、借经验、增动力;通过开展“文明卫生村庄”和“农村优秀保洁员”,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此外,还借助 “一对一”上门家访、新农民培育分散授课、学校“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职能部门集中培训等方式,常态化抓好农户“355”垃圾处理模式和“五种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二是宣传内容通俗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宣传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355”垃圾处理模式和“五种垃圾分类处理”知识,每年印制可回收垃圾归类和详细价格表,贴至农村人口集中区域或发放到农户家中,让农户自觉得“实惠”;制作垃圾分类知识图文,对农户进行“彩色图片”宣传;各乡镇(场)做大型永久宣传牌、标语40多块。县清洁办县清洁办印发宣传资料1万多份,洗印下发村庄整治图片1000多张,编印了《铜鼓县农村清洁工程指导手册》,印发了《铜鼓县新农村建设简报》、《铜鼓县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简报》、《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材料;与县电视台开设了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宣传专题宣传节目;县清洁办通过宣传车到各乡村进行巡回展览宣传;会同文化局、环保局组织以修河环保为主题送戏下乡活动20多场次,努力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棋坪镇创新宣传手段,制作了小不干胶,在不干胶上印制垃圾处理常识及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标语等内容,张贴在人口居住密集区一级村民家门口和窗台上,小物大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铜鼓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宣传

四、创新机制,硬化措施,持续推进

在农村清洁工程实施过程中,坚决改变过去单纯靠领导推动、靠突击推动开展工作的被动方法,转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一是出台奖补政策。每年出台《农村清洁工程目标考核及资金奖补办法》,用于村庄点上基础设施的奖补;特别是2012年,补助标准、范围比往年有提高和扩大。如一次性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建设科技环保型焚烧炉。二是建立规范队伍。按50户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选举产生群众信任的保洁员,再报乡镇清洁办登记,全县续(新)聘保洁员262名。同时,坚持“有保有压、有进有出”原则,出台农村保洁员管理办法,通过资金调控措施,建立乡镇、村、理事会、群众四级监督评比体系,打破保洁员“终身制”,群众反映不合格的,予以改聘。保洁员工资与履职情况直接挂钩,确保有人办事、能办好事。三是筹措一笔工资。始终推行保洁员工资分级负担制,在保障试点村庄保洁员基本工资同时,县里明确要求乡镇按县乡两级2:1比例足额配套,鼓励当地社会知名人士、单位帮扶捐赠,每年向农户每月收取3-5元的保洁费,确保保洁员工资每人每月至少在450元以上。四是坚持一个标准。按照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要求,开展以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五是确定一块区域。将公路沿线纳入相应行政区域的乡镇或村庄保洁员的责任范围,并且按照县城城郊村、一般村区别对待。像温泉镇成立城管中队,单独将城郊村纳入集镇环卫管理体系当中,实行“户分类、村收集、县城转运”;同时,探索整乡(镇)“一体化”推进,即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六是落实一套工具。每年以800元一个试点村标准,一次性用于村庄保洁员工具配备(板车、铁锹、扫帚、三轮摩托车等)。目前,全县共为农村保洁员统一配备保洁工具512套(在去年我们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前,因为还没有配备保洁工具,有的保洁员自掏腰包,自己制作板车和购置保洁工具)。七是结合生态县创建,推进9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压缩处理,在棋坪镇、排埠镇、三都镇、大塅镇四个镇建立垃圾处理移动压缩站4个,购置大型垃圾压缩处理车3辆。将全县农村垃圾统一运输到县垃圾填埋处理场集中处理。八是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群众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农户自发公选理事会牵头负责、推举保洁员具体落实、农户自觉“门前三包”、定期开展保洁员和清洁家庭评议评比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农户“主人翁”精神,逐步实现乡村农村清洁工程自我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加强调查研究和督查调度,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新机制,丰富推进工作新方法,健全系统的工作机制、督查考评体系,确保农村清洁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环境卫生保洁员全县
城市环境卫生中的公厕管理问题研究
环境卫生
保洁员受伤,保洁公司该不该兜底剩余损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难过
服务农民工 关爱保洁员
——西安市莲湖区总工会开展 “五个一”系列活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保持环境卫生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