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导弹系统生存威胁环境分析*

2014-07-10 08:30汪民乐杨先德
现代防御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导弹系统机动战场

汪民乐,杨先德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5)

0 引言

机动导弹系统作为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纵深突击力量,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必将受到敌方的重点关注,成为敌优先考虑的打击目标。当前,在核威胁远未消除的情况下,高技术常规威胁也在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信息技术与武器系统的高度融合,使战场透明度大大增加,远程精确打击已逐渐成为现代作战的主要手段。因此,机动导弹系统未来所处的战场环境将更加恶劣,生存形势更为严峻。本文从机动导弹系统所处的战场环境出发,分析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生存威胁,主要分析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电磁威胁、侦察威胁、精确打击威胁以及近太空作战平台的威胁。其中,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作为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传统威胁因素,相关的研究比较早;电磁威胁是伊拉克战争以来才受到各方日益重视的一大战场威胁,由于其效费比高,不受国际法约束,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而近太空作战平台是近年来正在发展的新兴武器平台,具有许多优点,随着其技术的成熟和装备的应用,对机动导弹系统的生存将形成新的潜在威胁。

1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电磁威胁环境分析

在信息化战场上,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着复杂的电磁环境威胁。电磁环境是指由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工作时所释放的辐射信号以及自然界产生的辐射效应所形成的总和,它是信息化战争明显区别于传统机械化战争的重要领域,其中既有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所产生的电磁环境,也包括敌方恶意释放的由各种干扰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1]。随着机动导弹作战系统各组成要素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作战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情报侦察系统、通信系统中电子元件、设备的比重也不断增大。而大量电子装备的使用使得在未来的作战行动中,机动导弹系统受周围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电磁环境在机动导弹系统生存作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1.1 电磁威胁环境的构成

未来作战中,机动导弹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是以电磁波和光波为主形成的电磁信息流,依据电磁辐射源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6种类型:

(1) 雷达辐射信号

这是构成战场电磁环境最为重要的信号之一。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敌我双方将在陆、海、空、天多维部署各种体制的雷达,如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单脉冲雷达、频率捷变雷达、噪声雷达、毫米波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等,占用的频谱和工作带宽正在迅速扩展,几乎包括了高频、甚高频、超高频和光波的整个无线电频谱。其中,新体制雷达不仅工作频段宽,而且能产生复杂的信号波形。

(2) 通信辐射信号

随着战场空间的急剧扩大,机动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无线电通信成为保障作战指挥的主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大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使用使得战场通信辐射的密度呈几何级增长。目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已从极低频、微波频段向毫米波和光波频段发展,几乎到了全频段覆盖的程度。加密通信、猝发通信、跳频通信、扩频通信、无线电自适应调零通信、毫米波通信等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使得信号特征更加复杂,而且通信对抗中的干扰频谱覆盖面更宽、功率更大,使电磁环境更加恶劣。

(3) 光电辐射信号

在未来作战中,大量由光电设备控制和引导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使得交战双方在光电领域围绕精确打击和抗精确打击展开激烈对抗。为保护重要目标的安全,双方都将采用激光、红外、可见光及毫米波综合侦察告警方式,对来袭的各种威胁进行侦察识别,并综合运用强激光致盲干扰、光电欺骗干扰及无源干扰等各种光电综合对抗手段,以对抗来袭的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制导等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各种光电对抗武器系统,如光电侦察卫星、红外/激光制导导(炸)弹、激光武器系统、激光目标指示器、激光测距仪等所产生的光电辐射信号将充斥战场,成为构成电磁环境的又一要素。

(4) 计算机辐射信号

目前,计算机设备在军队中的广泛使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军队指挥系统的中枢神经,同时也是敌方攻击的重要目标。计算机是采用高速脉冲电路工作的,由于电磁场的交替变化,必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因此计算机辐射信号已经跻身于电磁环境并成为其中越来越重要的信号之一。

(5) 强电磁脉冲信号

在未来战争中,小型战术核武器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由核爆炸产生的各种射线和高能分子与空气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核电磁脉冲效应,其频段极宽,大部分集中在0~100 MHz范围内,覆盖了目前军用通信设备的主要频段。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即使不使用核武器,而运用非核电磁脉冲技术,如使用电磁脉冲炸弹,也可形成强大的电磁脉冲干扰。

(6) 噪声干扰信号

主要包括战场环境中的大气噪声、宇宙噪声和人为噪声等。大气中的雷电辐射可产生3 MHz以下频段的干扰信号,宇宙间的太阳系和银河系则可产生30~200 MHz的干扰信号。另外,战场上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各种车辆、以及人员的活动等产生的噪声干扰信号也是电磁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1.2 复杂电磁环境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

由于机动导弹系统的导弹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都有大量的电子元件或设备,当周围的各种电磁信号超过一定的密度时,将会对机动导弹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机动导弹系统电子元件或设备的工作造成干扰和毁伤2个方面。下面从导弹武器子系统、指挥控制子系统以及作战人员子系统3个方面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威胁。

(1) 对导弹武器子系统的威胁

导弹武器子系统包括导弹武器以及地面发射设备等,一旦遭到对抗方的电子攻击会造成导弹武器自身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紊乱,甚至无法工作。例如,发射测控设备失效就足以导致整台发射车失去发射能力。此时,可认为机动导弹系统已经丧失了生存能力,因为系统已经无法继续执行发射任务。

(2) 对指挥控制子系统的威胁

由于战场通信主要是通过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2种方式,战时对抗方通过实施电子干扰,可以影响机动导弹系统正常的通信联系,甚至造成通信中断。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曾对伊拉克实施了大规模的电子干扰,瘫痪了伊军的通信系统,掐断了伊军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取得了非常好的作战效果。通信对现代作战来说至关重要,一旦通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会受阻。指挥控制子系统作为机动导弹系统的中枢神经,其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尤其是在遭受敌方的电子干扰或者电子攻击下的生存能力是系统生存能力的重要方面。

(3) 对人员子系统的威胁

作战人员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中较为脆弱的部分。由于人体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的原因,在受到外界强烈的电磁干扰时,人体会产生不适反应甚至造成作战人员精神失常。从以往对导弹作战系统威胁分析的研究来看,复杂电磁环境对于作战人员的威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来看,作战人员仍然是机动导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作战人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侦察威胁分析

在目前和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机动导弹系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敌方全时空、多层次、大纵深的立体侦察体系所带来的威胁[2]。侦察监视系统主要由部署在天基的各种侦察卫星、空基的载人和无人侦察飞机以及部署于地面、海上的雷达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太空侦察和航空侦察是目前获取情报信息的2种主要途径。

2.1 太空侦察分析

太空侦察的基本手段是各种侦察卫星,根据信息获取途径的不同,可以将太空侦察卫星分为成像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

成像侦察卫星是主要包括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前者在各种侦察卫星中发展最早,发展数量最多,是太空侦察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目前美国主要使用3类成像侦察卫星:一是第5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KH-11。卫星上的红外扫描仪可在夜间成像,星载多谱段扫描仪还具备揭露伪装的功能。二是第6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KH-12。卫星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三是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长曲棍球”。为了弥补可见光侦察的不足,美国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卫星。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发射了真正的SAR军事侦察卫星。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的限制实现对地面成像,常用来监视机动式弹道导弹的动向,揭示伪装,发现隐蔽的武器装备以及识别假目标,甚至能穿透干燥地表,发现地下数米深处的导弹阵地设施。

电子侦察卫星是利用卫星上的电子接收装置监测、搜集地面无线电设备与雷达辐射的电磁信号,然后转发到地面站,通过分析获得有用的电子情报,如有关对抗方预警、防空雷达的配置与能力等,来达到侦察目的[4-5]。它是平时掌握对抗方部队行动、武器装备研制与部署情况的主要手段,也是战时实施电子战以及战略武器实施突防的主要情报来源。目前美国主要使用第4代电子侦察卫星(如表1所示)。

2.2 航空侦察分析

航空侦察的主要手段是各种侦察机,包括有人驾驶侦察机和无人驾驶侦察机[6]。由于航空侦察距离地面近,获得的信息较太空侦察更为准确,而且可根据战场情况随时进行侦察,因此,仍然是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取战场情报信息的一大途径。

有人驾驶侦察机通常分为2类:一类是专门设计的侦察机;另一类是由各型飞机改装而成的侦察机。虽然专门设计的侦察机具有搭载侦察设备多、侦察容量大、侦察精确度高等特点等很多优点,但由于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成本较高,生产的数量有限。因此,由各型飞机改装的侦察机数量较多。由轰炸机和运输机改装而成的侦察机,一般具有装机容量大、侦察能力强、航程远和留空时间长等特点,主要执行战略、战役侦察任务,如美国的RC-135等;由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改装的战术侦察机则是数量最多的侦察机,如美国的RF-4C/E,RF-5E等。此外,国外几乎所有的先进战斗机均可配挂侦察吊舱以执行侦察任务。随着侦察-监视-攻击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这种配挂侦察吊舱的战斗机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无人侦察机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近期世界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同有人驾驶侦察机相比,无人驾驶侦察机具有更多的优点:①研制及使用成本低;②可靠性高,能用以完成危险性比较大,不宜使用有人驾驶侦察机的侦察任务;③体积小,发动机功率低,红外辐射弱,不易被发现和击落;④发射机动灵活,既可用车辆运载起飞,也可装进运输机空运至前线发射。目前,无人驾驶侦察机只能与有人驾驶侦察机互为补充而不能完全取代。

当前美军装备的无人侦察机主要有:“捕食者”、“先锋”、“猎人”、“龙眼”、“全球鹰”等。这些无人机可搭载全球定位系统、摄像机、传感器、光电遥感器、电子战装备、通信系统等任务载荷,具备实时向地面传输目标图像情报的能力。

2.3 侦察监视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

随着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侦察装备的大量使用,战场正朝着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可以利用各种侦察手段,感知对方的作战部署、战场建设以及其他情报信息。机动导弹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作战系统,在单向透明的战场上,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侦察监视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了阵地暴露的可能性

机动导弹系统的各类阵地特征明显,加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及车辆往来频繁,极易被对抗方侦察卫星发现和识别。由于阵地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一旦在作战时继续使用已暴露的阵地,机动导弹系统将轻而易举地被敌毁伤。此外,即使机动导弹系统本身能够生存,但如果发射阵地被摧毁,机动导弹系统也将无法完成导弹突击任务。

(2) 增加了机动导弹系统在实施机动过程中暴露的可能性

目前,机动导弹系统在实施机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伪装手段简易。但是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卫星的使用,这类伪装将变得毫无意义。机动导弹系统在机动时机的选择上虽可以考虑避开卫星临空的时间段,却无法避开高空无人机实施的航空侦察。而且,随着卫星组网、传感器组网等技术在侦察领域的应用,机动导弹系统将时时处处面临侦察监视的威胁。

(3) 增加了机动导弹系统被敌打击的可能性

随着侦察—监视—打击一体化的发展,发现即意味着打击,尤其是机动导弹系统被对抗方侦察发现之后,对抗方可通过其在太空的优势对已发现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监视,并将信息实时传输给各类作战飞机以及巡航导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表1 目前美国使用的主要电子侦察卫星

3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精确打击威胁分析

精确打击武器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后来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少量的精确打击武器,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至此精确制导武器在美军各类武器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伊拉克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在美军所使用的武器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95%。可以预想,随着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战场上的主角[7-8]。机动导弹系统将时时面临着精确打击武器的威胁,在点对点的精确打击模式下,机动导弹系统的生存形势将更加严峻。

3.1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精确打击形势分析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精确打击压力主要来源于远程作战飞机和舰艇所装备的各种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

美国现役并多次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主要有“战斧”系列巡航导弹、“托尔戈斯”(TORGOS)远程空地导弹、AGM-86C空射常规巡航导弹、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发射导弹(JASSM)、远程“斯拉姆”(SLAM)空地导弹以及AGM-65C/D/E/F/G空地导弹、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上述这些武器的制导精度有的已经达到1 m,其制导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指令制导、惯性制导、电视、红外制导或激光制导发展到了地形匹配、数字景象区域匹配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复合制导等多种方式。如:AGM-86C空射常规巡航导弹,采用高爆杀伤战斗部或电磁脉冲发生器,射程为1 500 km,射击精度达到9~18 m,既可对地面重点目标实施摧毁,还可对地面电子设备进行干扰破坏;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发射导弹(JASSM)射击精度更是高达1 m,在伊拉克战争中多次使用。该型导弹中段采用GPS或惯性制导,末段采取红外成像制导,射程介于290~320 km之间。

近年来,由于美国大量对台军售,台军军事实力有所提升,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精确打击能力[9]。台军目前拥有的各型主战飞机均可携带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此外,台军还装备有“雄风ⅡE”、“雄风ⅡD”以及“雄风Ⅲ”型巡航导弹。“雄风ⅡE”是一种外形、性能与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极其相似的远射程、亚声速、攻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射程为873~1 249 km。由于“雄风ⅡE”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1 000 km,其打击范围能够对机动中的导弹武器系统构成威胁。

3.2 精确打击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

精确打击武器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主要是通过常规巡航导弹以及各类作战飞机实现的。它们各有特点,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也不同,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1) 常规巡航导弹的精确打击威胁

常规巡航导弹可以从海上、空中、陆上发射,又在防空火力网之外,因此其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对机动导弹阵地系统构成极大威胁,如:导弹储存库、发射阵地以及阵地上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导弹武器等目标,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但巡航导弹也有一定的不足,即飞行速度较慢,一般Ma数为0.7~0.9,目前尚不具备打击机动目标的能力。

(2) 各类作战飞机的精确打击威胁

战斗机和远程轰炸机既能携带空地导弹对机动中的导弹武器实施攻击,也能携带激光制导炸弹对各类阵地实施攻击,具有奔袭远(有空中加油能力)、突防能力强(战斗机护航,电子干扰)等特点,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对机动导弹发射单元能适时地发现并以较大的概率命中。对处于发射状态的机动导弹发射单元威胁较大,尤其是对机动路线比较单一、各类车辆偏多、发射准备时间长的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具有更大的威胁。

4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正在发展中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所谓临近空间飞行器,顾名思义是指能够在临近空间执行特定任务的一种飞行器。临近空间,一般指距地面20~100 km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之间,也称为亚轨道或空天过渡区。大致包括大气平流层区域、中间大气层区域和部分电离层区域。美空军认为,这一区域既不属于航空范畴,也不属于航天范畴,而对于情报收集、侦察监视、通信保障以及对空、对地作战等,却很有发展前景。由此可见,临近空间飞行器将成为机动导弹系统未来面临的新的生存威胁。

4.1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军事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提出了多种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方向,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平流层飞艇、浮空气球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其中,平流层飞艇是地球同步卫星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定点平台。几种典型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设计思想、主要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如表2所示。

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可持续对同一地区进行不间断覆盖、与目标距离近等优点,因此在区域情报搜集、监视、侦察、通信中继、导航和电子战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临近空间飞行器可对重点区域进行连续长时间监视与观测,有助于获取战场情报和进行战场评估;可作为电子干扰与对抗平台,毁伤敌方电子设备;可作为无线通信中继站,提供超视距通信。

目前,美国空军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确定了多个军事应用方向,其中包括战场指挥与控制、通信与情报、监视与侦察、对空与对地毁伤等方面。具体用途如:近实时跟踪高价值目标;空间监视(可监视卫星而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导弹防御等。此外,美军还计划设计发展30 km高空飞艇,其设计载重能力将近2 t,可携带小直径炸弹、搭载机载激光器和地基激光器中继镜等,上可以攻击卫星,下可以攻击中低空飞行器和地面目标。

4.2 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机动导弹系统的威胁

临近空间飞行器与其他飞行器相比较,具有两大独特的优势。优势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作战飞机和地空导弹都无法达到这一高度,而外太空武器还没有进入实战阶段。因此,临近空间便成了相对独立的“真空”层,从而给临近空间飞行器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优势二: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够比卫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尤其对于一些特定区域),而且应用成本也比卫星和高空侦察机低得多。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具备的独特优势,在战场上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对某一特定区域实施侦察和监视,使得机动导弹系统实施隐蔽伪装的难度变大。而且临近空间飞行器还可以携带武器而成为攻击平台,一旦其侦察识别机动导弹系统之后,可立即投放武器实施打击。由于是临空打击,距离很近,命中率将会大大提高,这势必对机动导弹系统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实施电子干扰和电子对抗的平台,战时对机动导弹系统实施电子战,干扰甚至瘫痪指挥控制子系统或造成导弹武器电子元器件工作故障甚至毁伤。因此,随着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的成熟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广泛部署,拥有临近空间飞行器一方的综合作战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机动导弹系统在战场上面临的生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4.3 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其他潜在威胁分析

(1) 无人隐身攻击机的威胁

无人隐身攻击机[10]大量使用非金属材料,机体外形尺寸小, 发动机功率小, 因此,具有低可探测性,突防能力强。其次, 无人隐身攻击机作战使用灵活,可以在空中、地面、舰船上起飞或发射,巡航距离远、滞空时间长,攻击目标时, 既可以由指挥控制中心授命攻击, 也可以自行快速攻击,并可以非常近地接近目标, 从而提高攻击的精度。由于以上特点,无人攻击机具有主动搜索、主动攻击能力和打击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从而大大减小了机动导弹系统的规避概率。一旦发现机动中的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攻击机便可通过所携带的精确制导武器实施主动攻击。

表2 典型临近空间飞行器

(2) 天基(星载)打击武器的威胁

卫星等天基武器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大、高空作战不受国界和气候条件限制、可以长时间在战区上空巡弋等特点,在搭载常规弹药、高能微波武器、高能激光武器等装备后,一旦需要就可以从空中迅速对机动导弹系统实施精确打击,这种居高临下的突然攻击可极大地压缩预警反应时间,对机动导弹系统具有很大威胁作用。

(3) 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的威胁

以X37-B为代表的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11-12]具有飞行速度快、反应时间短、作战半径大、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因其巨大的军事价值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大力发展的新概念空中作战平台。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可以像飞机一样从传统的跑道上起飞和着陆,以高超声速在大气层外飞行,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全球任何时间敏感目标或移动目标发起攻击,既可进行直接打击,也可作为远程精确打击的武器平台,真正实现“发现即摧毁”,极大地扩展了作战空间。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的出现极大地压缩了机动导弹系统的反应时间,迫使其提高机动速度和作战准备速度,进一步减少暴露时间。

5 结束语

本文从机动导弹系统所处的复杂战场环境入手,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对机动导弹系统造成的软威胁,然后分别就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对机动导弹系统的生存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机动导弹系统作战及生存带来的新威胁。随着战场侦察—监视—打击一体化的发展,机动导弹系统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作战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高度关注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生存威胁因素,尤其是可能出现的新的生存威胁因素,分析其威胁方式和威胁作用机制,从而制定相应的生存对策,为机动导弹系统研制及作战运用提供参考。

通过对机动导弹系统面临的生存威胁的分析,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 加强电磁隐身与对抗技术,通过发展机动导弹系统随队综合电子防护装备,减少暴露征候,提高电磁隐身效果,尤其是红外隐身效果;

(2) 建立生存威胁预警机制,在发展预警探测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威胁临空甚至是在轨预报,为机动导弹系统实施威胁规避提供预警支持;

(3) 提高快速反应速度,改进导弹发射技术,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导弹武器系统在发射阵地上的暴露时间;

(4) 发展自卫防御能力,在机动及发射中携行小型自卫防御武器,如:单兵肩扛式地—空导弹武器等,实现主动防护。

参考文献:

[1] 周辉.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分析与应对策略[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18(6):59-63.

ZHOU Hui.Analysis and Resolved Strategy of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n Battlefield[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 Technology,2007,18(6):59-63.

[2] 陈万强,邹振宁.美军卫星侦察能力评析[J].飞航导弹,2004,3(4):6-11.

CHEN Wan-qiang, ZOU Zhen-ning. Analysis for the Capability of American Army’s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s[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2004,3(4):6-11.

[3] 刘勇,王秋刚,杜相华.成像侦察卫星及其发展综述[J].电子对抗,2005(6):39-43.

LIU Yong,WANG Qiu-gang,DU Xiang-hua.Overview of Imaging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 and Its Development[J].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05(6):39-43.

[4] 梅国宝,吴世龙.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J].舰船电子对抗,2005,28(4):28-31.

MEI Guo-bao, WU Shi-long.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 Confronted with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05,28(4):28-31.

[5] 阙渭焰,林世山.电子侦察卫星能力探析[J].卫星应用,2004,12(1):45-51.

QUE Wei-yan,LIN Shi-shan.Analysis of 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s Capability[J].Satellite’s Application,2004,12(1):45-51.

[6] 魏庆.威胁亚洲地区和平的空中“魔影”——美间谍飞机[J].国防科技,2005,26(4):43-46.

WEI Qing.The Threat to Asian Peace from Air-American Army’s Reconnaissance Plane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ional Defense,2005,26(4):43-46.

[7] 尹光,崔亚君,吴文海.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J].飞机设计,2004,25(4):60-64.

YIN Guang, CUI Ya-jun, WU Wen-hai.Precision Striking Weapon and Precision Guidance Technology[J].Plane Design,2004,25(4):60-64.

[8] 毕兰金,刘勇志.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战术导弹技术,2004(6):1-4.

BI Lan-jin, LIU Yong-zhi.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recision Guided Weapon in Modern War[J]. Tactical Missile Technology,2004(6):1-4.

[9] 陈东祥.台湾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及作战能力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CHEN Dong-xiang.Hi-tech Weapon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Capability of Taiwan[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2004.

[10] 张楠, 王潇, 王军力.无人机在陆军精确打击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兵工学报,2010,31(6):107-111.

ZHANG Nan, WANG Xiao, WANG Jun-li. Research on Unmanned Air Vehicle’s Applications in Precise Attack System of Army[J]. Journal of Armament,2010,31(6):107-111.

[11] 黄伟,夏智勋.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研究进展及启示[J].国防科技,2011,32(4):17-20.

HUANG Wei, XIA Zhi-xun.Research Progress and Apocalypses on American Hypersonic Vehicle Technology[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ional Defense,2011,32(4):17-20.

[12] 黄伟,罗世彬, 王振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技术及展望[J].宇航学报,2010,31(5):1259-1265.

HUANG Wei, LUO Shi-bin, WANG Zhen-guo. Key Techniques and Prospect of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J].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2010,31(5):1259-1265.

猜你喜欢
导弹系统机动战场
俄罗斯山毛榉M3防空导弹系统
S-300地对空导弹系统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低空猎手”HQ-17AE防空导弹系统倍受关注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