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陕西安塞为例

2014-07-12 12:29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710021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安塞民俗文化文化遗产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710021)

安塞县所属陕西省延安市,自1252年南宋立县以来,距今已有764余年历史。作为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地区之一,安塞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2006年,国务院将安塞沿门子、民间绘画、陕北说书以及转九曲等民间文化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后在2007年至2009年间,国家政府又先后公布了安塞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塞成为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保护地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应不断加强自身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所积累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凭证。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业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传统的文化逐渐埋没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中,这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心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环境,致使我国许多历史、科学以及特有的民间文化遭到破坏。有的民俗文化随着传承人的去世,面临着消亡的境地。甚至有的人利益熏心,将我国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和历史文物贩卖到国外,导致我国文物流失境外。

由以上现象可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许多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生存形式不容乐观、如祈雨歌、打夯号子、打铁工艺、耕地歌、石匠工艺、毯毯匠工艺以及木匠工艺等民间音乐、民间工艺已逐渐趋向消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历程中沉淀出来的精神文化。因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应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刻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

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各界关注。我国政府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为我国政府重点扶持工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精神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是一个国家对民间文化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民族文明的程度。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尺。

为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地政府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思想指导,坚持以走科学发展观道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认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及时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问题,因地制宜,将现代先进技术与其发展规律相结合,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并按照其规划进行贯彻落实,分步实施。另外,当地政府应积极配合,分配出相关人员,成立专业的保护小组,积极、主动的发挥其职能作用。科学合理的开展非物资文化遗产挖掘、分配、整理、管理以及保护工作。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本身具有涉及广、跨度大、任务重等特征。因此,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三、以安塞为例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活态”保护为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许多的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一代的进行传承。例如,安塞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就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延续。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仅能将固定的技术进行传承,而对于个人的创作构思、文化空间以及人文环境等则随着传承人的逝世而消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主要以保护传承人为主。安塞的剪纸艺术通过母亲传授给女儿,女儿在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其历史悠久,常被文化保护着称之为“活化石”,所以对传承人的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要做好非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必须要政府进行积极的配合,首先,政府需将以往管理型转念转变为服务型观念,为传承者提供更好的传承服务。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条件,对于生活困难者应提供一定的生活资助。其次,要为他们保留良好的文化空间,保留他们原有的文化土壤。再次,要帮传承人树立起坚定的信念,使其能充分展示民俗文化的风采。最后,政府应多为传承人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以老带新,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

(二)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广大群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尤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6年我国政府将每年六月的第二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为了能更好加强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政府应抓紧时机。向人们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多举办讲足,免费开放博物馆,发放宣传资料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的前提下要立足有发展和保护

任何完美的事业,都离不开不断的发展创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一样,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保护的状态,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留原有的民俗文化,是当前人们应思考的首要问题。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统筹规划。结合当前先进的技术以及现代化保护管理理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保护方案。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着应积极与政府部门配合,科学合理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

[2]梁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嘉兴掼牛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3]陈炜,陈能幸.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J].百色学院学报,2011(01).

[4]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9(01).

猜你喜欢
安塞民俗文化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延安
安塞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