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水墨画中书法性笔墨语言的运用

2014-07-12 15:49吉林师范大学13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用笔线条书画

张 楠 (吉林师范大学 136000)

“书画同源”艺术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元代伟大艺术家赵孟頫的传世作品《秀石疏林图》中。在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成熟的文字之前,书法与绘画是没有截然的区别的。绘画的起源是先民们在原始岩画上对周围事物的简单描绘,体现了人类对美的初步探索。而书法的产生则是在陶器时代的原始符号产生之后。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记录和传递信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及智慧的发展,这些符号和图形逐渐被人们演变为文字的雏形,从而进一步发展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成就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在书法从纯绘画时期到图文相佐时期再到纯文时期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书法与绘画在早期萌芽阶段割舍不断的渊源。“书画同源”这一艺术观点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被历代艺术家所认同和完善。

文人画的出现进一步推动的中国书画艺术的相互融合和借鉴。董其昌作为明代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深受禅宗思想和儒家审美范式的影响,对画面中书画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实践。他所主张的以“淡”为宗的美学思想被其运用到书法和绘画创作中,以修身养性、陶冶心性、“平淡”“天真”为创作的最终目标,最终达到“幽淡”的艺术境界,以“自娱”为目的,随意、自然,反对刻意雕琢。他的这种书画一体审美观,在创作实践中引书入画,将书法的用笔、取式等观念渗透到绘画中,同时又以绘画的构图、墨法来变革书法中的传统观念。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备的书画结合的创作理论,以取得更好的画面效果。将书法的抽象性特征运用到具象的画面中,配合画面的疏密、虚实、章法、取势等的构成关系,达到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的画面效果。同时绘画中书法作品的具体内容很好的反应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目的,更容易将读者带入到创作者的艺术世界。根据画面内容的艺术特点配合适当的书法样式,起到相互配合的浑然天成状态。

如果说董其昌的书画观点是运用书法在构图上的灵活性,以达到完善画面效果的目的的话,那么明代青藤画派的鼻祖徐渭的艺术创作特点中更多的则是将书法平面化构图以及书写化的用笔方式引入到绘画的笔墨语言中来。在绘画中并不是以追求物象的形似作为创作目的,而是将书法中符号化的笔法、气韵特点运用到绘画艺术手法中。正如倪瓒曾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徐渭对此观点非常赞同,与其“不求形似”的观点不谋而合,其“舍形悦影”的观点也是对物象形体变异及个人主观情感表达的进一步发展。褪去形像及颜色的制约与束缚,用书法中质朴的墨、线、点及笔触运用对物象进行再创造,直接书写某种独特的艺术情感。

近代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吸收了传统的书画思想,深受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黄宾虹在绘画作品中,线条密实而凝重,如“铁画银钩”,极富力量。这样的用笔方法正是由于他将书法中的运笔方法运用到绘画线条中。他提出了绘画中线条运用的五要素:平、圆、留、重、变,主张运用书法中腕部、肘部及手指的相互配合形成线条的变化,赋予绘画中线条更强的表现力,形成了黄氏独特的笔法技巧理念。

石鲁作为20世纪杰出的近代画家,被誉为东方“梵高”,他的书法与绘画笔法理论思想,更好的完善了绘画与书法的比较研究体系。他的绘画创作和书法一样,重神韵和气势,用笔苍劲有力、气脉连贯,追求笔、墨、纸等与相互渗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而不刻意追求绘画物象的形体。主张在绘画用笔时要像书法一样,一气呵成的“写”,而不要为刻意追求形似,切忌谨小慎微、没有笔触变化的“描”。在其艺术主张中认为线条是绘画之骨,是支撑画面的框架,通过对刚柔、方圆、长短不同线条的律动,从而产生画面节奏感的变化,使画面更生动。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构图中起到相互融合的作用,从而使画面效果更加生动而赋有文人色彩。书法与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最终被归结为墨法上的灵活变化,干、湿、浓、淡、焦的无穷变化和平、圆、流、变的互相呼应共同构成了画面中生动的艺术效果。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历代画家所追求的目标,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更加完善了水墨艺术的整体性,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用笔线条书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线条之美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小小书画廓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