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2014-07-12 05:32朱新玉胡云川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连云港市人文

朱新玉,胡云川

(1.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商丘476000;2.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1].在高等院校,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地理学科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建国后,在李旭旦、吴传钧等一批老学者倡导下,人文地理学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其学科价值也为广大地理界同仁所认同.同时,全国各高等学校均把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7].但地理专业的野外实习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方面,野外实习课程的建立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综合建设的重要薄弱环节.

地理学的特性决定了野外实习时地理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过程[8].野外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大自然中学习和钻研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特别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系统的把野外实习课程融入到地理学的教学体系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对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展开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高师综合地理学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建设比较完善规范的野外实习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1 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1.1 指导思想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并确定其为野外实习的基本指导思想.人地关系地域理论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9].人地系统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9].为了让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更加全面具体的掌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应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变量识别指标加以分析.具体的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口数量质量及流动、人们的心理行为、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力、医疗条件、教育及就业方面等.此外,还应该建立多指标的量化识别体系,应该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空变化规律,如地域规模、位置移动、历史变迁、现实和未来等.

1.2 教学目标

中国的教育方向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时高等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科学教学计划规定的野外实习课程之一[10-11].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实习时间为2周左右,32学时.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在地理科学主修课程完成后,对主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的野外实践和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区域人文地理野外调查与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较为完整的实践课程.作为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中学的地理教师,需要掌握区域人文地理野外调研方法,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及结合教师任教的区域人地关系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教学能力.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上和课堂上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拓展到实际应用上,加深对基本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记忆,提高自我思考能力.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区域人文地理调查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的建立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的地理系与连云港市有关部门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着就近、节约实习成本、降低学生的经济负担等原则,考虑连云港市为商丘师范学院环境规划学院地理系进行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较为理想的实习基地.

2.1 基地条件分析

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北部,是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辖3个市辖区,2个城市功能区,4个县级行政区,220个居民委员会、1432个村[12].早在5万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市域有明确行政建置始于秦代,在今市境海州置朐县,属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称海州.城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连云港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国务院公布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连云港定位为中心城市,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连云港市得到了迅速发展(表1),连云港市最大的资源特色为港口,港口作为一种资源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连云港结合燕尾港、柘汪港、石臼港乃至小丁港等,构成了大型的港口群体,对外贸易能力较强;(2)连云港作为整个“陇海和兰新”的经济腹地,对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消费市场拥有较强的凝聚和消化力[12].

表1 连云港市近年发展大事记Table 1 The great event records in Lianyungang city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通过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全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连云港市自1992年以来在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大,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自1978到2007年,连云港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7.5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6.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837.5倍[12].

2.2 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

野外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可按下图进行:

2.3 实习内容与方法

2.3.1 实习内容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初步安排在第六学期,从3月中旬开始启动,历经1个月左右的准备,于4月中旬展开为期2周左右的实地调查活动,野外实习结束后,成立讨论小组,于6月初提交野外实习总结报告或实习论文.

图1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环节流程图

根据连云港市的具体情况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等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城市地理、经济地理、行为地理和旅游地理等分支学科,详见表2.具体的野外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特征、自然、人文景观特征、野外资源分配情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2)区域文化与人文景观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等;(3)人类社会活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4)港口资源与地域规划建设、城市规划与职能分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特征和商业网点的布局调查;(5)旅游开发初探、旅游网点分布格局及市民日常出行特征分析等.

表2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内容Table 2 The content of the fieldwork teaching for Human Geography

2.3.2 实习方法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引导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地理要素的观察,思考这些人文地理要素的类型、结构和分布规律,做好记录等;、

(2)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讲解下以小组形势进行考察,并与访问相结合,在重点区域可加重辅导;

(3)重点调研和一般调查相结合,选择典型地段及问题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人文地理类型及其现象特征,理解类型与现象的因果关系,考察路线尽量避免调查区域特征的雷同,应让学生更多关注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做到“点”“面”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化规律;

(4)野外考察记录、问卷调查报告、人文现象摄影资料、实习心得、实习论文和实习报告等.

2.4 实习评价

实习成绩是野外实习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实习教学任务全面完成的标志.野外实习课程主要针对以下6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野外调查考核;指导教师在野外调查过程中现场对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全面来判定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野外考察的原始记录及各种资料的搜集情况;(3)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互助精神的考核;(4)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任务的创新和思考能力考核;(5)实习结束返校后的书面或口头考试成绩考核;(6)实习报告、实习论文的考核.总体上采用学生个人表现、小组团队精神及指导教师意见等3级鉴定意见综合评定.

3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效果评价

3.1 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

野外实习使学生的课堂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方面,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从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可以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部分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2 使学生掌握专题调查的技巧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各种设置的专题调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拓展,学生初步掌握了城市商业中心、工业分布规划、商业网点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及分类、土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居民生活条件与社会经济及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调查方法及技能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公关能力等.同时,野外实习采用小组城市,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锻炼了个人的科研能力.

3.3 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安排指导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口试,学生则当场回答问题,同时,在一天的实习结束后,组织以小组形式的讨论会和交流会,让学生自己发言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性训练,使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3.4 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理想、纪律及劳动教育得到提升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触大自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事业的理想教育.在实习期间,学生深入到农村、博物馆、工厂和港口等地,进行调查工作,提高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学生的组织纪律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得到了有益的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1]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2] 李学鑫.新课标背景下高师人文地理的教学现状与创新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131-135.

[3] 郑伟民,杨诗源.高师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6):113-117.

[4] 叶超.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J].人文地理,2012,27(5):1-5.

[5]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J].地理研究,2009,28(4):865-882.

[6] 汤茂林,蒋永华.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教学与出版关系论——以出版为中心的探讨[J].人文地理,2011,26(1):154-159.

[7] 张海鹰.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6):105-108.

[8]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J].人文地理,2010,25(4):1-4.

[9] 吴传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1-3.

[10]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7-118.

[11] 杜德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134-138.

[12] http://baike.baidu.com/view/5540.htm[EB/OL].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连云港市人文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人文绍兴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