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才情

2014-07-13 11:03孙明亮
名作欣赏 2014年13期
关键词:才情铁凝南京大学

本期主笔头条刊出的是南京大学王彬彬先生的文章,解读铁凝的两个短篇小说,文后我们附录了其中的一篇《孕妇和牛》。与小说的短小相比,解读文章显得体量庞大,但一路读来同样让人感到津津有味。文章融合进来的视角非常丰富,不仅有宏观历史背景的观照,而且沉潜到作品细处作字句赏析,此外还涉及铁凝的创作脉络、作品的“接受简史”、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等。这些视角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刻意架构的痕迹,显示出作者充沛的才情。解读文无疑要以作品为基础,但它的根本价值却超出了对作品的依附,而指向解读者自己的学养构成以及看待世界的一般方式。

同样,解读文也可以像被解读的作品一样,成为韵味浓郁、耐人咀嚼的“美文”,比如南京大学莫砺锋先生在本期中解读唐诗《春江花月夜》的文章。就思路和布局来说,这篇解读文并没有太多新异之处,但它营造出堪与诗作媲美的生动意境。对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公众常常有着一种政治化理解的偏见,对帕慕克的解读也是如此。董之林先生的文章,则体现了一种清明的理性、审美的鉴赏,这有助于对这一类偏见的“解毒”。这类观照当下、饱含“问题意识”的文学鉴赏,凸显出作者的又一种才情。

南开大学孙克强先生的文章,视角相对单一,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文章解读柳永的一首词,撇开了通常的意象玩味、情思体悟,而是从词的具体内容引申出去,“客观地”再现了词作诞生的那个城市、那个时代,进而又解释了词这一文体为何会在彼时彼地兴盛起来。绕了一圈又回到词这里,并且回答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

话题再扯远一点。作者的才情是否一定体现为渊博的学识、诗意的语言和新奇的观点呢?这也未必。如果将五四运动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的文章也可以称为“作品解读”。文章的意图很清晰,就是要搞明白“五四”当天一些事件的具体细节,为此陈先生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下了一番辨析功夫。文章的语言谈不上诗意,引证资料也并不等同于学识渊博,而就如何评价五四运动提出某种振聋发聩的意见,压根就不是文章所关心的。然而,有什么比让历史自己发言更有力量的呢?能够让历史开口说话,难道不是作者的才情吗?

怎样写解读文章,怎样体现作者才情,没有定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好的解读文会呼吸,因为作者始终在场。有的解读文披着学术外衣,意图掩饰才情的匮乏,结果是欲盖弥彰。当然,我们不反对概念和思辨,而是警惕于无人称的学术对个体经验的扼杀。

猜你喜欢
才情铁凝南京大学
谆谆教导 殷殷期望——南京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
雄心壮“智”塑品牌,四载春秋担使命——记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成立四周年
班婕妤,世间最具才情却孤独的女子
铁凝三谢张守仁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一声姥姥
孙犁与黄豆
柳枝词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