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孝:人民功臣

2014-07-13 01:46张愚
当代兵团 2014年21期
关键词:奖给机枪战士

张愚

杨保孝:第一兵团六军十七师五十一团战士,在解放战争中立功7次,其中特等功3次,是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在生产建设中,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毛主席奖给他一支步枪。

六师一〇三团一连的西南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沙丘,形如小山,于是,一连的人们就将此地叫沙山子。一连是个小连队,大人孩子加起来也就“将将”700人。可就是这个小连队,曾经出过全师闻名的模范,杨保孝是“人民功臣”,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

杨保孝已经去世20年了。

记者在一〇三团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杨保孝的故事,人们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从他们讲述的口吻和表情可以看出,杨保孝是一〇三团屯垦戍边历史的光荣,是一〇三团屯垦戍边历史的典型代表。

杨保孝1949年5月入伍。

1949年6月,我六军十七师攻占陕西咸阳,胡宗南调集数倍于我军的兵力,在咸阳附近的西店头村三面合围,疯狂冲向我五十一团阵地。

在这危急关头,入伍才一个月的杨保孝怀抱一挺机枪,大吼一声,跃出战壕,对准敌人的骑兵一阵扫射,顷刻间,敌人的骑兵倒下了一大片。我军乘胜追击,取得了胜利。

1949年8月,攻打兰州,由于敌人的防御工事坚固,除了钢筋水泥碉堡外,还凭借峭壁屏障,妄图阻击我军于城外。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担任主攻任务的五十一团牺牲了不少战士,连续五次冲锋都没成功。杨保孝心中燃烧着怒火,他避开敌人的火力,选择有利地形,架好机枪,愤怒的子弹雨点般的射向敌人暗堡。杨保孝的机枪火力完全压住了敌人,战士们呼喊着从战壕冲出去。

就在这时,另一个敌人暗堡又吐出一条条火舌,战士们的冲锋又被压制住了。杨保孝两眼发红,他又将机枪对准敌人的暗堡扣动了扳机,他一边扫射,一边大声吼着。战士们冲了上去。

在他参加了不到6个月的解放战争中,杨保孝就立功7次,其中立特等功3次。

部队进疆后,他在执行垦荒、戍卫、剿匪等任务中,也多次立功。1954年,他作为新疆的代表去北京参加5周年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主席奖给一〇三团生产排长杨保孝一支半自动步枪,枪托上刻着“奖给人民英雄”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正好这年秋天,曾在十七师(农六师前身)战斗工作过的全国著名作家魏钢焰到一〇三团访旧,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打仗不要命、开荒‘气死牛”的杨保孝。一直想为杨保孝做点什么?杨保孝付出了一生,对他的要求应该给予满足。在杨保孝的家里,两人从打咸阳、打兰州谈到迪化(今乌鲁木齐)戍卫、蔡家湖开荒,两人深深沉醉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临别时,魏钢焰与杨保孝有这样一段对话:

“老杨,你有什么要求,我可以代你转达。”

“没,俺没啥,俺为党做的事太少了,你看这腿又不灵便了,往后怕要为团场添麻烦了。”

魏钢焰再也控制不住了,他是流着泪走出杨保孝家的。

杨保孝是英雄,但他并不以英雄自居。

人们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由于开荒劳动强度太大,他一个月要穿两双鞋。割麦时,他要备四把镰刀。“他打仗不顾命,干活不要命”,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手记】

人民英雄 有口皆碑

在一〇三团采访时,杨保孝已去世20多年,他的故事都是从一〇三团职工群众口中得知的,当时我心想,杨保孝不愧为人民英雄,他的事迹都装在职工群众的心中。

说起杨保孝,有口皆碑,限于篇幅,有些我没写进报告文学《人民要为你们记功》中。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打仗不顾命,干活不要命”。

从英雄的事迹中,可以看出时代造就的影子,他们对党忠诚,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可以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他们在“功成名就”时,不改英雄本色,以战士自居,以老黄牛自居,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利益让给他人,吃苦总是抢在先头。

当作家魏钢焰要为英雄做点什么时,杨保孝却“为党做的事太少了,你看这腿又不灵便了,往后怕要为团场添麻烦了”而内疚,人们怎能不为英雄掉泪呢。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境界,杨保孝没有一丁点私利,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不是不懂得享受,他是英雄,就要以一个英雄尺度来度量自己。

人民英雄,有口皆碑。

猜你喜欢
奖给机枪战士
FN公司展出6.5mmn径机枪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霸气的机枪
巧求容积
国际主义战士
德国MG5通用机枪因技术问题推迟交付
奖励一半
比利时FN公司MAG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