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研究

2014-07-13 04:43兴树森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对策

兴树森

摘 要:全民健身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能够实现全民健身和高校体育发展的共赢。本文从我国当前全面健身开展现状和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出发,分析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能够为全民健身提供的帮助,同时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途径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对策

一、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管理模式也相对落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过程中适合现代化高校体育发展的管理模式逐渐建立但是尚未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传统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急需建立并不断完善。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过程中,目前存在着权责不明的问题,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往往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权、使用权和维护、保养责任等权责不明,可能形成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阻力。

2.社会化运营形式单一。随着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探索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尝试将体育场馆进行社会化运营,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运营形式单一的问题。大多数的高校在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中仅限于采取对外租赁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等形式,这种运营形式附加值较低。高校在提供社会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器材等方面外还可以有偿向有健身需要的社会人群提供专业健身指导、专业运动训练指导等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从而更好地调动高校体育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高校的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收入,同时还能为社会体育运动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3.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制度不完善。与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要求相适应,高校必须要建立健全运营制度,特别是把握好在社会运营的开放度,也就是处理好高校自身体育发展需要和社会化运营需求的矛盾。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无论是高校自身还是社会均对这一问题存在认识偏差。在具体的开放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导致的开放程度不足,在实践中仅对本校师生有偿开放使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无法达到真正社会化运营的目的;另一方面存在着开放程度过高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将本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有偿开放使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有着无节制的开放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和本校师生健身的需要。

二、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途径

1.明确场馆管理主体。明确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主体能够有效避免在社会化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的问题。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选择具备科学完善管理体系和丰富管理经验的社会企业作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主体承担管理责任,向高校负责,同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征集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和人才,从而在专业管理团队的支持下实现更加高效的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

2.提高场馆服务质量。在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过程中,高校自身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提供完善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器材作为硬件,同时还要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作为软件。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与社区群众健身的重要区别就是高校有着丰富的专业体育人才保障,在提供高校体育场馆作为服务内容的同时不断探索提供充分的专业体育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在群众需要的情况下必须要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宣传工作。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程度不断加深,从而更好地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需要不断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单位、社区居民自觉走进高校,自愿使用高校体育场馆。加强宣传工作,一方面要经常组织专业人才走进周边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身理论知识指导,增强居民对于科学健身的认识和认可;另一方面要突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自身优势,让社会人群认识到使用高校体育场馆的优势;此外,要更加深入地探索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道路,提高高校体育的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推动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走入社区,消除过去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隔膜。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是要正确处理高校自身体育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既保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余师生体育健身需要,又满足社会群众对于使用高校体育场馆参与健身的需要。在承包经营权时,必须要充分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社会企业在承包高校体育场馆进行社会化运营时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及享有的权利,同时要充分保障高校体育教学和师生体育健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凡,夏崇德.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策略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 208-210.

[2]胡伟涛.全民健身背景下西安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12(12): 173-175.

[3]李峰.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群众健身社会化运营互惠关系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5): 170-172.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