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014-07-13 04:43黎继光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领悟引导激发兴趣

黎继光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成败与学生本人对语文有无兴趣有很大关系,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了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引导;领悟;创设

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各门科学、从事各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好这门学科,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掌握语文这个最基本的工具,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对于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走出传统教学的阴影,积极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新,焕发创新学习的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一、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千方百计把认知对象和任务,从学生间接需要变为直接需要,让他们形成内在的、强烈的动机,引导他们的认知兴趣,或将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道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然后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去发现要认知的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然后带着愉悦、高涨的情绪参与探究活动。

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深刻领悟课文内容

语文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画面,形象性、生动性是其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跃起来,笔者常启发学生进入角色,激活学生的兴趣,把听、说、读、写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如:教学《第一场雪》时,笔者先进行情趣导入,从学生的惊喜观看引发学生对雪景的向往之情,然后映出一副“美丽的雪景”彩图,笔者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让学生赏雪。当讲到“同村静夜”这部分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主要是写山村的夜色格外寂静,既然夜静,就该没有声音,文中却描写了雪花落地‘簌簌的声音,乃至雪压枯枝发出的‘嘎吱声,这是为什么?”学生也陷入了深思。这时,教师应激励、启发学生:“还记得我们昨天练过的那个句子吗?‘屋子里真静啊。静得——”学生兴趣来了,答道:“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那么——”教师的语音未落,学生立即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这是‘以声衬静静更静!”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领悟更加深刻。

三、引导学生争辩问题

语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多样化。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量少做结论或推迟做结论,故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辩论的舞台。抓住疑难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在问题争辩中明辩是非曲直,追求真知。如:在教《黄河象》这篇课文时,课文分析完毕,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开动学生的脑筋,对黄河象的来历做一番新的假想。此时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有的猜测黄河象是病死的,有的判断黄河象是老死的,还有的以为黄河象是与别的动物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战死的,有的学生则认定书中讲的很有科学根据。一辩一答,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这时教师做出总结:“同学们,做了一回科学家,进行了各种推测,但在假想时,一定要有科学推理,不能凭空想象。试想,如果没有科学的根据、缜密的推理,作者怎能得出老象失足陷入淤泥而死的结论吗?”这样,学生会进一步去探讨,去理解。

四、给学生创造广阔自由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又经过独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为让学生多体验创新的快乐,笔者处处为学生营造自由创新的空间,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多发现,多实践,使语文课堂教学时时处于创新气氛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自己与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的关系,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闯、敢做。为此,笔者常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如读一段文章,笔者总是这样问:“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笔者始终处于从旁指点的地位,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实践地位,容易形成浓厚的创新学习氛围。而对学生的发言,笔者的评价总是:“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真行!”“怎样处理最科学?”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对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和激起学生高涨的创新研究的欲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各种标新立异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有创见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重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新,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猜你喜欢
领悟引导激发兴趣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